吴媛媛;赵晓芸;蒋永亮;方剑乔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低价、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01例SAP于常规综合治疗、早期短时间断血液滤过(intermittent short veno-venuous hemofiltration,ISVV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PD+ISVVH治疗方法下的费用、住院时间、开腹手术比例、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各组的比较。[结果] ISVVH组、CVVH组、PD组、PD+ISVVH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显优势(P<0.01或P<0.05);PD+ISVVH组住院时间、死亡率、开腹手术比例、腹内高压持续时间在与其他组的比较中均显优势;费用的比较中,CVVH组费用高,PD组与PD+ISVVH组费用相当,也明显低于其余各组( 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D+ISVVH组均显低明显,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PD+ISVVH是一种有效、价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治疗SAP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加保;冯文明;俞建平;杨勇;唐成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旋覆代赭汤对酸和胆汁混合致反流性食管炎家兔食管下括约肌(LES)L型钙通道的调控机制。[方法]制备家兔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阻断L型钙通道,比较各组LES环行肌L型钙通道阻断前后张力幅度的差异。[结果]L型钙通道阻断前后各组LES环行肌张力比较:正常组、全方组、甘升组、去苦降组、去升降相因组LES环行肌钙释放相、内流相张力均高于模型组(P<0.01),而苦降组、升降相因组、去甘升组LES环行肌钙释放相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全方组LES环行肌钙释放相、内流相张力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酸和胆汁混合致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家兔LES环行肌张力下降,与L型钙通道功能障碍有关;旋覆代赭汤可以通过调控L型钙通道提高LES环行肌张力,各拆方组中以甘升组作用显著。
作者:张俊杰;吴茂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醉花窗医案》中对饮证诊治的独到之处,提高临床辨治水平。[方法]从诊断、治疗和调护等各个方面对全书所载水饮六证进行分析,总结《醉花窗医案》中对水饮为病的辨治特色与经验。[结果]《醉花窗医案》是清代山西省介休人王堉所著医案,共有医案101个,其中有6案明确诊为饮证,在饮证诊治上颇有特色。《醉花窗医案》中辨饮之主要脉症为:小便不利、胸膈满闷、渴、或肿、或悸、或吐、或不寐,脉弦而兼急、滞。其治多以五苓散为主方进行加减,病愈之后注重以六君等健脾化湿之品调摄之。[结论]《醉花窗医案》治饮证,善于凭脉定证,强调脉症相合。既诊则多以五苓散法治之,饮去之后强调摄养,以绝其生饮之源。
作者:孙洁;李秋芬;王坤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宋康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随师侍诊,对宋康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宋康教授根据“常嗽不断、喘息上气、发作有时,渐觉憔悴”的临床表现,将该疾病归属为中医“肺痹”、“肺痿”范畴,认为此病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痰瘀为标,伴有或不伴外邪犯肺之证,在治疗上采用宣肺、下气、软坚、清解、健脾、温补肺肾等法,在临床上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结论]宋康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其临床经验及用药值得学习。
作者:王璐;张丽婷;徐璐;杨珺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介绍连建伟教授治疗肿瘤病术后的验案,并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肿瘤病术后调理之临床病案3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连建伟教授治疗肿瘤病术后,注重肝、脾、肾,善于运用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善于运用肾气丸、补中益气汤,补益先后天之本,从而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结论]连建伟教授以历代名方加减化裁,选药精当,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药在肿瘤病术后调理环节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作者:陈烨文;王鹏程;连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edicle screw fixation,PSF)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2例,均采用经伤椎PSF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畸形矫正度、伤椎骨性椎管占位率变换情况及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采用经伤椎PSF治疗。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至24个月以上时间随访。患者腰背痛症状于术后得到缓解,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局部后凸畸形、伤椎骨性椎管占位率均得到明显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术后恢复良好,均有1~2级恢复。所有患者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折断等现象,伤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后凸畸形无复发加重。[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不增加固定节段,能很好的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达到三平面固定,能有效降低平面四边形效应和悬挂效应,能长时间维持伤椎复位后的位置,无术后伤椎高度再次丢失,后凸畸形复发,甚至断钉、短棒等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荐应用。
作者:徐学方;吴冰;单方军;吴天泉;沈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右归饮含药血清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右归饮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Ⅰ组、药物Ⅱ组。模型组和药物I组以600μM H2O2作用2h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空白组、药物II组照常培养,2h后药物I组和药物II组分别加入相同浓度右归饮含药血清,空白组和模型组则分别加入等量空白血清。各组干预24h后通过倒置相差数字成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密度、MTT比色法检测细胞OD值,并分别于24h、48h、72h通过Realtime-PCR测定空白组、模型组、药物Ⅰ组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药物Ⅱ组细胞密度显著增高,形态完整,且OD值高于空白组(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用右归饮含药血清干预后,药物Ⅰ组细胞密度增高,形态较为完整,OD值高于模型组(P<0.01);PCR结果显示药物Ⅰ组细胞的VEGI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24h,48h,P<0.01)。[结论]右归饮含药血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同时对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VEGI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徐涛涛;金红婷;廖菲;童培建;吴承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提高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浙江省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仅有25%的被访教师所在高校信息技术资源建设方面数量充足、设备先进;54%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培训。绝大多数被访教师喜欢信息技术(占90%),但仅有56%的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技术;90%的被访教师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很有必要。[结论]首先加大高校信息教育资源的硬件建设和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其次,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后,建立对现代信息环境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察能力和虚拟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许华琳;顾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健康大鼠的镇痛抗抑郁效应及其与中枢5羟色胺(serotonin,5-HT)的关系。