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969例奥氮平血药浓度日常检测及药师干预分析

张巧真;黄敏芳;宋伟明

关键词:奥氮平, 血药浓度, 药师
摘要:目的 分析日常检测的4969例奥氮平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4969例奥氮平血药浓度按照不同性别及年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服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平均服药剂量及平均血药浓度与< 18岁组、18~44岁组、45~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18岁组、18~44岁组及45~60岁组的女性平均血药浓度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不同性别及年龄组血药浓度差异较大,需临床密切监测,以便对不同对象及时调整服用剂量,通过定期分析血药浓度和药师干预方式能够使药物的使用更趋合理.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OXK1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研究

    目的 观察FOXK1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FOXK1、E-cadherin、Vimentin在88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88例胃癌与正常胃黏膜中,FOX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9%和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FOXK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有关(均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FOXK1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21,P<0.05),与Vimentin表明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 FOXK1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生物学特征标记物.

    作者:卢洪胜;於樱枝;牟樱红;潘黎明;曹学全;包卫光;章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彭氏电刀与单极电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彭氏电刀与单极电刀在扁桃体电凝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且具有扁桃体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彭氏电刀组与单极电刀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伪膜脱落时间及术中需要的手术人数.结果 两组术中需要的手术人员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伪膜脱落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彭氏电刀与单极电刀在扁桃体电凝切除术中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彭氏电刀切除扁桃体基本可由单人完成,且可同时进行吸烟、吸血及清理口咽分泌物等操作,克服了单极电刀单人手术时需换吸引器进行相关操作或需助手协助操作的弊端,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邹亚平;尤慧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先接受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手术后,两组MMSE、MoCA分值均较手术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较麻醉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刘兆辉;史思仁;赵建勇;潘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方法 2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髋内翻,分为髋内翻组(观察组)和无髋内翻组(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骨折分型、内固定方式、小转子是否复位及术后负重时间,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上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术后34例发生髋内翻(观察组),未发生髋内翻222例(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骨密度、骨折分型、小转子是否复位及术后负重时间均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内翻的危险因素(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密度、骨折分型及负重时间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易发生髋内翻,年龄、BMI、骨折分型及术后负重时间是影响髋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吴凤琴;陶娟;章大伟;余水芳;张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068例O~3岁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1 068例常规体检的0~3岁婴幼儿,按照性别、年龄段不同分组,经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集了1 068例婴幼儿资料,检验获得血清25-(OH)D测定值平均值为(39.73±11.897)ng/mL.其中25-羟基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2例(0.19%),平均值(3.15±1.557) ng/ml;缺乏29例(2.72%),平均值(16.75±2.291)ng/ml;不足177例(16.6%),平均值(26.32±2.736) ng/ml;充足857例(80.2%),平均值(43.21±9.808)ng/ml;过量3例(0.29%),平均值(81.08±30.456) ng/ml.不同性别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年龄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 068例0~3岁婴幼儿中血清25-(OH)D不同程度的不足,男性和女性缺乏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2~3岁血清25-(OH)D水平偏低.

    作者:裴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病死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健康状态,分析术后1年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患者,35例死亡,病死率17.86%.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体质量指数(BMI)及独立生活能力具有相关性(均P<0.05);与骨折类型、教育程度、入院淋巴细胞计数、输血量、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无相关性(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BMI及独立生活能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BMI及独立生活能力有关.

    作者:陈巧杰;刘丙根;武少坤;邬耀军;庞清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局部治疗联合TKI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EGFR-TKI治疗后局部进展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局部治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治疗后局部进展的效果.方法 选择EGFR-TKI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的NSCLC晚期患者64例,对其在继续TKI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期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64例NSCLC晚期患者中,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11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67.2%;NSCLC患者初次接受EGFR-TKI治疗时出现局部进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23±5.64)个月,在接受局部治疗联合TKI治疗后,PFS为(21.08±6.29)个月.结论 局部治疗联合TKI治疗对NSCLC患者EGFR-IKI治疗后局部进展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延长患者PFS,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加莲;李金瑞;姜金;张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锌硒制剂与葡萄糖酸锌制剂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锌硒制剂与葡萄糖酸锌制剂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36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在平衡胃肠道环境、保护胃黏膜等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应用葡萄糖酸锌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锌硒制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药物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均P< 0.01);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锌硒制剂与葡萄糖酸锌制剂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锌硒制剂在缓解患儿病情、预防再发腹泻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红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一种经客观证实的经尿道不自主的漏尿现象,给患者带来个人卫生方面的困扰和社会活动的不便[1].经闭孔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是一种治疗女性中重度单纯性SUI的功能重建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外科手术,而且疾病认识、行为干预、心理辅导方面更需护理的全程配合.全程护理模式是一种入院前-入院时-住院-出院-出院后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对30例TVT-O治疗女性中重度单纯性SUI患者开展了全程护理模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静莉;盛芝仁;胡建利;郎剑芳;叶琰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弹簧圈双重定位法在肺部微小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弹簧圈用于标记肺部微小病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8例肺内微小病变患者,术前在CT引导下进行微弹簧圈定位.结果 28例患者中,纯磨玻璃样变22例,混杂磨玻璃病变5例,空洞样病变1例;病灶平均直径7.3 mm,距脏层胸膜平均为12mm.28例患者微弹簧圈定位成功27例(96.4%).术中出血并发血气胸择期再定位1例,穿刺定位后并发少量咯血2例,少量气胸2例,并发血气胸定位失败1例.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8例,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12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7例,血气胸置胸管保守治疗择期再定位1例.病理结果为浸润性肺腺癌7例,鳞癌1例,微浸润性腺癌10例,原位腺癌3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感染性病变4例.结论 术前应用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微小病变具有安全、有效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岑浩锋;毛勇;申文明;吴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非整秩次秩和比法评价计划生育出生统计质量

