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作峰;祁秀
目的观察局部阻滞和微波炎症治疗机照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软组织损伤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局部阻滞(L组)、微波炎症治疗机照射(M组)和二者联合应用(L+M组).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分别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的高VAS值、治疗次数及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8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3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痛均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但L+M组在治疗后VAS下降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L组和M组;L+M组的局部阻滞次数明显少于L组的次数,复发率明显低于L组和M组;P<0.05.结论3种治疗方法对该类疾病均有良好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局部阻滞和微波照射联合应用优于单独应用.
作者:沙彤;胡广询;张德仁 刊期: 2002年第24期
1临床问题1999年4~6月,6例因原发性恶性卵巢瘤行卵巢切除术患者出现抑郁,依照CCMD2R抑郁发作与程度标准对患者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评测,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依汉密尔顿(HAMD)17项版本评分,其中5例评分在18~24分之间,属中度抑郁,1例评分为26分属重度抑郁.对患者应用医院焦虑量化表(HAD)检测,得分均>9分提示患者存在精神焦虑障碍.以往对这种情况主要由医护人员及家属劝导患者,但效果往往不佳,这次试应用循证方法进行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如何利用获得的证据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
作者:刘凤香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为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为头颈部肌肉不协调过度收缩,而致一些转头动作或持续性异常头位,可伴痉挛性痛.作者在1999年12月~2002年8月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1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芳;胡建华;刘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Avulsion of scalp isn't rare in clinic and clinical data of 75 cases of avulsion of scalp from January,1958 to December,2001 i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ulsion type and late rehabilitation plastics ,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struction .
作者:刘云景;张琳西;戚锐 刊期: 2002年第24期
Background:The senlie with fracture rest in bed for a long time,and haven't sufficient function exercise,all above will lead to osteoporosis,bad repair of bone tissue,muscle atrophy and joint stiffness occurs,which bring suffering and enconomic burden.
作者:王传铭;王莹 刊期: 2002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exposure area, treatment of mental nerve, soft tissue stalk, osteotomy position and fixation method. 1 Mental part exposure area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nerve.
作者:刘妍琼;华泽权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皮肤组织工程的核心是建立皮肤细胞和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皮肤活体组织,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修复并达到永久替代.本文就皮肤组织工程中的体外培养皮肤细胞的来源、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对皮肤组织工程中的支架生物材料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作者:李沁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由于腰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腹部疼痛临床比较少见,容易忽视,从而造成误诊.近2年来采用银质针治疗该病2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吴新红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截肢康复是指从截肢手术到术后处理、康复训练、临时与正式假肢的安装和使用,直到重返家庭与社会的全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截肢部位的选择,现代截肢手术的改进,儿童截肢的特点,大腿截肢手术特点以及影响假肢穿戴的非理想残肢的康复.
作者:崔寿昌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截肢后安装假肢是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充分发挥假肢的代偿作用,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文章就截肢康复的重要性、我国截肢康复的现状、现代截肢康复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东运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对肱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为肱骨骨折治疗轴向加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肱骨横截面CT图像为基础,建立肱骨模型,利用ANSYS5.6软件进行计算,选取三维十结点四面体单元,共划分2729个结点、49041个单元,分析骨折断面与轴线成30°,45°,90°及X、Y、Z3方向固定时肱骨轴向受压的应力分布及大小.结果肱骨断面与非断面处应力差异较大,断面处应力较集中,且以断面为中心呈非严格对称分布,应力较大区域分布在距骨折部位10mm左右,是其它应力区的两三倍.结论肱骨骨折治疗中应视不同情况估算所需载荷大小以选择合适内固定植入物.
作者:陈宗和;苏佳灿;张春才;许硕贵;田甜;张雪松;薛召军;吴建国;丁祖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s)寿命的影响以及基因转染后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pIRES2EGFP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原代培养hEFs,Westernblot检测hTERT蛋白及I、III型胶原表达.染色体核型分析、裸鼠皮下致瘤性实验、DNA倍体实验以及形态学观察分析转染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结果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的胚胎成纤维细胞hTERT蛋白和I、III型胶原表达增加,体外传代次数增加,传至75代仍保持以2d的倍增周期生长,并且染色体仍为23对,均为正常二倍体细胞;裸鼠皮下不具有成瘤的能力;而hEFs和空载转染细胞传至60代左右平均五六天传代1次,出现生长停滞现象.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使胎儿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寿命延长,且不具有恶性表型.
作者:梁光萍;罗向东;杨宗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条件及时相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成人包皮黑素细胞,分别在添加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霍乱毒素(CT)的RPMI1640培养基及角质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的细胞用LDopa染色及S100蛋白染色鉴定.观察其形态、增殖特性.结果培养细胞经生物学鉴定为黑素细胞.原代培养及条件培养基传代培养中黑素细胞有多个突起,而bFGF/CT培养基中传代培养时黑素细胞多呈梭形.两种培养条件下黑素细胞增殖特性无明显区别.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稳定获得黑素细胞的体外选择性纯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可通过细胞间接触及分泌细胞外因子影响黑素细胞的树突形成.
作者:丁国斌;陈璧;汤朝武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揭示作为发育基因之一的LIM同源盒基因是否参与调控成年动物神经损伤修复过程.方法利用坐骨神经夹伤的外周神经损伤模型,采用RTPCR结合HPLC方法,比较分析外周和中枢神经损伤后Lhx4同源盒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成年大鼠在外周和中枢神经损伤后Lhx4的mRNA表达量均有改变,坐骨神经夹伤3,7d后,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中Lhx4mRNA表达量比对照侧明显增高;而脊髓半横断后损伤对侧的大脑皮层运动区中Lhx4mRNA的表达量即刻便发生改变,较对照侧有明显增高,且在脊髓损伤14d时仍可被检测.结论LIM同源盒基因家族中的Lhx4基因可能与成年动物外周和中枢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修复有关.
作者:葛学铭;刘淑红;吕艺;廖杰;刘耀波;范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病情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6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行下肢SEP检查并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对照分析硬膜外注射的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结果硬膜外注射组疗效显著,优良率为88.4%.治疗前SEP异常率为73.1%,SEP异常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硬膜外注射治疗可改善马尾电位的潜伏期及神经传导速度,较常规治疗方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SEP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及疗效评定的指标.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彭楠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的3大要素是:(1)细胞外基质替代物;(2)种子细胞;(3)生长因子.介绍了组织工程化皮肤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进展情况,指出异体/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治疗创面修复、瘢痕控制方面前途大有可为,复合皮肤的质量相当于全厚皮移植的效果.
作者:冯祥生;谭家驹;阮树斌;杜永军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评价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酯(PHB)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培养的牛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在PHB膜片及胶原包埋的PHB膜片上,并与PGLA和空白对照作比较,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并对细胞增殖用MTT法进行测定.结果牛血管内皮细胞在四个实验组中粘附良好,生长符合其生长曲线,胶原包埋PHB较单纯PHB细胞更易粘附生长,较PGLA略差.结论牛血管内皮细胞与PHB细胞相容性好,其用胶原包埋可增加细胞亲和性.
作者:袁文周;艾玉峰;熊猛;夏文森;张琳西;董兆麟;杨清芳 刊期: 2002年第24期
Background:Fracture of calcaneus often leads to pain,deformity,function of foot is impaired and even permanent function impairments are left.Many divergence existed in treatment of severe intra articular fracture existed,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edal surgery and deep study of biomechanics anatomy,especially building of BO theory,the therapeutic programs have become clearer.
作者:金晨;胡小鹏;杨裕红;张德常;陈学桂;吴揭地 刊期: 200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