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引并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187例疗效观察

陈耀明;罗泳贤

关键词:牵引, 电脑中频, 颈椎病
摘要:1987年以来采用持续牵引、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神经根型187例。1 资料与方法男100例,女87例。年龄20~50岁。椎动脉型100例,神经根型87例,均经X线协助确诊。病程<1个月40例。1~6个月68例,7~12个月38例,1年41例。采用持续固定式颈椎牵引后加红外线照射。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酌情加减,一般采用10~17kg,红外线照射(飞利浦公司生产灯泡)电压200V,功率250W,治疗时皮距40cm直接照射颈椎、肩背部,以舒适热感为宜,时间15min,1次/d。再采用北京金豪公司J 18电脑中频治疗仪,载频4kHz,调频15~150Hz,调幅度100%,治疗时采用1处方,电流耐受量,衬垫面积100cm ×2cm,依颈项两旁放置衬垫并置,每次20min,1次/d,每8~12次为1个疗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ChiariⅠ畸形的后颅窝磁共振测量研究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ChiariⅠ畸形病例进行后颅窝形态学测量。方法在颅脑正中矢状面上分别对50例ChiariⅠ畸形患者及50例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的后颅窝骨性及神经结构进行测量。结果 Chiaari Ⅰ畸形组的后颅骨性结构及颅腔大小小于对照组(P<0.01);后颅窝及枕大孔区的脑脊液间隙变窄(P<0.01);颅腔形态两组间亦有显著差异(P<0.01);畸形组后脑位置下移,但后脑大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hiariⅠ畸形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后颅骨发育不良导致后颅过度拥挤,使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椎管。

    作者:王振福;李振芝;王晓华;潘之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华蟾素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评价分析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对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2组进行联合化疗。A组37例应用华蟾素联合NP方案,B组35例为单纯NP方案。结果 A组在总的缓解率、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均高于B组。结论华蟾素联合NP方案可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玲;刘城林;金学军;刘丽萍;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术后的康复护理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四肢骨折中常见的一种,过去手术多采用钢板螺钉,髓内钉等传统方法治疗,骨感染和踝关节功能受限的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4年~2000年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胫骨和刨面处理,通过术后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有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5卷第2期(下)继教园地思考题答案

    1.F 2.H 3.E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针刀加拔罐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7-45岁,左侧5例,右侧25例,病程短2月,长5年。以上病例全部经摄X线片检查,确诊无骨质病变。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屈肘,在肱骨外上髁处找压痛点定位后,局部碘酒、酒精消毒,铺消毒孔巾,局部1%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麻醉应彻底,而后右手持小针刀垂直刺入达到骨膜,刀刃面与肱骨平行,垂直拔铲3~5次,而后改为刀刃面与肱骨垂直,再拔铲3~5次,而后出针,拔火罐10min后,局部消毒敷料用胶布粘牢,术后7d复查。

    作者:薛军;康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消肿止痛汤在骨折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多数骨折病人均需外固定,外固定拆除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自1989年以来,以自拟消肿止痛汤,外洗患侧关节,配合关节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理论新技术推动医学向前发展

    人类基因组学和神经科学的进步:对解开自身的诸多秘密,甚至包括感知、思维、记忆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将取得重大进展。疾病发生及防治,特别是精神疾患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研究也许会有新的突破。 在生物技术领域:除基因工程、转基因动物之外,细胞工程特别是干细胞的保存、增殖及应用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会引发医学领域的重大变革,使许多过去的所谓绝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病,甚至肿瘤,都有得以治愈的可能。由于组织工程的研究捷报频传,软骨培养成功,血管培养成功。可以预计诸多组织的培养成功,对修复外科、畸形矫正,以至美容整形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蛋白质工程学也许是继人类基因组工程学之后,下个世纪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譬如,如何将动物的白蛋白,经过少数几个氨基酸的置换,制成与人白蛋白相或相同的物质;如何降低异种蛋白的抗原性,使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而又避免过敏反应;如何提高肿瘤的抗原性,进而研制成功肿瘤疫苗,并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面对老年社会的措施:老年人群除了心脑血管疾患、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病以外,还有近10%的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痴呆,而老年妇女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老年人群是需要医学呵护,需要卫生资源的人群。如果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未来的社会将不堪设想,而当“一个孩子”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时,其社会负担将难以承受。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烧伤病人早期创面应用辐照猪皮150例报告

    烧伤创面的有效处埋是促进创面尽快愈合的重要环节。辐照猪皮作为一种生物敷料,具有保护创面,减少感染,止痛的作用,同时还能保持创面的湿度,温度,减少创面水分渗出和电解质蛋白质丢失,减轻创面水肿,促进上皮生长等作用。