    目的 通过对宁波市下属各县市区2010-2016年统计质量各项平均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了解各地的统计质量水平,为下一步工作规划和分类指导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确定5个关于出生统计质量的指标,应用非整秩次秩和比法对出生统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根据RSR值的排序与分档,330209和330211两个县市区出生统计质量一般,330201、330207和330212三个县市区出生统计质量优秀,其余县市区出生统计质量处于良好水平.结论 非整秩次秩和比法可以客观反映计划生育出生统计质量水平.

    作者:杨永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葡萄糖二酸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葡萄糖二酸钙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DN大鼠模型,分别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加安慰剂组(STZ+安慰剂组)和STZ诱导的DN加2%葡萄糖二酸钙治疗组(STZ+药物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检测两实验组的血生化和尿蛋白指标.制备肾脏石蜡标本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评分差异及肌醇加氧酶表达水平,并采用透射电镜定量观察肾小管细胞线粒体的断裂情况.结果 STZ+药物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均显著低于STZ+安慰剂组(均P< 0.05);STZ+药物组的肾小球损伤评分和肾小管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STZ+安慰剂组(均P< 0.05),且肾小管损伤的减轻程度更大;STZ+药物组含线粒体断裂肾小管细胞百分比低于STZ+安慰剂组(P<0.05).正常对照组的肌醇加氧酶表达水平很低,而STZ+安慰剂组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STZ+药物组中肌醇加氧酶表达水平较STZ+安慰剂组降低.结论 葡萄糖二酸钙可有效改善DN大鼠的肾功能和尿蛋白水平以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修复肾小管细胞的异常线粒体形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詹明;余晶波;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科室综合术前访视在原发性胃癌妇女中的效果观察

    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为手术、辅助化疗综合治疗方法,由于病变部位的敏感性,手术治疗不仅无法良好的治疗病变部位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1].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术前访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心理,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恢复[2].但传统术前访视因其成员单一、资源不足等问题往往无法良好地落实至每一位患者导致术前访视收效不佳[3].多科室综合术前访视避免了传统术前访视的弊端,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4].本研究将多科室综合术前访视应用于原发性胃癌妇女的临床护理中,旨在探究多科室综合术前访视下原发性胃癌妇女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晓燕;史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究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7例ICU患者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多准则决策分析法进行治疗,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平均周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及DVT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下肢平均周径相差不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下肢平均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DVT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DVT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芬华;陈桂芳;柴薇丹;陈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对肛痿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对肛痿的预防效果.方法 92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痿形成情况与肛周脓肿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脓肿复发率及肛痿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显著,能有效避免肛痿的形成,降低术后肛周脓肿的复发,值得推广临床.

    作者:陈永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IL-6、WBC、hs-CRP、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8例),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WBC、hs-CRP、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两组血清IL-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呈正相关性(r=0.932、0.897、0.926、0.918,均P<0.05).结论 IL-6、WBC、hs-CRP、PCT检测有利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赛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伐卢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比伐卢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0例STEMI患者,均在外院行溶栓治疗,并转入院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中应用普通肝素,研究组则应用比伐卢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应用支架类型和治疗前后TIMI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使用比伐卢定的效果与普通肝素相当,但在安全性方面优于普通肝素.

    作者:胡胜江;王春;宣少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对Ⅱ型心肾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目的 评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例,予常规CAPD治疗,具体方案为1.5%或2.5%葡萄糖腹透液2000 ml,4次/d,留腹4h/次,夜间留腹.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体质量、血压、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等变化情况.结果 6例患者对CAPD均有较好的耐受性,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均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下降,体质量减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NT-proBNP均下降(均P<0.05),肾功能稳定.结论 CAPD可有效改善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病情,耐受性较好,可作为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一种临床选择.

    作者:王来亮;罗群;朱蓓霞;戴智威;周芳芳;柴凌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HFHD治疗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变化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高通量透析组(HFHD)治疗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变化.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微炎症状态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HFHD组血清SOD水平低于LFHD组(P<0.05),MDA、GSH-Px水平均高于LFHD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细胞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HFHD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LFHD组(均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HFHD治疗较LFHD治疗更能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

    作者:黄佳媛;周参新;单爱琴;王乾波;潘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痛干预理念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剖宫产能解决临床不良妊娠,但是该分娩方式属于是一种入侵式操作,分娩时对产妇产生的创伤、刺激较大;且部分产妇对于剖宫产分娩缺乏了解,不免会产生各种不良的负性情绪,再加上剖宫产后的疼痛等,容易进一步增加痛苦,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率,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1-2].无痛干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围术期疼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3-4]].

    作者:裘亚君;王吟春;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