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癜Ⅰ号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leptin、IL-6的影响

郑益志;余土根;贾丽莹;马丽俐;吴蓓玲;吴苗;杨晓红

关键词:HSP, 紫癜Ⅰ号, Leptin, IL-6
摘要:[目的]观察紫癜Ⅰ号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eptin、IL-6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紫癜Ⅰ号治疗HSP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HSP患者按照1: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紫癜Ⅰ号口服,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eptin、IL-6的水平,另取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血清leptin、IL-6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紫癜Ⅰ号能有效改善HSP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leptin、IL-6水平有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血管病急诊措施与预后研究(附100例分析)

    [目的]探讨给予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D)患者积极、科学的急诊措施与减少该死亡率、致残率及良好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选自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ACD急诊患者(所有患者经过CT确诊并均符合ACD诊断标准),按照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为前提,按比例选择病例共100例.设计行院前急救措施62例为措施组(院内常规急诊治疗外,加院前急救中行综合急救处理);未行院前急救38例为对照组(院内常规急诊治疗).比较行院前急救措施的良好预后的显效性.[结果]对照组恶化6例,恶化率6/38(15.79%),死亡9例,死亡率9/38(23.68%),措施组恶化4例,恶化率4/62(6.45%),病死8例,病死率8/62(12.90%),措施组恶化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CD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够有效降低病情恶化率和病死率.

    作者:蒋莲萍;卢惠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论《伤寒论》58条“阴阳自和”之意

    《伤寒论》58条的“阴阳自和”,过去一般解释为“阴平阳秘”,是从病机的角度理解,但细考《伤寒论》多条论述“自和”的原文,所表达的均是“脉证”是否相符,而“阴阳自和”更专指寸尺部位的脉象是否阴阳脉相等同,以判断疾病是否向愈.以诊察脉象的角度理解“阴阳自和”,对于临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宇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紫癜Ⅰ号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leptin、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紫癜Ⅰ号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eptin、IL-6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紫癜Ⅰ号治疗HSP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HSP患者按照1: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紫癜Ⅰ号口服,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eptin、IL-6的水平,另取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血清leptin、IL-6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紫癜Ⅰ号能有效改善HSP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leptin、IL-6水平有关.

    作者:郑益志;余土根;贾丽莹;马丽俐;吴蓓玲;吴苗;杨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TopoⅡβ在苦参碱诱导维甲酸耐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TopoⅡβ在苦参碱诱导维甲酸耐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 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敏感的APL细胞系NB4及其ATRA耐药细胞株NB4-R1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空白细胞对照组、ATRA组、苦参碱组、ATRA+苦参碱组.培养3d后,研究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用NBT还原实验分析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拓扑异构酶TopoⅡβ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与ATRA组相比,0.1mmol·L-1苦参碱可协同1μmol· L-1维甲酸诱导NB4-R1细胞分化,使NBT还原阳性率明显增高(12% VS 41.33%),并能诱导NB4-R1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百分率升高(32.776±6.610 VS 46.888±7.847)%;而对NB4细胞则无明显变化.单用苦参碱对NB4及NB4-R1细胞内TopoⅡβ均无明显作用;维甲酸联合苦参碱能降低耐药细胞株NB4-R1细胞内TopoⅡβ含量(P<0.05).[结论]苦参碱体外能协同ATRA使NB4-R1细胞分化成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opoⅡβ的表达有关.