    作者:沈崇金;温裕庆;陈晓真;许绍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5腰椎神经根运动障碍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因素引起Lo神经根运动障碍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75例术后伸拇长肌肌力明显下降或瘫痪病人进行4~88个月随访,平均34.8个月。结果随访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率为92.7%,侧隐窝狭窄症恢复率50.0%,中央椎管狭窄症恢复率为26.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伸拇长肌肌力障碍术后恢复佳。

    作者:邵世坤;张世清;张永利;王晓;王维;曹鸿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牵引并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187例疗效观察

    1987年以来采用持续牵引、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神经根型187例。1 资料与方法男100例,女87例。年龄20~50岁。椎动脉型100例,神经根型87例,均经X线协助确诊。病程<1个月40例。1~6个月68例,7~12个月38例,1年41例。采用持续固定式颈椎牵引后加红外线照射。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酌情加减,一般采用10~17kg,红外线照射(飞利浦公司生产灯泡)电压200V,功率250W,治疗时皮距40cm直接照射颈椎、肩背部,以舒适热感为宜,时间15min,1次/d。再采用北京金豪公司J 18电脑中频治疗仪,载频4kHz,调频15~150Hz,调幅度100%,治疗时采用1处方,电流耐受量,衬垫面积100cm ×2cm,依颈项两旁放置衬垫并置,每次20min,1次/d,每8~12次为1个疗程。

    作者:陈耀明;罗泳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液浸泡加功能锻炼对骨折后踝关节疼痛的疗效观察

    1988年10月~2000年2月,笔者采用中药浸泡加主动功能锻炼治疗踝部骨折后遗踝关节疼痛86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凡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晚期癌痛者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生耐受的对策探讨

    目的观察晚期癌痛患者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后逐渐产生耐受者,加大剂量的效果。方法癌症晚期剧痛使用吗啡PCEA镇痛,逐渐需增加至50mg/d以上者,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吗啡剂量而无极量限制。结果所有病例疼痛明显缓解,睡眠和饮食均有显著改善,均保持无痛状态,带管时间为(42±28)d。硬膜外吗啡用量(118.8±41.3)mg/d,大为180mg/d。均无明显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论晚期癌痛使用PCEA后逐渐产生耐受者,可逐渐增加吗啡用量和局麻药用量。

    作者:李万山;李兰;罗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推拿配合药物封闭治疗指部腱鞘炎246例

    我科自1996年4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本病患者246例,经推拿治疗、药物封闭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246例中,女性230例、男性16例,年龄25~58岁。拇指发病者211例、食指发病者12例、中指发病者9例、二指同时发病14例,病程长1年6个月、短2个月。临床表现为患指局部疼痛无力,晨起疼痛较剧,稍活动反而好转,患指伸屈受限,有弹响及“扳机状”现象,严重时手指常见交锁在屈曲或伸直位,检查时可触及局部皮下有硬结节,手指屈伸时可随之稍活动,并有弹动感,局部压痛明显。

    作者:宫振兴;宫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火花药、腰椎牵引及中频电治疗腰腿痛的短期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采用火花药穴位注射、腰椎牵引及中频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疼痛,短期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飞;赵新建;刘玉春;孟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与得宝松皮损内注射及浅层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平阳霉素与得宝松皮损内注射及浅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军;王青;刘超;王平;李玉;张士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骨及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而症状逐渐加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显著的症状是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目前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步态、关节的柔韧性及肌肉力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肌力改变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程中有重要意义[1]。我科在物理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关节松动技术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穿刺和注药均在C臂X线定位和监视下进行,根据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给药方法注射胶原酶。结果胶原酶注射后2周、3个月及1年的成功率分别是:80.0%、77.4%、77.4%;腰痛发生率分别是86.4%、42.4%、37.3%。腰椎不稳发生率分别是76.7%、18.6%和1.7%。结论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波;高崇荣;黄焕森;陈金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骨科疼痛、上肢创伤康复答读者问

    编者按:本刊在2001年第1(下)期上首次推出了“问题与解答”这个栏目后,许多读者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并且也把自己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以求解惑。为此,这一期本刊就其中的12个问题予以解答。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控镇痛术引发锥体外系反应5例报告

    我科自1999年以来共行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502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5例,经处理恢复良好,同时我们对PCEA药物配制进行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伟红;许毛峰;耿清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聚羟基乙酸无纺网设计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适用研究

    目的观察接种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后,一定设计的三维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无纺网在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中的降解性。方法取乳兔肋软骨细胞,接种于PGA支架材料上,经体外培养,体内皮下种植或修复软骨缺损,一定时间取材,观察PGA纤维在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软骨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可见基质产生,未见纤维降解迹象;体内种植或修复软骨缺损4周后,新生软骨内仍有较多PGA纤维;8周时PGA纤维已基本消失;12周软骨细胞成熟,基质分泌丰富,未见任何PGA存留迹象。结论一定设计的PGA无纺网在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中适合其生物降解性要求。

    作者:孙安科;陈文弦;李东军;崔鹏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