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孕妇妊娠期抑郁症对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马红;王春梅;胡利

关键词:高龄, 妊娠, 抑郁症, 体质量,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抑郁症对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观察组(SDS≥53分)和对照组(SDS<53分),其中观察组69例,对照组85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兴趣减退、失眠乏力、能力减退、食欲减退、决断困难、思考困难、感觉无用等抑郁症状及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4,5.017,5.070,7.468,6.761,4.716,4.908,11.157;P<0.05).观察组孕妇体质量增长、顺产显著低于对照组(t=6.828,P<0.05;x2=11.169,P<0.05),而剖宫产率显著低高于对照组(x2=4.589,P<0.05).观察组孕妇在妊娠呕吐、羊水量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产后血压升高等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早产儿、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龄孕妇抑郁情绪,能够降低产妇体质量增长,使产妇剖宫产率、分娩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增高.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感控护士心理授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感控护士心理授权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制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了解感控护士的人口学特征;采用心理授权量表评估感控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应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感控护士心理授权工作意义得分高(13.36±1.288),其次是工作自主性和自我效能(12.64±1.690,12.53±1.582),工作影响得分低(11.01±2.019).男性感控护士心理授权水平高于女性(F=6.574,P=0.012);中级及以上职称高于初级感控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F=5.528,P=0.021);科室内部对兼职工作给予奖金兑现的感控护士心理授权水平高于未得到奖励的感控护士(F=0.040,P=0.841);婚姻状况、兼职原因不同的感控护士其心理授权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感控护士心理授权处于较高水平,感控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受性别、职称及兼职是否奖励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吕凤云;杜娟;孙玲;王霞;苏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及个人信念的关系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处于逐渐上升趋势,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疗模式下,以及随着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依赖问题及伴发的抑郁焦虑等问题突显,睡眠的药物治疗不再是首选方案,非药物治疗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多因素的分析研究逐渐倍受重视.本文介绍了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现状,以及抑郁焦虑及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作者:成文文;薛慧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小胶质细胞活化理论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精神分裂症的脑小胶质细胞活化理论,主要包括①脑小胶质细胞理论;②支持脑小胶质细胞活化理论的相关证据;③小胶质细胞活化如何影响皮层神经网络系统;④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王灵君;范彦蓉;张翠芳;孙志刚;李素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探讨网络成癌、自我效能和孤独感三者的联系,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为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孤独、网络成瘾行为提供指导.方法:方便抽样法抽取华北理工大学21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网络成瘾总体状况处在一个正常使用网络范围的水平;自我效能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②性别在自我效能感(t=2.160,P<0.05)上存在显著的差异;③不同年级在自我效能感(F=4.717,P<0.01)、孤独感(F=3.367,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网络成瘾(F=1.973)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两两比较后发现大一与大二、大三在自我效能感、孤独感上有统计学意义,大一与大四在自我效能感上有统计学意义;④不同专业在孤独感(F=4.48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网络成瘾(F=1.589),自我效能感(F=2.134)上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⑤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r=-0.228,P<0.01)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在网络成瘾与孤独感(r=0.360,P<0.01)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网络成瘾对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中,在P=0.001水平上显著,表明自我效能感、网络成瘾能够很好的预测大学生孤独感.结论: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孤独感越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普遍较高,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大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处于正常使用网络范围水平,网络成瘾越严重孤独感水平越高.回归分析显示网瘾和自我效能感能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越超;刘柏汐;庞楠;王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学校创新氛围的相关

    目的:了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及与创新氛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创新能力量表和创新氛围量表对20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中等偏好,在不同的性别(t=2.586,P<0.01)、是否担任班干部(t=4.880,P<0.001)和年级(t=-2.222,P<0.0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创新氛围在学校是否为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t =4.372,P<0.001);创新能力和创新氛围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378,P<0,01).结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校创新氛围之间存在相关,即学校创新氛围越好,大学生创新能力就越强.