    作者:朱付云;吴迪炯;邵科钉;叶宝东;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活血通脉汤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就诊66例高血压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皆用厄贝沙坦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汤,对比两组治疗后FMD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FMD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蔡劲;刘生祥;赵峻峰;徐宇杰;杨金娟;张咩庆;徐英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原位中厚皮片移植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原位中厚皮片移植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52例行改良根治术的男女性乳癌腺根治术后皮瓣张力较大需要减张的患者中,行原位中厚皮片移植.[结果]患者植皮成活率为100%,未见大面积皮片坏死,化放疗后皮片未见坏死.[结论]对于在乳腺癌根治术中胸壁皮肤有缺损或者张力较大的患者采取原位中厚皮片移植,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术后保持一定功能,皮肤柔软耐磨,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蒋国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扶正”与“祛邪”治法(附61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防治老年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MN)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为提倡老年MN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施治宜“祛邪”与“扶正”并重的观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入院因失去手术机会或愿意选择化疗而接受化疗的老年(> 60岁)中晚期MN患者61例,入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并需完成至少2周期连续化疗并在性别、年龄、卡氏评分、肿瘤类型、肿瘤临床分期等方面均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前提分组(P>0.05),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全部患者接受2个周期化疗(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本研究谓之“祛邪”),化疗间歇期监测血常规,出现Ⅲ度及以上白细胞(WBC)或粒细胞减少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出现Ⅲ度及以上血小板(PLT)减少者,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IL-11)治疗.治疗组在化疗之日起加服芪胶升白胶囊(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体质,谓之”扶正治疗).2个周期化疗后观察患者的骨髓抑制程度及重组人G-CSF的使用,并与时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WBC减少比较,P=0.573,Ⅲ度及以上发生率比较,P=0.014; PLT减少比较,P=0.023;贫血总发生率比较,P=0.027),G-CSF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3).[结论]芪胶升白胶囊可有效减轻化疗对老年MN患者所致的骨髓抑制,对保护和改善老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促进血细胞生成具有显著作用;老年MN患者在治疗中“扶正”与“祛邪”并重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健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复康组方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标]本实验研究血复康的抗肿瘤有效成分,观察其诱导具有JAK2突变的人红白血病(human erythroleukemia,HEL)细胞株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血复康组方青黛、莪术、葛根中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使其有效成分中靛玉红、莪术油及葛根总黄酮纯度>80%,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选择不同浓度的青黛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作用于HEL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表面抗原CD1 1b、CD14的表达情况;RT-PCR在mRNA水平检测细胞分化标志GPA、GATA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青黛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细胞表面CD11b、CD14等表达,青黛50μg·mL-1、莪术20μ g·mL-1作用显著;葛根提取物无明显作用.青黛提取物50μg·mL-1、莪术提取物20μg·mL-1在mRNA水平均能上调HEL细胞分化分子标志GPA、GATA1的mRNA表达.[结论]血复康组方青黛、莪术提取物能有效诱导HEL细胞分化.

    作者:陈敏;孙雪梅;姜鹏君;徐祖琼;朱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汤辨证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丹参川芎汤辨证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44例给予丹参川芎汤,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93.18%、90.9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7.5%、7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汤辨证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作者:姚惠;郑培奋;陈建明;陈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红藤方联合促排卵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红藤方联合促排卵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EM的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红藤方组和对照组两组,促排卵指导同房,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红藤方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排卵日A型和B型子宫内膜比率红藤方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LUFS的发生率红藤方组则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藤方组中临床妊娠8例,无流产;对照组临床妊娠4例,流产1例.[结论]红藤方联合促排卵治疗EM不孕患者不良反应小,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是一种疗效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晓燕;黄筱泓;束兰娣;戴德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学高等院校《卫生法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目的]以《卫生法学》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对策,促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模式合理化,培养学生法律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本校2007级、2008级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结果]学生对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模式的改革呼声强烈.[结论]实践教学的多元设计,考核模式的科学革新势在必行.

    作者:李慧;邓中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的表达在全膝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与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单侧全膝置换术老年患者45例,术前1d、术后1d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以术后1d评分较术前1d降低2分或以上者归为POCD组(19例),下降少于1分或上升者归为非POCD组(26例).并于诱导前、术毕和术后1d采血检测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术毕时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仅POCD组IL-6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与非POCD组相比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麻下行单侧全膝置换老年患者发生POCD与术后血清中IL-6表达关系较密切.

