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杨明席波;施玉友;张恒杰;黄涛
液体治疗是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基石.其目标是通过增加心脏前负荷或静脉张力性容量,进而增加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终改善组织灌注.然而,仅有一半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对补液试验有反应.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容量过负荷是有害的,与死亡率的升高有关.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评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对于重症患者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临床医生对容量反应性本质认识的逐步加深以及重症超声在临床应用的普及,超声成为指导重症患者容量管理的有力武器.本文就重症超声在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龚仕金;宋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日常检测的4969例奥氮平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4969例奥氮平血药浓度按照不同性别及年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服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平均服药剂量及平均血药浓度与< 18岁组、18~44岁组、45~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18岁组、18~44岁组及45~60岁组的女性平均血药浓度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不同性别及年龄组血药浓度差异较大,需临床密切监测,以便对不同对象及时调整服用剂量,通过定期分析血药浓度和药师干预方式能够使药物的使用更趋合理.
作者:张巧真;黄敏芳;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7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纳入对照组(37例)及实验组(36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处理;实验组实施FTS理念,给与术前镇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胃肠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解大便时间、Nakai术后疗效评定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术后首次解大便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1周Nak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FTS理念干预腰椎融合术患者,可以促进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早恢复正常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军;徐涛;赵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案对乳腺导管内癌妇女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1例进行改良根治手术,29例进行保留乳房手术,8例进行全乳切除手术.42例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治疗,分析手术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手术组和辅助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因乳腺癌病死率,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无复发生存时间(D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径、组织学分级、首发症状及活检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径、组织学分级、首发症状、活检方式是选择手术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单纯手术组的复发率、因乳腺癌病死率均高于辅助治疗组(均P< 0.05).进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和保留乳房手术患者的DFS均大于进行全乳切除术的患者(均P< 0.05),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改良根治手术和保留乳房手术均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结局.
作者:乔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介素-11 (rhIL-11)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重症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44例重症IT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予rhIL-11+大剂量DXM治疗,对照组予大剂量DXM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第3、14天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5、7天时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第5、7天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rhIL-11联合大剂量DXM能在短期内更快地提高ITP重症患者血小板水平,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王炜;张征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重症监护室(ICU)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两年革兰阴性(G-)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培养当天PCT、血培养等.根据细菌种类进行分组,比较PCT值在不同的细菌种类之间差异.结果 不同种类的G-菌感染所导致的PCT升高程度不完全相同,相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PCT升高更显著.ROC曲线显示,当PCT>29.28 ng/ml时,高度提示为大肠杆菌感染,其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的特异度为100%.结论 PCT可用于鉴别诊断血培养阳性脓毒症患者大肠杆菌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可为今后临床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病原学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沈其锴;陆建红;谢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首乌益智胶囊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肾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VCI肾虚血瘀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再辅以首乌益智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行为能力量表(Blessed)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MSE积分高于对照组,Blessed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乌益智胶囊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肾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智能、行为及其他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余珊珊;祝云龙;王梅;徐建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体酮、山莨菪碱及曲马多联合应用在泌尿结石绞痛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12例泌尿结石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曲马多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体酮,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在用药15、30及60 min后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山莨菪碱联合黄体酮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用药较为便利,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绞痛感,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那新雨;胡晓泉;赵瑜;杨志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方法 收集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104例患儿,选择阿奇霉素治疗的50例纳入观察组,选择红霉素治疗的54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症状控制时间与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咳嗽、全身症状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咳痰、发热、鼻塞控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两周后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其他系统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周沁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一种经客观证实的经尿道不自主的漏尿现象,给患者带来个人卫生方面的困扰和社会活动的不便[1].经闭孔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是一种治疗女性中重度单纯性SUI的功能重建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外科手术,而且疾病认识、行为干预、心理辅导方面更需护理的全程配合.