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齐秋长;石瑾;杨俊;韩赛平;汤学虎
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小儿,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术式选择不合理,或术中处理不当,会导致术后复发.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10例小儿再发鞘膜积液.均采用经腹股沟切口再次手术,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宋江虹;白安胜;刘伯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派瑞松霜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方法:派瑞松霜外用皮损处每日二次,连用三周.结果: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痊愈率59.32%,总有效率91.53%,治疗初1d~3d即获得临床症状改善18例,占30.51%.结论: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程短、见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少.
作者:严利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安徽省震波医学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使用心脏稳定器,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本组6例手术效果良好,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ICU时间12h~48h,住院时间10d~12d.术后随访心绞痛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住院时间、出血及输血量较常规CABG明显减少.尤其对搭桥高危病例手术优越性显著,随着手术指征的扩大,可适合大多数冠心病例,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任启程;裴少华;朱晓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额肌由面神经的额支支配,利用额肌为动力的额肌瓣法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较理想的一种方式.近年笔者采用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法矫正需二次修复的重度上睑下垂9例,报道如下.
作者:程超;秦宏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齿状突畸形压迫颈髓,过去多采用后路减压术,因为不能去除病灶并有后移加重症状的可能,故疗效较差.2002年1月~3月,我科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后移位畸形2例,疗效确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于振国;马骏;孙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胚胎兔周围神经经冷冻保存后,同种异体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以采用两步冷冻方法制备冷冻保存的胎兔坐骨神经(维持温度值-40℃)为供体,移植桥接成年兔腓总神经缺损区,并与自体神经移植、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空白缺损比较,16周后作再生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断面图像分析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胎神经移植组神经再生效果不如自体神经好,但优于新鲜异体神经组.结论:冷冻保存胎神经移植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可以促进和引到轴突再生,有可能代替自体神经移植.
作者:肖玉周;周新社;周建生;胡汝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静脉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4例患者术前行血管造影检测确诊,术中以人造血管包裹缩窄颈内静脉.结果:本组全部治愈.随访6月~4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颈静脉扩张症可通过血管造影确诊;人造血管包裹缩窄颈内静脉方法简便,不改变解剖径路,术后效果好,恢复快.
作者:周为民;李晓强;余朝文;聂中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上鼓室外侧壁鼓室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保留部分上鼓室外侧壁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随访半年,听力提高10~20dB,鼓膜外形正常,全部干耳.结论:保留部分上鼓室外侧壁鼓室成形术能有效提高听力和干耳率,且手术安全.
作者:詹晓东;杨家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普通外科的常规手术,将股动脉误作大隐静脉行高位结扎抽剥者实属罕见.我科于2001年11月收治1例,采用对侧大隐静脉重建股动脉获得成功,保全了肢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宋一平;刘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Id蛋白是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之抑制因子.Id-1蛋白是细胞分化的负性调节因子所以有促进肿瘤发生之功能.本文概述近几年我们研究室在探索Id-1基因及其功能方面的工作.从动物前列腺癌模型中首次发现Id-1蛋白之过度表达到人前列腺癌标本中得到验证,以及后在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株对Id-1基因之功能研究.实验表明Id-1是通过抑制P16/RB抑癌基因以及激活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途径而引起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结果并提示Id-1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从激素依赖型转变为非激素依赖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王云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已有报道[1~3],通常是偶然发现,没有肾功能损害.但是,双输尿管畸形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能与上尿路淤滞、梗阻和返流有关.双输尿管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上位输尿管的异位输尿管口和异位输尿管囊肿所引起[4~5].现将305具尸体中所见的4例畸形,报道如下.
作者:杨朝鲜;周玲;李开云;戴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Taylor[1](1975)首次报告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获得成功以来,腓骨移植成为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常用供区.本文重点介绍以膝下外侧动脉、胫前动脉--胫前返动脉和腓浅动脉为蒂的腓骨中上段含腓骨头移植的解剖与临床应用[2~7].
作者:张发惠;陈振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使用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提供的同种异体螺钉治疗关节周围骨折2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贺文;齐秋长;石瑾;杨俊;韩赛平;汤学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王澍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肘部尺神经卡压,早在1878年Panas已作报告,Hunt(1916)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麻痹.1958年Feindel和Stratford称之为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压而产生的感觉、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神经损伤症候群.我院自1995年9月~2000年9月,共诊治该病35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晓旭;张宏伟;王英博;辛畅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骨科从1994年3月~2002年5月收治四肢骨折内固定材料松动、折弯、断裂共27例,对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及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段佳忠;雷廷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二位.如何选择急诊手术术式以尽量减少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笔者自1994年以来对56例急性胆囊炎病人行电灼法胆囊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报道如下.
作者:陆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颅脑损伤中并不少见,我科自1994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10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内血肿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椎板切除术后神经根病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20具(40侧)成人固定标本的颈段脊髓、椎管及颈段神经根进行观察;其中5具标本模拟颈椎椎板切除术,观察脊髓的反弹情况.结果:颈神经脊髓附着端至椎间孔内侧缘距离平均为8.5±0 3(3.5~11.0)mm,以C5、C6长;脊髓反弹紧贴椎管后壁时颈神经根移动平均为1.2±0.5(0~2.0)mm,以C5、C6神经根移位大,而硬脊膜囊在椎间孔处对移动的脊神经根形成栓系.结论:颈椎后路减压术后神经根病的发生可能的原因是脊髓反弹引起神经根栓系卡压,神经根病的发病与脊髓反弹时神经根的移动度有关.
作者:杨开明;赵红念;寸向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