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联合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关超;周文生;耿和;郑哲明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联合电切术治疗BPH患者100例.结果:术中发生1例电切综合征.随访1~3个月,全组病人均恢复排尿通畅,疗效满意.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联合电切是治疗BPH的一种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方法.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创面

    目的:介绍一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应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例.结果:本组4例均获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为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断蒂时间为术后7d~10d.

    作者:李红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非泌尿系症状为早期表现的肾癌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以非泌尿系症状为早期表现的肾癌误诊原因.方法:对4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肾癌早期临床表现极不一致,4例病人均以非泌尿系症状为早期表现,分别被误诊为发热、贫血待查、高血压病和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误诊原因主要有①医师临床经验不足,对本病缺乏认识;②病史采集不细;③体检不够仔细.结论:对某些原因不明的非泌尿系症状,应考虑有肾癌的可能性.

    作者:唐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35例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2001年手术治疗235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5例患者开颅血肿清除272次,手术后按GOS评分,良好132例,中重残5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9例(20.85%),其中死于中枢性衰竭23例(9.78%),死于中枢外并发症26例(11.1%).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手术清除血肿,积极治疗合并伤及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维东;陈绍东;张相双;童加谍;汤德刚;杨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Onuf核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关系的研究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中为常见的类型,是一组主要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变性疾病.

    作者:王薇;张晓东;谢益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皮炎平霜误用致全身泛发性体癣1例

    皮炎平霜是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的外用药.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效果较好.但我们发现1例体癣患者,使用皮炎平霜引起体癣全身播散,报告如下.

    作者:甘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脏介入治疗与解剖(续)

    2心律失常介入与解剖2.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介入治疗2.1.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正常情况下,房室结是心房、心室之间的唯一电学通道,位于房间隔近三尖瓣环处的前方,Koch三角的前上角.

    作者:曹克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前入路、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椎间隙感染

    目的:分析椎间隙感染的病因及病理机制,评价经前入路、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自1991年4月~2002年5月对31例椎间隙感染患者,分别采用经前入路(25例)、侧前方入路(6例)病灶清除术进行治疗,其中15例Ⅰ期植骨.结果:随访3月~5a,平均12.6个月.所有病例痉挛性剧烈腰痛术后即刻消失,细菌培养18例阳性.CPR平均2周转阴,ESR平均3周降至正常.2~3周下床活动.结论:椎间隙感染的主要病因为细菌感染.经前入路、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减压治疗椎间隙感染具有术野暴露广泛,病灶清除彻底,减压充分,疗效可靠,疗程缩短,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等优点,Ⅰ期椎间植骨有利于保持椎体高度及脊柱稳定性.

    作者:刘振华;周建生;张长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剖宫产急症子宫切除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急症子宫切除的原因,寻找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办法.方法:收集我院6年间剖宫产急症子宫切除24例临床资料,分析孕妇年龄、孕次、剖宫产术前病理情况以及子宫切除指征与出血的关系.结果:①子宫切除与孕次有关.孕次与胎盘异常情况出现率呈正相关,而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占54%.②剖宫产术前存在的病理情况是引起术中出血、增加子宫切除率的重要原因.结论:①剖宫产急症子宫切除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要从严掌握手术指征.②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是降低剖宫产急症子宫切除的良好办法.

    作者:袁瑞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联合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联合电切术治疗BPH患者100例.结果:术中发生1例电切综合征.随访1~3个月,全组病人均恢复排尿通畅,疗效满意.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联合电切是治疗BPH的一种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关超;周文生;耿和;郑哲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未婚青年阴茎和阴茎包皮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阴茎和阴茎包皮病变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将1110例未婚青年按年龄分4组观测其阴茎和阴茎包皮的形态和度量.结果:18岁~25岁青年阴茎平均长度为6.72cm~7.81cm,周径为7.77cm~9.28cm;包茎出现率为1.98%,包皮过长出现率为65.68%.结论:包皮过长和包茎是引发包皮炎的重要解剖因素.婚前切除过长的包皮,有利于预防此病的发生.