    作者:周喜华;邢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1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焦虑组(n=58)与无焦虑组(n=102),抑郁组(n=38)与无抑郁组(n=122).比较组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疾病分期、并发症、治疗方案、知情程度等临床资料.结果:焦虑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5万元/年、完全知情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无焦虑组的(x2=6.660,10.282,11.254;P=0.010,0.001,0.001),女性、在职、未婚或离异、居住在城镇或农村、疾病分期Ⅲ~Ⅳ期、发生并发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焦虑组(x2=4.380,5.849,6.411,11.304,12.782;P=0.036,0.016,0.011,0.001,0.000).抑郁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5万元/年、完全知情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无抑郁组(x2=6.355,10.451,6.635;P=0.012,0.001,0.010),女性、在职、未婚或离异、居住在城镇或农村、疾病分期Ⅲ~Ⅳ期、发生并发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抑郁组(x2=5.372,4.420,4.523,10.744,10.815;P=0.020,0.036,0.033,0.001,0.00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以轻度焦虑、抑郁为主.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疾病分期、并发症、知情程度等8个因素对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抑郁焦虑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作者:郑铁牛;郑远征;黄岩石;赵耀;王浙克;吴迪;罗恒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作为评定工具对144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病耻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住院时间患者在病情掩饰因子、病耻感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211,-2.371;P<0.05);不同病程患者在歧视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6,P<0.05);积极效应因子与效能得分呈正相关(r=0.20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效能可以预测患者病耻感体验的强烈程度(β=1.30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一般自我效能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病程25年以上和住院时间4年以上的患者.

    作者:冯洁;杨晓丽;李慧娟;俞建萍;沈静霞;张云飞;龚玲;班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联合心理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联合心理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在TACE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免疫功能、毒副反应,评估生命质量,进行为期2年随访,统计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心理状态总分为(44.62±8.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81±9.26)分(t=-3.922,P=0.000),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生命质量总分为(1.58±0.28)、(167.43±30.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4±0.26)、(149.81±29.06)分(t=2.504,2.799;P=0.014,0.007).观察组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4%、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2%、39.1%(x2=4.483,4.246;P=0.034,0.039).结论: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调节负性心理情绪、增强免疫机能、减轻毒副反应,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身心健康.

    作者:张丽;黄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精神康复和躯体功能障碍恢复在脑卒中恢复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精神康复和躯体功能障碍恢复对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后进行精神康复治疗及躯体功能障碍恢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对比2组患者脑卒中康复情况、再复发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复发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再复发率35.00%(x2 =9.501,P<0.01);卒中后抑郁发生率19.00%,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8.00%(x2=8.858,P<0.01);两者均有的患者亦存在显著差异(x2 =5.711,P<0.05);两组患者MBI指数评分在入院时不存在显著差异,出院时、随访1年和随访2年,观察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 =4.049,10.387,63.377;P<0.001).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后进行精神康复及躯体功能障碍恢复治疗,有助于患者降低再次复发几率,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李宝云;吕衍文;王秀君;姜华;江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和临床干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接受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实验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t=8.5591,6.1722;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总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为96.77%,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519,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胃炎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科学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且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干预满意度.

    作者:陈波;张集慧;鲁建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舍曲林片合并结构式家族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舍曲林片合并结构式家庭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予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调查.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7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57,P=0.692),但8周后,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5,P=0.0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17和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5,1.19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HAMD-17和PSQI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t=5.735,1.996;P<0.05),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下降更为明显(t=3.352,6.787;P<0.01).结论:舍曲林片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老年抑郁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戴剑;石捷;梁佳;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安静自我量表(QES)中文版适用性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安静自我量表(QES)中文版的适用性.方法:对492名大学生实施安静自我量表测量.结果:①安静自我量表(QES)中文版14个条目的得分与其对应分量表的得分之间以及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01);14个条目与其对应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在0.59~0.77之间,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在0.32~0.62之问;②QES中文版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独立意识0.72,包容性认同0.51,换位思考0.59,成长0.62.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重测信度为0.73;③QES中文版的分量表之间大多呈较低的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在0.12~0.33之间.4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均极显著(P<0.001),相关系数在0.51~0.66之间;④因素分析得到4因子结构,其累积贡献率为58.31%.结论:QES中文版适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集体心理干预对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集体心理干预应用于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中央型肺癌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集体心理干预措施.干预结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痛苦温度计(DT)、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调查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DT评分、HAMD评分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DT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740,-5.289;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各个方面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8,5.561,4.985,5.145,6.669;P<0.05),尤其是日常生活、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4个方面差异较大.结论:集体心理干预应用于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抑郁心理,痛苦心理.