[方法]将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Hz电针组、15Hz电针组、50Hz电针组和100Hz电针组。各电针组大鼠选双侧后肢足三里、昆仑穴进行电针干预1次,电针强度1 mA(1-15min)-2mA(16-30min),时间30min,电针频率分别为2Hz、15Hz、50Hz和100Hz。电针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痛阈、旷场实验测试,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的海马和中缝核5-HT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电针组大鼠痛阈均有上升(P<0.05,P<0.01),2Hz电针组和100Hz电针组抗抑郁效果显著(P<0.001,P<0.05);2Hz电针组海马的5-HT含量上升(P<0.05),100Hz电针组中缝核5-HT含量升高(P<0.05)。[结论]2Hz和100Hz电针均能提高健康大鼠痛阈与抗抑郁能力,但其双重效应的中枢5-HT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吴媛媛;赵晓芸;蒋永亮;方剑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探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规律,拓展临床选穴应用思维和方法。[方法]查阅大量临床文献,选取太溪和特定穴配伍的相关文章,提取并归纳选穴思路,总结配伍规律。[结果]太溪治疗作用广泛,其中太溪多与心包经、心经、肝经的原穴相配,体现心肾相交、肝肾同源,与络穴合用则多采用异经原络配穴来加强气血流畅,与膀胱经经穴相配常常用于止痛。[结论]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应用中,医家选穴少但注重针感,灵活运用诸如原络配穴的方法,综合考虑五行生克、经脉表里、脏腑虚实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整体观,配伍选穴即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杜萍;刘奇;左甲;吴巧凤;余曙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论述部分COPD表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COPD表型研究相关文献,结合中医理论,对部分COPD表型与中医证型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慢性支气管炎及频繁急性加重表型、肺气肿表型、全身炎症表型、FEV1快速下降表型、重叠综合症表型分别可能对应中医寒痰阻肺、肺肾气虚、痰热壅肺、痰瘀阻肺、痰热瘀互结证型。[结论]提出COPD表型与中医证型在概念构成、影响因素、分型目的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强调COPD患者的分层治疗,提供中医药在COPD防治工作方面的理论依据,为COPD的系统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郑苏群;王真;杨珺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张婷婷教授运用膏方治疗产后身痛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教授临诊,总结张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妇女产后身痛的经验与思想,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张教授认为产后妇人气血俱虚,临证采用具有扶羸补虚、治病纠偏作用的膏方,在治疗产后身痛诸疾中能取得较好疗效。且膏方口感优于汤药,其副作用较小,尤适宜产妇服用。两则验案,均予以佐证。[结论]膏方用药全面,药效平和,在产后调理等妇科慢性病的调治方面有独特优势,结合妇女经带胎产生理病理特点,从个体化辨证体质入手,重视标本正邪、寒热阴阳、脏腑冲任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调理身体的目的,值得推广。
作者:袁雪菲;曹阳;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汤治疗心阴不足型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心阴不足型GAD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每组21例,分别给予天王补心汤、帕罗西汀、天王补心汤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评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3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中西药组治疗前后HAMA下降程度明显,且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中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的副作用低于西药组。[结论]天王补心汤治疗心阴不足型GAD能起到与帕罗西汀相同的疗效,且中西药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更显著。
作者:张晗;毛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戴思恭论治泄泻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戴思恭对泄泻病因病机、治法的阐述,总结戴思恭治疗泄泻的心得。[结果]戴思恭将对泄泻的治法归纳为“宜汗解”“宜下而保安”“宣化而得安”“补养而愈”“调和脾湿”“升举而安”“燥湿而后除”“寒凉而愈”等,用之临床效佳。[结论]戴思恭结合前人对泄泻的论述,并在师承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治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突破前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思维,提出“泄泻从湿治有多法”的观点,给后人提供了更开阔的治疗泄泻的思路,对泄泻的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胡玉翠;汪伟;段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蕲蛇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对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服用益气养阴祛瘀方+蕲蛇;对照组26例,服用益气养阴祛瘀方。观察各组患者研究前后临床症状、疾病活动度、中医证候、生存质量、实验室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好转,疾病活动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尤其是免疫球蛋白G(IgG)有大幅度下降。[结论]蕲蛇水煎剂能减轻干燥综合征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这可能与其免疫抑制功能有关。
作者:王新昌;唐晓阳;何淼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伤害的内心体验,为针对性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及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12名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对访谈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职业伤害的类别(物理伤害、化学伤害、生物伤害);职业伤害的情绪体验(恐惧与担忧、无奈与自卑);需要得到的帮助(“被重视”、知识支持、更先进便捷的防护用具和硬件设施)。[结论]实验动物行业管理层应重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及防护工作,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以大限度地减少职业伤害对从业人员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徐鋆娴;马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银莱汤加减治疗小儿肺胃积热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的科研设计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来门诊就诊的肺胃积热型感冒患儿40例,给予口服银莱汤加减治疗,门诊随访观察,根据疗效标准评价当次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银莱汤肺胃同治,清宣并用,对小儿肺胃积热型感冒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国凯;于河;谷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搽剂对外阴白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外阴白斑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用自制搽剂,Ⅱ组用2%丙酸睾丸酮软膏涂抹,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其复发率。[结果]I组总有效率88.3%,Ⅱ组总有效率30.0%;随访3个月后,I组复发率为15.1%,Ⅱ组复发率为77.8%。[结论]自制中药搽剂对治疗外阴白斑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星;马彦玲;仲文玉;张少华;孟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