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陈敏;刘兆辉;史思仁;赵建勇;潘琴

关键词:丙泊酚, 七氟醚, 认知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先接受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手术后,两组MMSE、MoCA分值均较手术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较麻醉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肝损伤的危险性分析

    目的 分析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化疗的218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肝损伤发生率,分析影响肝损伤发生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患者中,化疗肝损伤127例(58.26%),其中Ⅰ度73例(33.49%)、Ⅱ度36例(16.51%)、Ⅲ度18例(8.26%),Ⅰ度肝损伤发生率高.单因素结果显示:酗酒、携带乙型肝炎(乙肝)病毒、Ⅱ~Ⅴ级消化道反应均是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化疗肝损伤的主要因素(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酗酒(OR=4.012)和携带乙肝病毒(OR=3.384)均是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化疗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酗酒和乙肝病毒感染是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化疗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此类人群的肝功能检测,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和抗乙肝病毒治疗,以降低肝损伤发生率.

    作者:廖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痛干预理念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剖宫产能解决临床不良妊娠,但是该分娩方式属于是一种入侵式操作,分娩时对产妇产生的创伤、刺激较大;且部分产妇对于剖宫产分娩缺乏了解,不免会产生各种不良的负性情绪,再加上剖宫产后的疼痛等,容易进一步增加痛苦,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率,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1-2].无痛干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围术期疼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3-4]].

    作者:裘亚君;王吟春;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胸骨上凹复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改变颈部引流管放置位置,以保留术后胸骨上凹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59例甲状腺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用常规方法在颈前区放置负压引流管,实验组28例采用改进后方法放置负压引流管.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d、拔管当天及术后3个月的颈部胸骨上凹保留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颈部异常感觉.结果 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胸骨上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采用新的颈部引流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胸骨上凹的复原,满足患者更高的美容美学要求.

    作者:陈高翔;张海;黄春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FOXK1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研究

    目的 观察FOXK1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FOXK1、E-cadherin、Vimentin在88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88例胃癌与正常胃黏膜中,FOX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9%和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FOXK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有关(均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FOXK1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21,P<0.05),与Vimentin表明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 FOXK1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生物学特征标记物.

    作者:卢洪胜;於樱枝;牟樱红;潘黎明;曹学全;包卫光;章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暖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暖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米力农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暖心胶囊,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心脏超声血液动力学改善、心脏做功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量(SV)及心排血量(CO).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VEF、CI、SV及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6 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暖心胶囊联合米力农能够有效治疗心力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强康;杨絮;林岳;陈新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肺健脾方对缓解期哮喘儿童血清IgG、IgA、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肺健脾方对缓解期哮喘儿童血清IgG、IgA、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缓解期哮喘儿童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肺健脾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血清IgG、IgA、IgE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IgG、IgA、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IgG、IgA水平均低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益肺健脾方提高了缓解期哮喘儿童的血清IgG、IgA水平,并降低了IgE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黄如红;兰志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效果分析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群体,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多种较为复杂的诊疗措施,所以,患者的躯体以及心理层面将会出现一定的生理性应激[1].伴随着症状的改善与好转,患者在离开ICU前会有一段过渡期,而处于该阶段的患者意识开始恢复,所以,对自身所享受到的诊疗照护内容有着自我认知[2].

    作者:张娓;杨小敏;张文源;李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肾血管阻力指数联合平均动脉压对重症脑病患者的预后评估

    目的 探讨肾血管阻力指数(RRI)联合床旁平均动脉压(MAP)对重症脑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56例重症脑病患者于入院后监测RRI,采集生命体征MAP及实验室数据等.结果 急性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R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肾功能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两组RRI、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患者MAP分为<90mmHg组,90~110 mmHg组和>110 mmHg组,MAP90~110mmHg时RRI低.结论 重症脑病合并AKI患者预后差,MAP维持在90~110mmHg,患者的肾血流灌注佳.

    作者:王婳;刘鹏;许兆军;王芳;沙宇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的应用,并分析其合理浓度.方法 148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5 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1.0 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T0)、4h(T1)、8h(T2)、12h(T3)、24 h(T4)及48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时点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1.0 μg/ml右美托咪定较0.5 lμg/ml右美托咪定联合0.1%罗哌卡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娜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伐卢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比伐卢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0例STEMI患者,均在外院行溶栓治疗,并转入院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中应用普通肝素,研究组则应用比伐卢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应用支架类型和治疗前后TIMI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使用比伐卢定的效果与普通肝素相当,但在安全性方面优于普通肝素.

