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李志伟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肌电图, 神经电生理
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显示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M波波幅降低,与健侧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电图检侧显示患侧面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募集电位减弱,并有自发电位出现.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有关,患健侧M波波幅比值>50%面瘫恢复较好,<30%面瘫恢复较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调节器官发育及其对老龄病防治的初步思考

    文章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GFs)近年在脂肪代谢、骨骼形成和磷酸盐代谢及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等方面的新研究进行了概述.试图通过认识FGFs对这些器官组织形成的调控作用,探索FGFs预防和治疗老年病的潜在药用价值.

    作者:姜笃银;杨银辉;付小兵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感知觉运动训练治疗婴儿孤独症20例

    自1995年以来,共收孤独症患儿20例,诊断标准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为准,针对孤独症患儿的社交能力障碍,目光对视及触觉敏感等特点,通过感知觉运动训练和语言符号的输入,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琴;王华敏;任灵敏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百忧解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

    目的探讨百忧解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病情分别给予抗凝、溶栓、脱水、利尿、降压、降血糖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百忧解胶囊,20mg/d,1次/d.疗程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进行HAMD抑郁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的康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抑郁的治疗效果的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百忧解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何文贞;欧利民;郑俊忠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海水浴体疗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身调节作用

    海水浴体疗操是集海水浴、日光浴、空气浴、景观治疗和运动操为一体的海滨康复项目.2001年6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三四个疗程的海水浴体疗操运动,观察其对患者心身症状的改善和调节作用.

    作者:林龙;戴蓉;王俊;王海军;刘秀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精神病患者126例手工编织疗法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手工编织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001年全年参加手工编织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手工疗法.手工治疗活动贯穿内容多样化、趣味化,以及有奖活动,激励患者的兴趣,以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和行为量化评分强化等行为治疗方法.结果参加并完成手工编织治疗者共126例.应用精神康复活动观察量表(PRA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初参加与治疗2个月末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手工编织治疗,有利于患者锻炼完善思维,减轻思想压力而配合临床治疗;也有利于改善精神病的衰退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缓解,从而减少精神药物用量;可使患者感到单调沉闷封闭式的住院变得丰富多彩,自我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安心住院,增强自信心,更快地获得全面康复.

    作者:刘文英;高欢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弥可保联用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短期疗效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不一,但疗效往往不够满意,文章观察了近2年来3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弥可保及血栓通治疗2周,观察病情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

    作者:钟树妹;刘泽洪;王健雄;李韶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康复治疗对3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当今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及影响生存质量的常见病之一,缓解期COPD的康复治疗目前正受到重视.文章报道康复治疗对老年缓解期COPD32例疗效观察.

    作者:段志宏;杨长生;郭曙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

    文章对生存质量的含义、生存质量研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性进行评述,同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asteoporosis,PMOP)生存质量的评定方法及内容等进行了探讨,希望PMOP生存质量能够地尽早应用于研究的各个方面.

    作者:邵敏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是以休息为主,还是以活动为主,临床上一直有所争议,文章收集了40例AMI,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室重塑(VR)等角度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李桂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综合疗法与单纯针刺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因为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甚至因疼痛导致患者对上肢功能的恢复失去了信心.近几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吴伟宏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显示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M波波幅降低,与健侧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电图检侧显示患侧面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募集电位减弱,并有自发电位出现.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有关,患健侧M波波幅比值>50%面瘫恢复较好,<30%面瘫恢复较差.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抗痉挛体位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常引发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患者呈现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姿势,常引起关节变形、固定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带来终身痛苦.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瘫痪早期(2周时)卧位的选择对患者肢体关节功能有很大的影响,遂进行了对照观察,认识到抗痉挛体位较普通卧位更能维护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钟代曲;杨海棠;谭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老年期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老龄是痴呆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老年性痴呆,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作者对1061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简单智能测试问卷及体格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磊;吴多斌;刘建伟;叶玲;王洁;王鲁宁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绝经妇女摔倒史、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为心理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利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分别检测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患者MMPI多项指标异常,与对照组比较主要是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防御机制的不健全,DSQ结果表明抑郁症的心理防御机制以不成熟防御机制为主,大多防御机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纠正.

    作者:郭克锋;王秉康;贾俊平;杨文清;朱银星;关菊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处方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具有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低,病程缠绵迁延以及和遗传因素有关等特征,及时合理治疗极为重要.经实践体会,早期体育疗法和病后康复运动干预对该疾病均有理想疗效,不失为有效且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吴明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慢性缺氧大鼠膈肌细胞骨架蛋白表达变化与膈肌收缩特性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膈肌被动收缩特性与细胞骨架结构及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用慢性间断缺氧方法制备慢性缺氧动物模型,测定膈肌条的应力-应变关系,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膈肌细胞骨架蛋白titin,nebulin的表达.结果(1)慢性缺氧组膈肌肌肉僵硬度常数下降,初始弹性常数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慢性缺氧膈肌细胞titin,nebulin表达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膈肌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变化与膈肌肌肉僵硬度常数变化相关.结论慢性缺氧大鼠膈肌细胞titin和nebulin表达下调,并可能与膈肌被动张力改变有关.

    作者:赵建中;高和;张波;彭渤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了解老年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65例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AU组ISI显著低于未合并MAU组,而且ISI与UAER呈独立相关.结论在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伟民;郭树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情况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病毒性肝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病毒性肝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1例病毒性肝炎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就诊第1天和1月后复诊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儿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胃纳好转时间、乏力改善时间、转氨酶下降和乙肝病毒标志物阴转情况等.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在采取措施后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采取措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干预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胃纳好转时间及乏力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减缓病毒性肝炎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秀荣;陈积;舒乔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