    作者: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止动控制、启动控制对大学生睡眠问题的影响: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止动控制、启动控制、手机依赖和睡眠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武汉大学生实施止动与启动控制量表、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获得801份有效问卷.结果:①止动控制与睡眠问题和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1,P<0.01;r =-0.16,P<0.001),手机依赖与睡眠问题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01),止动控制与启动控制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r=0.39,P<0.001);②启动控制与睡眠问题没有显著相关(r =-0.03,P>0.05),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2,P<0.001);③手机依赖在止动控制与睡眠问题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48.15%.结论:止动控制是大学生睡眠的保护因子,手机依赖在两者关系中是重要中介因素;启动控制与睡眠问题无显著相关.

    作者:陈李双;黄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与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对双相Ⅰ型躁狂IL-17表达的影响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与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对双相Ⅰ型躁狂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双相Ⅰ型躁狂患者72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治疗.结果:治疗1周、4周、6周,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0.458,-26.019,-18.573;P<0.01),观察组患者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213,-16.795,-25.483;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6,P<0.05).结论:对双相Ⅰ型躁狂患者,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治疗效果优于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有利于减轻躁狂症状,改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云云;王小红;兰润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抑郁障碍情绪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应激反应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探究抑郁障碍情绪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应激反应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普外科门诊行手术治疗的13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SDS评分≥40分为抑郁障碍情绪评价标准,将44例抑郁障碍情绪患者分为观察组,92例无抑郁障碍情绪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及康复进程指标(VAS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1d和术后5d 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961,2.231,2.619,2.231,4.774,4.774;P<0.05);观察组术后1d和术后5d WBC、CRP、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999,3.351,2.029,2.533,1.992,2.014;P<0.05);观察组术后5d 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t=2.178,6.951,8.272,2.946,9.748;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03,P<0.05).结论:抑郁障碍情绪可导致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增加,加重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许琪;荣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引导结合正念冥想训练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与心理引导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6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8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加用心理引导,研究组采用心理引导结合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心理应激反应、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肾上腺激素水平、心理应激反应因子总评分、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943,-6.670,-8.628,6.920;P<0.05),康复训练评分、总生活质量评分(t=8.106,4.446;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通过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引导与正念冥想训练,能纠正心理应激状态,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庆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对诊断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在降低诊断期乳腺癌患者负性心理体验的效果.方法:根据诊断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特点构建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干预方案,采用非同期对照的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乳腺癌患者32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专业性支持干预方案的干预.结果:初次治疗结束时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325,-7.065,-14.281;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初次治疗结束时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得分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t=5.976~50.468;P<0.05).结论:早期的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干预能够降低诊断期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体验.

    作者:苏娅丽;王丕琳;刘均娥;韩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健康管理对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健康管理对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125名,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 =63),对照组进行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管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与焦虑(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工作压力源评分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t=-8.431,P<0.001)、HAMA评分(t=-12.385,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t=-7.094,P<0.001)、敌对(t=-9.560,P<0.001)、人际敏感(t=-9.381,P<0.001)、焦虑(t=-5.742,P<0.001)、抑郁(t=-5.582,P<0.001)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专业及专业(t=-6.860,P<0.001)、管理及人际关系(t=-4.615,P<0.001)、工作量及时间分配(t=-3.401,P<0.001)、病人护理(t=-2.703,P=0.006)、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t=-3.362,P<0.001)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SQ量表中合理化(t=15.381,P<0.001)、求助(t=12.024,P<0.001)、解决问题(t=3.712,P<0.001)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幻想(t=-11.114,P<0.001)、退避(t=-19.742,P<0.001)与自责(t=-16.463,P<0.001)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管理可有效减少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减轻工作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杨文亮;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龄孕妇妊娠期抑郁症对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抑郁症对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观察组(SDS≥53分)和对照组(SDS<53分),其中观察组69例,对照组85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兴趣减退、失眠乏力、能力减退、食欲减退、决断困难、思考困难、感觉无用等抑郁症状及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4,5.017,5.070,7.468,6.761,4.716,4.908,11.157;P<0.05).观察组孕妇体质量增长、顺产显著低于对照组(t=6.828,P<0.05;x2=11.169,P<0.05),而剖宫产率显著低高于对照组(x2=4.589,P<0.05).观察组孕妇在妊娠呕吐、羊水量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产后血压升高等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早产儿、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龄孕妇抑郁情绪,能够降低产妇体质量增长,使产妇剖宫产率、分娩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增高.

    作者:马红;王春梅;胡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