    作者:胡胜江;王春;宣少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抗蛇毒血清皮试卡的制作与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自制抗蛇毒血清皮试结果判断工具(皮试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57例腹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81例)和观察组(476例),均按医生要求做抗蝮蛇血清皮试,对照组由护士按传统方法测量皮丘大小,并根据皮试结果判断;观察组依据自制的皮试卡做出判定.结果 对照组抗蛇毒血清输注完成383例(79.62%),观察组完成437例(91.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0.2 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0.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蛇毒血清皮试卡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指导抗蛇毒血清在蛇伤患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给患者带来大的临床效益,充分保障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安全.

    作者:邢静静;周根娣;周海芳;吴虹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HFHD治疗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变化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高通量透析组(HFHD)治疗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变化.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微炎症状态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HFHD组血清SOD水平低于LFHD组(P<0.05),MDA、GSH-Px水平均高于LFHD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细胞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HFHD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LFHD组(均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HFHD治疗较LFHD治疗更能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

    作者:黄佳媛;周参新;单爱琴;王乾波;潘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不良.自从LC发展以来,此术式迅速为外科医师及病患所接受[1].本研究将LC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LC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炜;张梦欣;邵琼;黄张君;符明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对儿童OSAHS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扁桃体并腺样体肥大患儿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剥离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白膜脱落时间、免疫功能、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AHI)和低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疼痛评分和白膜脱落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3个月AHI及低血氧饱和度较术前均显著缓解(均P<0.05),两组术后3个月AHI及低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手术前及手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切除部分扁桃体对患儿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吉;唐世雄;王越;王耀文;陈星;李春林;章伟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方法 收集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104例患儿,选择阿奇霉素治疗的50例纳入观察组,选择红霉素治疗的54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症状控制时间与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咳嗽、全身症状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咳痰、发热、鼻塞控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两周后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其他系统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周沁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不同种类G-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病原学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重症监护室(ICU)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两年革兰阴性(G-)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培养当天PCT、血培养等.根据细菌种类进行分组,比较PCT值在不同的细菌种类之间差异.结果 不同种类的G-菌感染所导致的PCT升高程度不完全相同,相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PCT升高更显著.ROC曲线显示,当PCT>29.28 ng/ml时,高度提示为大肠杆菌感染,其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的特异度为100%.结论 PCT可用于鉴别诊断血培养阳性脓毒症患者大肠杆菌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可为今后临床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病原学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沈其锴;陆建红;谢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消化系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化系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84例采用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未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部分缓解率、缓解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为15(6~28)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2(5~22)个月(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增进化疗疗效.

    作者:陈丽剑;洪国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弹簧圈双重定位法在肺部微小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弹簧圈用于标记肺部微小病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8例肺内微小病变患者,术前在CT引导下进行微弹簧圈定位.结果 28例患者中,纯磨玻璃样变22例,混杂磨玻璃病变5例,空洞样病变1例;病灶平均直径7.3 mm,距脏层胸膜平均为12mm.28例患者微弹簧圈定位成功27例(96.4%).术中出血并发血气胸择期再定位1例,穿刺定位后并发少量咯血2例,少量气胸2例,并发血气胸定位失败1例.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8例,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12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7例,血气胸置胸管保守治疗择期再定位1例.病理结果为浸润性肺腺癌7例,鳞癌1例,微浸润性腺癌10例,原位腺癌3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感染性病变4例.结论 术前应用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微小病变具有安全、有效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岑浩锋;毛勇;申文明;吴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CKD5期患者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病终未期(CKD5期)患者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24例CKD5期患者分为血液灌流组、血液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比较3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血液净化治疗1和3个月后血钙、磷、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血液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患者治疗1和3个月血钙、磷、iPTH、hs-CRP和PCT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血液灌流组治疗3个月的血钙、磷、iPTH、hs-CRP和PCT的水平均优于血液透析组和血液滤过组(均P< 0.05).结论 CKD5期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血液净化模式能明显升高血钙水平,降低血液中的磷、iPTH、hs-CRP和PCT水平.

    作者:钟红霞;杨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病死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健康状态,分析术后1年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患者,35例死亡,病死率17.86%.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体质量指数(BMI)及独立生活能力具有相关性(均P<0.05);与骨折类型、教育程度、入院淋巴细胞计数、输血量、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无相关性(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BMI及独立生活能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BMI及独立生活能力有关.

    作者:陈巧杰;刘丙根;武少坤;邬耀军;庞清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