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福;李振芝;王晓华;潘之清
我科自1999年以来共行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502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5例,经处理恢复良好,同时我们对PCEA药物配制进行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伟红;许毛峰;耿清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自1995~1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性骨化性肌炎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3-45岁,平均34岁;病程2个月~8年。病变位于肘关节及其周围7例,膝关节1例,腓肠肌1例。病变部位可触有骨性肿块组织,关节活动时有骨擦感,伴有疼痛或压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X线摄片均表现为局部软组织中有不规则骨化影。
作者:顾邦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总结1997年10月~1999年12月门诊激素局部注射辅以按摩,患侧被动牵伸治疗的38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年龄在2~6个月间。结果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3个月。375例经1~4次注射后,包块消失,肌肉变软,头颈偏斜明显好转。5例经3次注射后,胸锁乳突肌明显挛缩。结论激素局部注射辅以手法矫正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近期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德文;刘正全;唐盛平;刘传康;李明;覃佳强;刘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在8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强刺激手法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效宇;鞠诣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多年来选用电脑微波腰椎牵引床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手为劳动器官,且为暴露部位,烧伤机会较多。早期及时恰当处理,除能促其尽早愈合,还与其功能恢复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我科对手部深Ⅱ~Ⅲ度烧伤病人,采取早期切痂大张中厚植皮术,术后即时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路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引起了诸多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后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将粘度和全血粘度的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此进行了系统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莉;李荣;李治洪;栾秀霞;孟桂兰;任海云;李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运动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84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介入运动康复训练措施,以放松运动、腰背肌运动、矫正与脊柱柔韧性运动、及日常生活良好姿势、长期运动方式等指导。结果康复效果达94.6%。结论运动康复训练是术后重建腰腿活动功能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4例成人腰椎退行侧凸,采用短节段中华长城、CD或AF撑开凹侧一般3~4个椎体,使脊柱基本达到生理行纵向直立位。选择合适直径的椎间植骨融合器(BAK Cage)从后路45°角置入椎体间隙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4例腰痛完全消失,神经症状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2年,复发3例,经保守治疗均有所缓解。结论腰椎退行侧凸经手术治疗可以大限度减轻病人腰椎及下肢神经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樊伟林;路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87年以来采用持续牵引、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神经根型187例。1 资料与方法男100例,女87例。年龄20~50岁。椎动脉型100例,神经根型87例,均经X线协助确诊。病程<1个月40例。1~6个月68例,7~12个月38例,1年41例。采用持续固定式颈椎牵引后加红外线照射。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酌情加减,一般采用10~17kg,红外线照射(飞利浦公司生产灯泡)电压200V,功率250W,治疗时皮距40cm直接照射颈椎、肩背部,以舒适热感为宜,时间15min,1次/d。再采用北京金豪公司J 18电脑中频治疗仪,载频4kHz,调频15~150Hz,调幅度100%,治疗时采用1处方,电流耐受量,衬垫面积100cm ×2cm,依颈项两旁放置衬垫并置,每次20min,1次/d,每8~12次为1个疗程。
作者:陈耀明;罗泳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比重症脑外伤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差异。方法将重症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胃肠道营养组(EEF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伤后第1、3、6天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伤后第3天TPN组及EEF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达到高峰,伤后第14天两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范围。EEF组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在伤后第3、6天显著低于TPN组(P<0.05),伤后第1、14天两组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对比胃肠外营养支持可更好地减轻重症脑损伤后的高血糖反应及胰岛素水平。
作者:钱东翔;黄东健;郭宝平;何炳威;王智坚;蔡哲鹏;郭炜;姚宝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四肢骨折中常见的一种,过去手术多采用钢板螺钉,髓内钉等传统方法治疗,骨感染和踝关节功能受限的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4年~2000年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胫骨和刨面处理,通过术后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有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1994年3月~1999年6月接诊头痛患者1442例,其中确诊为颈椎病9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平;张和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脊髓损伤早期排尿障碍的管理由脊髓外伤所致的脊髓休克即脊髓外伤的早期,几乎所有病例都出现尿闭。肾脏也处于一时性休克状态,因此,尿的生成一时性锐减虽没达到肾功能衰竭的程度,尿液就自动地流入膀胱,膀胱的逼尿肌弛缓反射力消失,而尿道括约肌闭锁难于开启,是出现尿闭的原因。首先要从处于完全闭锁状态的膀胱,把尿液诱导出来。为此必须遵守以下5个原则:(1)麻痹状态下的膀胱不要处于过度伸展,此时膀胱没有尿意及紧张感,如放置不管,尿液可潴留到1000~2000ml,这样使膀胱壁过度伸展,逼尿肌纤维和壁内神经受到损伤,麻痹状态恢复以后遗留下功能障碍;(2)排尿训练要从早期开始。对处于麻痹状态下的膀胱给予周期性的一定强度的紧张刺激使其恢复机能(膀胱内潴留尿液以500~600ml为限度,多余的尿液要导出去)。(3)保持尿路无菌状态。因麻痹状态下的尿路粘膜对感染的防御机能低下;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6~1999年采用Steffe Dik 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基础上,应用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浩;邹鸿星;黄朝辉;刘庆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聚乳酸泡沫材料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将聚乳酸(PLA)泡沫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村料,然后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背皮下,分别于1、3、6个月行大体观察、病理检查及分子量测定。结果各期大体形态维持良好,机械强度无明显变化,表面覆有纤维组织,并长人PLA泡沫孔隙内。6个月后质地变软,镜下见表面有腐蚀现象,结构模糊,孔隙变小,无排斥现象,周围可见少量炎症细胞。分子量呈下降趋势,而重量无明显改变。结论 PLA泡沫在6个月以内能保持其空间结构,可为组织工程提供较为理想的生物支架。
作者:杨光成;卢泽俭;刘春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制备华尔乐擦剂观察其在瘢痕止痒中的疗效。方法在临床单用华尔乐擦剂,外涂,2次/d,连续7d的同时,用旋光度测定法测定主药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结果 (1)华尔乐擦剂临床应用中对瘢痕瘙痒有效率≥90%;(2)在试验浓度1~20mg·ml-1范围内旋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0%,RSD为0.92%,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制备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汤少明;黎奔;罗少军;吴志华;吴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6年2月以来,笔者采用内服“海洋牌”伤科接骨片和牵引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颌骨肿瘤切除术后会造成颌骨缺损,不但面部外形凹陷,而且会造成患者咀嚼、发音、吞咽、呼吸等一系列功能障碍。笔者自1987~1999年对8例肿瘤术后颌骨缺损患者制作了膺复体修复,不仅恢复了患者的面部外貌,而且也较大程度的恢复了患者的原有功能,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邵方;周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自1989年6月~2000年6月采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8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印;王海荣;马爱珍;张志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