全程护理模式是一种入院前-入院时-住院-出院-出院后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对30例TVT-O治疗女性中重度单纯性SUI患者开展了全程护理模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静莉;盛芝仁;胡建利;郎剑芳;叶琰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8例),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WBC、hs-CRP、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两组血清IL-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呈正相关性(r=0.932、0.897、0.926、0.918,均P<0.05).结论 IL-6、WBC、hs-CRP、PCT检测有利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赛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重超声造影(DCUS)对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胃溃疡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36例)和恶性组(n=24例).两组均给予DCUS检查,分析DCUS对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价值.结果 DCUS显示恶性组溃疡胃壁增厚隆起多呈“火山口”表现、局部血管丰富杂乱,良性组溃疡胃壁呈低回声轻度增厚伴较小范围凹陷、壁层次结构清晰可辨.良性组和恶性组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对比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灌注时间、基础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恶性组峰值强度、增强强度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均P< 0.05);DCUS鉴别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4.44%、95.83%、95.00%,与病理结果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DCUS表现存在差异,DCUS可提供胃壁及病灶的解剖结构、血流灌注等依据,可作为鉴别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光亮;陆安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特比澳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67例ITP患者分为特比澳组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两组的疗效、血小板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特比澳组总有效率高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治疗后7d、14d时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结论 特比澳治疗ITP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董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的应用,并分析其合理浓度.方法 148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5 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1.0 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T0)、4h(T1)、8h(T2)、12h(T3)、24 h(T4)及48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时点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1.0 μg/ml右美托咪定较0.5 lμg/ml右美托咪定联合0.1%罗哌卡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娜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改良乳晕区切口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美观性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共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采用常规切口和改良乳晕区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术后美观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6、12个月美观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改良乳晕区切口用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程度,改善切口愈合效果,提高手术美观性,并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阮春岚;杨勇明;刘益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胃癌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肿瘤致死原因中胃癌排在第二位,东亚地区有着极高的胃癌发病率,且以中国为甚[1].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仅次于肺癌[2].由于缺乏早期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胃癌被诊断时常常已处于进展期,即使有幸在早期被诊断明确且成功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仍存在不低的复发率[3].进展期胃癌患者虽然可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治疗手段,但是预后仍然不理想[4].近年来,对于胃癌转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其分子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
作者:林梦婷;宋皓军;丁小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孕产妇死亡率(M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代医学的进步、孕期保健的完善及高危妊娠管理的提高,大大降低了MMR.但研究发现,近年来孕期伴严重合并症妇女人数逐年升高,一些发达国家MMR甚至不降反增,此现象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同样存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MMR同比上升了30.6%.如何进一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控制并有效降低MMR,是现今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且紧迫的公共卫生难题.
作者:王娟娟;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改变颈部引流管放置位置,以保留术后胸骨上凹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59例甲状腺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用常规方法在颈前区放置负压引流管,实验组28例采用改进后方法放置负压引流管.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d、拔管当天及术后3个月的颈部胸骨上凹保留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颈部异常感觉.结果 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胸骨上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采用新的颈部引流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胸骨上凹的复原,满足患者更高的美容美学要求.
作者:陈高翔;张海;黄春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血尿色卡”对膀胱内血凝块形成的预测价值,旨在为肉眼血尿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肉眼血尿患者120例,采用自制的“血尿色卡”对其肉眼血尿进行量化评分,计算“血尿色卡”评分×累积血尿时间的数值;依据B超检查及后续治疗分为膀胱内无血凝块组、膀胱内非填塞血凝块组及膀胱血块填塞组,行3组对比分析.结果 “血尿色卡”评分1~3分者以“无血凝块”为主,4~7分者以“非膀胱填塞”为主,8~10分者以“膀胱填塞”为主;无血凝块组、非膀胱填塞组及膀胱填塞组“血尿色卡”评分、评分×累积血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且3组评分、评分×累积血尿时间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 自制“血尿色卡”对膀胱内血凝块形成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血尿色卡”评分越高可能表征患者的血尿程度严重、累积血尿时间较长,“血尿色卡”评分8~10分者发生“膀胱填塞”的可能性较大,多需行膀胱镜鞘冲洗.
作者:邵绍丰;程斌;刘耀;蔡江怡;冯思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恒温扩增法肺炎支原体RNA检测(SAT-MP)结合胸部X线检查在早期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3例咳嗽、发热症状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SAT-MP检测和MP-IgM检测,SAT-MP阳性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 入院24h时血清MP-IgM阳性14例(3.02%),经双份血清MP-IgM检查确诊MP感染19例(4.10%).经SAT-MP检查共发现36例(7.77%)MP感染患者.SAT-MP诊断M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6.11%、98.59%、68.42%、94.82%.SAT-MP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MP感染阳性率高于血清MP-IgM(P<0.05).36例SAT-MP检测阳性患者胸部正位X线检查均可见肺炎病变.结论 SAT-MP检测MP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且与X线检查结果有高度一致性,可用于临床疑似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
作者:白丽梅;董昔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