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莲花素A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张晓文;李克生

关键词:银莲花, 小鼠移植性肿瘤, 实验动物室, 免疫药物筛选, 资料与方法, 昆明种小鼠, 灰白色粉末, 药效试验, 药物研究, 实验方法, 规程, 中科院, 免疫器, 科学院, 抗肿瘤, 宫颈癌, 甘肃省, 重量, 中国, 医学
摘要:1 资料与方法样品:银莲花素A为灰白色粉末。由中科院成都物和研究所合成。瘤株:肝癌HePS、宫颈癌U14、肉瘤S180,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物研究所引进。动物:昆明种小鼠各组10只,体重(20±2)g,均为健康雄性,由甘肃省医科院实验动物室提供。方法:(1)抗肿瘤实验方法;参照《全国抗规程抗物体内药效试验癌》(1989年)[1]进行。(2)免疫器重量实验:参照《免疫药物筛选规程》[2]有关要求进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术后的康复护理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四肢骨折中常见的一种,过去手术多采用钢板螺钉,髓内钉等传统方法治疗,骨感染和踝关节功能受限的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4年~2000年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胫骨和刨面处理,通过术后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有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二次卫生革命处于攻坚阶段,人类的平均寿命突破100岁已初见端倪

    癌症再过20年有望被攻克。有人已明确指出到2010年前后,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即可诞生。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下降50%,大部分患者可以正常生活。由于神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新发的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避免发生截瘫。随着癌症的被攻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到2020年至2030年,人的平均寿命突破100岁的国家有可能出现。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切口复位单侧外固定架及康复治疗胫骨闭合骨折

    1995年以来,我们用小切口复位单侧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闭合骨折25例,无1例肌萎缩及膝关节僵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延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再植断指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再植断指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提高断指再植功能优良率。方法在康复准备期的基础上,术后分阶段的进行康复方法,以运动疗法为主,辅以物理疗法,并逐渐增加主被动训练强度,利用手功能感觉功能总活动度进行功能综合评定。结果 24例再植指功能优良率均达75%以上。结论早期应用综合系统的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是保证再植指功能康复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凤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弱视儿童的家庭综合康复训练分析

    目的评价家庭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方法对245例465眼不同年龄、类型、程度和注视性质的弱视儿童,采用家庭用的射光弱视治疗仪的红光闪烁、Haidinger刷和多用红色滤光胶片等综合康复训练法的疗效加以比较。结果弱视训练的总有效率为87.74%,中心注视基本治愈率为92.44%,旁中心注视为41.95%。屈光不正性弱视有效率为96.42%,屈光参差性为57.77%,斜视性为57.78%,形觉剥夺性为50%。年龄与疗效的关系显示年龄越小疗效越满意。结论采用家庭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弱视,是一种疗效高、疗程短、患儿容易接受的康复方法。

    作者:李继红;马忠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骨移植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回顾与进展

    创伤、感染及肿瘤切除均可造成节段性骨缺损,寻找理想的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方法是骨科长期致力解决的课题。骨移植术是其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目前骨移植术包括:(1)自体骨移植(包括游离骨移植及带血循骨移植);(2)异体骨移植;(3)异种骨移植;(4)人工骨移植。随着近年组织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上述骨移植材料与以BMP为代表的骨生长因子复合,或与自身骨髓、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论何种骨移植,其对骨缺损修复机理涉及3种生物学功能:(1)骨传导作用,即作为桥梁支架使宿主组织长入和新骨沉积[1];(2)骨生成作用,提供具有直接成骨潜能的组织细胞[2];(3)骨诱导作用,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成骨[3]。

    作者:袁志;胡蕴玉;马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蜡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

    膝关节骨折后,由于组织损伤和长时间的固定而导致膝关节不同程度的僵硬[1]。本组25例患者经蜡疗加关节松动术后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添荣;陈晓文;范晔;冯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5卷第2期(下)继教园地思考题答案

    1.F 2.H 3.E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用腰椎X线片测定局部骨密度,结合骨代谢指标预测脆性骨折的危险性。方法测定不同年龄组的胸椎X线片的骨密度和25-OHD3和血清骨钙素(BGP),计算出骨折阈值。结果结合骨折阈值将骨折危险性分为4度,度数高者脆性骨折危险性大。结论腰椎X线片加骨代谢测定是预测脆性骨折的简单可靠指标。

