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形态的评价

杨卫新;章稼;何怀;昝云强

关键词:关节突关节, 峡部裂, 退变性腰椎滑脱
摘要:目的文章探讨关节突关节形态对腰椎滑脱的影响.方法L4~5节段退变性滑脱25例(均年龄55岁)、后滑脱12例(均年龄53岁)和峡部裂滑脱11例(均年龄44岁)与32例(均年龄47岁)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CT轴向扫描关节突关节,测量L3~4、L4~5、L5~S1关节突关节角度、关节宽度、关节面的深度和关节面形态.结果由上向下关节角度逐步从矢状向冠状转化.在L4~5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角度方向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向矢状(P<0.01),退变性滑脱组和后滑脱组的关节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退变性滑脱组的关节面深度比也有显著差异.峡部裂滑脱组的唯一差异是关节宽度显著减少(P<0.01).结论结果提示关节突关节矢状排列可能是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某些患者发生腰椎退变时可能会出现滑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磺胺嘧啶银悬液与皮维碘治疗儿童烧伤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SDAg)与皮维碘对儿童烧伤后减轻疼痛,防止瘢痕形成的疗效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440例儿童烧伤随机分为2组,每组220例,治疗组外用20%SDAg悬液,对照组外用10%皮维碘软膏,观察疼痛反应、平均愈合天数及功能恢复.结果SDAg组用于浅Ⅱ度、深Ⅱ度早期在各项观察指标方面均优于皮维碘(P<0.05).结论外用SDAg是儿童烧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向群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烧伤患者生存质量测评的进展

    烧伤领域的生存质量研究可以追溯到1943年Adler对烧伤患者神经精神并发症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烧伤后健康状况(Healthstatus)的研究得到了较高重视,生存质量测评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作者:陈斌;许琰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14例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为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为头颈部肌肉不协调过度收缩,而致一些转头动作或持续性异常头位,可伴痉挛性痛.作者在1999年12月~2002年8月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1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芳;胡建华;刘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有目的的活动与机械运动对烧伤患儿效果的比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瘢痕挛缩畸形

    Background: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scar in late stage of extensive deep burn often needed repeated surgical plastics and no fitful auto skin or lacking were the common problems in clinic.

    作者:张云国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运动训练与传统的门诊治疗对严重烧伤患儿康复效果比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中药止眩灵对大鼠离体动脉的舒张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止眩灵对大鼠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50随机分为高浓度组、中浓度组、低浓度组西比灵对照组.空白组各式10只,观察其血液流血的改变情况;取雄性大鼠20只开胸取主动脉制成长约3~5mm的胸主动脉环,加入不同能浓度的止眩灵观察其舒张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止眩灵对大鼠离动脉均有不同程的舒张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高浓度组与空白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受一氧化氮释放浓度的影响.结论止眩灵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影响血液流度学的改变,但与一氧化氮的释放浓度有关.

    作者:梁必如;苏培基;吴俊哲;黄世波;潘乘龙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前后联合入路局部刮除置管灌注化疗及放疗术治疗高位骶骨肿瘤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the high level sacral tumors by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approach in anterior with posterior to curettage and local pouring chemotherapy with radiotherapy and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urgical technique.Methods 24 cases,include the oncology results,the functions of the sacral nerves and the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 Average follow up 56 months,3 malignant cases were died of the tumor metastasis.4 recurrent cases were recurre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13 and 32 months.4 cases were found sinuses in the drainage tube.This surgical technique was no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sacral nerves.Conclusions This method is safe and effectiveness in treatment of elevation sacral tumors.

    作者:周勇;马保安;范清宇;张明华;沈万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集体支持下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对集体支持下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乳腺癌患者调查,选择74例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集体支持组)为连续参加抗癌乐园活动半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38例;对照组为经医院治疗后回家半年到一年而未参加抗癌乐园活动的乳腺癌患者36例.结果参加集体支持活动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未参加者,且人格因素、文化程度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积极参加集体支持活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易怒的程度越重,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

    作者:徐萍;赵永福;姜潮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截肢术后的康复医疗特点

    截肢后安装假肢是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充分发挥假肢的代偿作用,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文章就截肢康复的重要性、我国截肢康复的现状、现代截肢康复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东运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肘管综合征的肌电图意义