    作者:孟镔;李大巍;刘坤;张辉;翟延荣;朱阔;苏波;胡军;柯贤福;徐厚高;郭峰;曹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21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持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对2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经宫颈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5例行宫颈肌瘤切除术.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本组21例术后月经均恢复正常,其中1例偶有痛经.无子宫穿孔.1例术后20天出血,再次行内膜电凝治愈.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宫颈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春娜;侯竹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状腺重量及血清TSH浓度对小剂量131Ⅰ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

    目的:评价甲状腺重量及血清TSH浓度对小剂量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疗效的影响.方法:患者治疗前均行甲状腺SPECT扫描并检测血清FT3、FT4、TSH浓度;131I治疗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2~2/3.结果:①治疗前一次给药组TSH浓度为0.10±0.34mμ·L-1,重复给药组为0.04±0.10mμ·L-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前甲状腺的重量一次给药组为51.22±26.09g,重复给药组87.34±63.69g,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小剂量131Ⅰ治疗甲亢的疗效良好,多数患者能一次治愈,但对于大甲状腺患者或血清TSH浓度很低者则需多次治疗.

    作者:张又平;徐新女;秦岚;秦明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髌腱断裂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在打蓝球迅速起跳投篮时,突感左膝无力、剧烈疼痛而急诊入院.查体:左膝关节无明显肿胀,髌骨下缘触摸有空虚感且局部压痛,伸膝无力,髌骨较对侧上移,浮髌实验阴性.

    作者:郑国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指浅静脉动脉化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近断端指动脉,与远断端指背、侧浅静脉吻合.总结本组20例21指再植经验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21指再植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外观及功能达优良.结论:浅静脉动脉化重建血运是末节断指再植中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银河;朱唏群;吴继明;缪继华;牛军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骶髂筋膜嵌顿性脂肪疝50例

    我科在1990年2月~2000年10月共收治骶髂筋膜嵌顿性脂肪疝患者50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伟;杨威;李吉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非颈椎病的特殊类型,而是另一种与颈椎病截然不同的疾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虽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那样多发,但在颈椎疾患中,亦属常见病.

    作者:李洪恩;李伟;丁新;杨荣;邝林浩;马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至脾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脾动脉的部分小分支血管,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患者9例.结果:栓塞范围为30%~70%,术后患者外周血象明显改善,上消化道再出血间期延长.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利明;杨士彬;施光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8例小儿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儿,根据其气道损伤的病理变化,实施气管切开或插管,或运用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结合烧伤皮肤创面植皮术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3例,其中轻度吸入性损伤治愈4例,中度4例,重度5例.死亡5例,其中4例重度,1例中度.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提高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儿的治疗效果.皮肤烧伤面积大小和创面修复早晚是影响吸入性损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彭东林;刘经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S180移植瘤瘤周淋巴管和血管光镜观察

    目的:观察小鼠S180移植瘤及瘤周组织淋巴管和血管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将S180小鼠腹水瘤接种于昆明小鼠左腋部皮下,20天切取肿瘤组织及瘤周组织和对侧同一部位正常皮下组织作对照,HE染色观察确认肿瘤.光镜下用Schiff染色观察淋巴管和血管.结果:动物模型显示两周以上小鼠腋部可见明显肿块.Schiff染色可见瘤中心区液化坏死,无毛细淋巴管;瘤周边区淋巴管及血管密度和淋巴管及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侧(P<0.001~P<0.005).瘤周边区淋巴管分布不均匀,管腔大,形态不规则,管壁薄.结论:S180小鼠移植瘤中心区无淋巴管,可见血管;瘤周边区淋巴管及血管密度高,管腔扩张,形态不规则.

    作者:董秉洲;张雅芳;李益民;李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从1988年~2000年采用经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并总结相关病例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诊断符合率100%,伤口均Ⅰ期愈合.85例获随访2a~10a,平均5.6a.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手术评定标准,其中优62%(53/85),良33%(28/85),差5%(4/8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板间开窗手术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出血少,术后发生神经根粘连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机会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长征;汤瑞新;马立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主管: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