    作者:张芳芳;张娟;杨柳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措施及过敏性休克防治

    [目的]探寻有效防治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采用ATG治疗再障的患者18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18例患者治疗中只有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经针对性处理后好转,此护理措施效果理想.[结论]对于ATG治疗再障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提高休克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周晔敏;刘永华;周馥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凝血因子Ⅻ缺乏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临床上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Ⅻ,FⅫ)缺乏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ane thrombocyto penia,ITP)的病例罕见,容易误诊、漏诊,通过对该病例的回顾及文献复习,进一步明确这一类疾病的诊治要点、并发症及预后.[方法]通过探讨该病例临床的起病特点、诊断经验、治疗、疗效及预后等,以期对该类疾病获得更深刻的认识.[结果]分析发现FⅫ缺乏合并ITP临床出血倾向明显,有诱发梗塞、癫痫等并发症可能,较单一疾病更难治疗,本病预后一般.[结论]FⅫ缺乏合并ⅡP与凝血机制有关,其临床出血倾向更为明显,有诱发其他并发症风险.凝血因子全套、凝血类、血常规、骨髓常规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若疾病诊断明确,临床出血倾向明显,建议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改善出血症状.

    作者:邵科钉;高雁婷;庄海峰;林圣云;周郁鸿;张晓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行为学评价

    [目的]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采用甲基强地松龙联合大肠杆菌内毒素的方法诱导造成SANFH,对大鼠行为学观察6周后对其进行开场试验、自主活动水迷宫实验和抓力等行为学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开场试验中的运动总距离明显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平均速度减小,总活动距离延长,抓力显著降低.[结论]两组大鼠在行为学的改变,证明了甲基强地松龙联合大肠杆菌内毒素成功诱导SANFH大鼠模型,适用于SANF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晓成;胡淼锋;单乐天;童培建;肖鲁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当代浙江针灸名家针法流派梳理

    现代浙江针灸名家众多,从一代宗师楼百层到恢复高考后科班出身的新生代针灸名家,在长期的针灸临床诊治过程中,各自形成了一定的针法特色.经研究,梳理出手法派、疗法派、用穴派和针药结合派等相对固定的针法灸法流派.

    作者:方剑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透析前教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透析前教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12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59例,干预组应用透析前教育系列范本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状态-特性调查表问卷评估、比较两组教育前、教育后(开始透析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抑郁、焦虑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教育后(开始透析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的抑郁和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前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透析后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作者:马勤;雷小华;黄月星;黄春香;范汝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菊明提取物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尿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菊明提取物(Compound Juming extract,CJE)对高嘌呤饲料饲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降尿酸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R连续饲喂高嘌呤饲料8周建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在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CJE,连续8周.分别于给药前第0周,给药第3周、第6周、第8周取血测定血清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nitrogen,BUN)水平;末次给药后取血测定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结果]CJE(10.0、5.0、2.5g·kg-1)均能降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UA、Cr、BUN水平,降低血清XOD、ADA活性.[结论]CJE具有显著的降尿酸及改善肾功能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XOD和ADA活性有关.

    作者:唐夏莉;陈素红;吕圭源;苏洁;佟海宁;占阮娟;张燕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刺补法干预效应观察

    [目的]观察毫针补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干预效应.[方法]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23只,采用STZ腹腔注射法诱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法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补法组大鼠自造模后第10天至20天于“足三里”穴位处行针刺补法刺激.测定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第10天及第20天的右后足痛阈及末梢血糖浓度.[结果]造模后及治疗后,模型组和针刺补法组的末梢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痛阈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补法组痛阈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l针灸补法能够明显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痛阈水平.

    作者:邵晓梅;唐潇旖;蒋永亮;沈醉;方剑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新世纪《内经选读》教材(第二版)中的几个问题

    [目的]探讨新世纪(第2版)《针灸医籍选读》中《内经》选的几个问题.[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问题,寻找新的解释.[结果]该教材《内经》选部分比如原文的引用、注释、按语、提要等部分内容需要些许商榷.[结论]新世纪(第2版)《针灸医籍选读》是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主干经典课程的教材,保持了中医原著的原汁原味,尽管存在少许值得商榷的问题,但该教材仍是值得在教学中应用推广的优秀教材.

    作者:冯文林;汤永杰;李伟鹏;严兆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