    作者:赵玉兰;李春增;缴勇武;刘燕铭;黄继春;贾子超;杨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穿刺和注药均在C臂X线定位和监视下进行,根据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给药方法注射胶原酶。结果胶原酶注射后2周、3个月及1年的成功率分别是:80.0%、77.4%、77.4%;腰痛发生率分别是86.4%、42.4%、37.3%。腰椎不稳发生率分别是76.7%、18.6%和1.7%。结论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波;高崇荣;黄焕森;陈金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穴位封闭、小针刀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小针刀并穴位封闭治疗偏头痛42例,与应用西比灵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子文;郭爱云;郭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药并举治疗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笔者自1995~1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性骨化性肌炎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3-45岁,平均34岁;病程2个月~8年。病变位于肘关节及其周围7例,膝关节1例,腓肠肌1例。病变部位可触有骨性肿块组织,关节活动时有骨擦感,伴有疼痛或压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X线摄片均表现为局部软组织中有不规则骨化影。

    作者:顾邦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我院自1993年以来,采用中药离了导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64例,女56例,年龄24~71岁,以青壮年多见。病程1d~2个月。生活失去自理45例,卧床者75例,所有的病例均经CT扫描,96例椎间盘侧突型,24例椎间盘前突型,62例合并椎管狭窄。120例患者均有下腰痛及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麻木、胀痛及功能障碍等症候群的特点。

    作者:翟林伟;叶青;李红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液浸泡加功能锻炼对骨折后踝关节疼痛的疗效观察

    1988年10月~2000年2月,笔者采用中药浸泡加主动功能锻炼治疗踝部骨折后遗踝关节疼痛86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凡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hiariⅠ畸形的后颅窝磁共振测量研究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ChiariⅠ畸形病例进行后颅窝形态学测量。方法在颅脑正中矢状面上分别对50例ChiariⅠ畸形患者及50例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的后颅窝骨性及神经结构进行测量。结果 Chiaari Ⅰ畸形组的后颅骨性结构及颅腔大小小于对照组(P<0.01);后颅窝及枕大孔区的脑脊液间隙变窄(P<0.01);颅腔形态两组间亦有显著差异(P<0.01);畸形组后脑位置下移,但后脑大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hiariⅠ畸形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后颅骨发育不良导致后颅过度拥挤,使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椎管。

    作者:王振福;李振芝;王晓华;潘之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医调护在胫腓骨骨折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整复固定后功能康复中的中医调护作用。方法将100例本组病人随机分组,在早期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介入自我补肾、提肛缩肾、热搓双耳,辅以穴位按摩等中医调护措施,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肢体功能恢复中医调护组明显于常规康复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训练介入中医调护,是促进骨愈合缩短康复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莉;张长荣;王德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5腰椎神经根运动障碍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因素引起Lo神经根运动障碍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75例术后伸拇长肌肌力明显下降或瘫痪病人进行4~88个月随访,平均34.8个月。结果随访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率为92.7%,侧隐窝狭窄症恢复率50.0%,中央椎管狭窄症恢复率为26.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伸拇长肌肌力障碍术后恢复佳。

    作者:邵世坤;张世清;张永利;王晓;王维;曹鸿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52例疗效观察

    从1986~1998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52例,男31例,女21例;双足32例,单足20例;农民21例,工人28例,干部3例;年龄45~65岁;1年~3年46例,3年~5年6例,平均1年零10个月。主要表现:跟骨内侧或足跟底部疼痛,晨痛,静息痛,不能久站,步履艰难,严重影响工和生活。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8例,称治疗组;跟骨钻孔8例称对照1组,侧支神经切断术6例称对照2组。

    作者:童水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华蟾素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评价分析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对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2组进行联合化疗。A组37例应用华蟾素联合NP方案,B组35例为单纯NP方案。结果 A组在总的缓解率、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均高于B组。结论华蟾素联合NP方案可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玲;刘城林;金学军;刘丽萍;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控镇痛术引发锥体外系反应5例报告

    我科自1999年以来共行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502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5例,经处理恢复良好,同时我们对PCEA药物配制进行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伟红;许毛峰;耿清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