    电生理检查可为临床提供肘管综合征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并为手术提供较准确的嵌压部位.将1997年以来收治的33例患者及6例手术证实的该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君;李军;王苏平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人格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大连市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人格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已经过检验的美国希望城(hopecity)医学研究中心编制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于2001年3~12月对正在大连市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的71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放疗前、中、后人格分值与生存质量分值呈正相关.在放疗前、中、后人格的N因子与生存质量的躯体、心理、社会因子呈正相关;放疗前、中P因子与生存质量的精神因子呈正相关,放疗后与躯体因子呈正相关;L因子在放疗前、后与精神因子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人格与生存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相关的主要因素是N因子(神经质),其次是P因子(精神质)和L因子(掩饰);与E因子(内外向)无关.

    作者:王若雨;姜潮;刘启贵;孙月吉;李玉民;谭淑媛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运动训练对热损伤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神经导管的依据是将导管套接于缺损神经的两端,神经再生即可通过管腔来进行,可以预防神经间隙内神经瘤形成和纤维组织进入,更重要的是,远侧神经支产生的趋化性和营养性因子能在导管内积聚,营养性因子有助于损伤轴突的存活和生长,趋化性因子则对再生轴突的生长方向有重要影响[1-2].

    作者:王相如;钱济先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目的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加以观察,并提出预防及处理的方法.方法观察患有头面部、上肢、胸部及交感神经相关性疾病患者526例,在2382例次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穿刺针损伤引起:一过性上肢麻木1.76%(42/2382),误穿血管、出血3.4%(82/2382),无气胸发生;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头晕、耳鸣7.8%(186/2382),寒战0.08%(2/2382);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8.9%(212/2382),高位硬膜外腔阻滞0.04%(1/2382);其他相关的不良反应既并发症:声音嘶哑8.1%(192/2382),穿刺部位疼痛3.0%(72/2382),异物感3.6%(86/2382),未出现感染.结论熟悉相关解剖,准确定位,摸清并固定C6横突前结节,垂直进针,避免向内向上进针,使用少量有效的局麻药,备好急救设备,方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作者:蒋劲;张德仁;熊东林;郑虎山;肖礼祖;张敏;沙彤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银质针治疗腰源性腹痛25例

    由于腰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腹部疼痛临床比较少见,容易忽视,从而造成误诊.近2年来采用银质针治疗该病2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吴新红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不同年龄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1的表达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年龄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增生性瘢痕为研究对象,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19岁、20~50岁增生性瘢痕与各年龄组正常皮肤的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的TGFβ1含量显著大于正常皮肤.1~19岁增生性瘢痕组TGFβ1表达较20~50岁增生性瘢痕组的增高差异有具显著性意义(P<0.01).胎儿组皮肤TGFβ1表达低于正常皮肤(P<0.01).结论TGFβ1表达增高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邱林;金先庆;向代理;付跃先;田晓菲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表型及寿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s)寿命的影响以及基因转染后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pIRES2EGFP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原代培养hEFs,Westernblot检测hTERT蛋白及I、III型胶原表达.染色体核型分析、裸鼠皮下致瘤性实验、DNA倍体实验以及形态学观察分析转染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结果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的胚胎成纤维细胞hTERT蛋白和I、III型胶原表达增加,体外传代次数增加,传至75代仍保持以2d的倍增周期生长,并且染色体仍为23对,均为正常二倍体细胞;裸鼠皮下不具有成瘤的能力;而hEFs和空载转染细胞传至60代左右平均五六天传代1次,出现生长停滞现象.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使胎儿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寿命延长,且不具有恶性表型.

    作者:梁光萍;罗向东;杨宗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手部高压注射伤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High pressure injection injury (HPII) is a rare injury of hands. It is reported by Ress in 1973 firstly.It is easy to be neglected with potential dangers,and happens mainly at non dominant hand.The sligh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n early stage,such as small wound in the end of finger,usually conceals the range and degree of damage,which could lead to severe results even to finger amputating.Early decompression and debridement are main treatments[1,2].The studies of HPII are rare in our country[1,2].We review the advance of HPII as follows. 1 Incidence rate and the causes.

    作者:王勇;侯春林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股骨干骨折复位后的训练指导

    股骨干骨折后牵引、整复、固定是治疗的基本原则,积极的功能训练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枢芹;张少臣 刊期: 2002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