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支架术后位置、形态及支架内血栓的评估价值

程健;王林友;徐晓俊;华浅近

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CT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 支架植入
摘要: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介入支架术后位置、形态及支架内血栓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已行支架植入术的IVCS患者76例,术后随访采用下腹部及盆腔髂血管CTA检查,CTA评估支架位置及形态,测量支架上端与髂静脉开口的距离及支架窄处直径,与DSA测量距离比较,两者误差在2mm以内视为支架位置及形态相符.结果 CTA与DSA测量距离误差2mm有28例(36.8%),误差1 mm有38例(50%),误差接近0mm有10例(13.2%),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符合率100%.CTA检查发现22例支架内附壁血栓形成,DSA检查发现20例.结论 CTA可准确显示髂静脉支架位置与形态,可清楚显示继发血栓情况,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高.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危险因素对术后病死率预测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危险因素对术后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有关髋部骨折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病死的有关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章11篇,共275 1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性别、术前活动能力、非认知障碍及ASA等级影响患者术后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通过对髋部骨折术前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够让医护人员加强对髋部骨折围手术的管理,降低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病死率,降低医疗风险和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韩冰;景孟军;杨成杰;徐水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磁共振DWI及FLAIR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均行DWI及FLAIR检查,分析DWI及FLAIR图像.结果 DWI序列对亚急性脑梗死(27例)和急性脑梗死(24例)的检出率均为100%,对超急性脑梗死(33例)检出率为90.9%;而FLAIR对超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36.3%,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结合运用DWI及FLAIR技术能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辨别新旧梗死病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亮;王海涛;朱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嗜铬细胞瘤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4μg/ml,对照组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血压、心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骋;钱幸尔;沈晶;黄长顺;卢子会;陈益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母婴结局及后代智力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母婴结局及后代智力水平的影响,为减轻SCH对母婴结局影响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20例妊娠期SCH孕产妇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孕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围产儿结局:跟踪随访3年,在新生儿出生6个月、2年分别进行盖瑟尔(Gesell)智力测评.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自发性流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围产儿低体质量、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6个月时观察组大运动发育商(GMQ)、语言发育商(L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精细动作发育商(FMQ)、个人社交发育商(ISBQ)、适应性行为发育商(AB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2岁时GMQ、LQ、FMQ、ISB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AB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SCH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自发性流产及早产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影响新生儿出生后的智力发育.

    作者:施佳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5岁以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LRTIs)的发病因素,为RLRTIs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RLRTIs患儿53例(观察组),普通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3例(对照组).检测患儿免疫功能、微量元素、过敏原、病原体等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RLRTIs的发病因素.结果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与血清锌含量为混杂因素,而过敏原阳性,血清IgA、IgE含量,CD)4+/CD8+比值,血铁、铅含量等均与RLRTIs的发生相关(P<0.05).两组患儿的痰培养检出菌比例统计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善小儿过敏性体质,增强小儿免疫力以及适量微量元素等有助于预防RLRTIs的发生.

    作者:叶钦松;孙建新;朱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宁波市某公立医院患者对营养食堂的满意度调查

    目的 了解患者对营养食堂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订餐患者进行现场拦截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698份,食堂总体满意率为75.79%.患者对员工服务态度满意度达90%,对饭菜新鲜、卫生、温度、份量、价格及送餐时间满意度为70%左右,而对饭菜口味及种类满意度未达60%.不同地区、婚姻状况、病区楼层及年龄对食堂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营养食堂还需努力为患者提供可口多样、营养价廉的饭菜,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提高患者对食堂的满意度.

    作者:冯波;严芸;倪秀秀;水艳丽;朱徐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支架术后位置、形态及支架内血栓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介入支架术后位置、形态及支架内血栓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已行支架植入术的IVCS患者76例,术后随访采用下腹部及盆腔髂血管CTA检查,CTA评估支架位置及形态,测量支架上端与髂静脉开口的距离及支架窄处直径,与DSA测量距离比较,两者误差在2mm以内视为支架位置及形态相符.结果 CTA与DSA测量距离误差2mm有28例(36.8%),误差1 mm有38例(50%),误差接近0mm有10例(13.2%),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符合率100%.CTA检查发现22例支架内附壁血栓形成,DSA检查发现20例.结论 CTA可准确显示髂静脉支架位置与形态,可清楚显示继发血栓情况,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高.

    作者:程健;王林友;徐晓俊;华浅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A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7例ACL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17~57岁,中位年龄41岁.肿瘤均界限清,位于肾实质的皮质区,显微镜下观察呈多囊状结构,扩大的囊腔被覆单层扁平上皮.部分囊腔内含均一、嗜伊红的淋巴液.免疫组化染色中,肿瘤细胞显示D2-40胞浆阳性,AE1/AE3胞浆阴性.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87个月,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ACL是一种良性的多囊性肿瘤,其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为D2-40,该肿瘤需要依据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与其他肾上腺囊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余晶晶;杨育生;陈东;陈鲧;杨芳;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工骨微创减压植骨“保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早期般骨头坏死21例(28侧髋),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ARCO)为Ⅱ期和ⅢA期,均使用微创减压植骨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视觉疼痛评分(VAS)和术后新随访影像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随访25.4个月.术后HHS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影像学随访8例髋关节坏死进一步加重,其中5例行髋关节置换术,3例股骨头塌陷>4mam,余20例髋关节坏死无明显进展.结论 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微创减压植骨“保髋”手术,早期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陶崑;曾智敏;凌晶;章军辉;何志勇;狄正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预防性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用于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与紧急应用IABP对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82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IABP,其中41例为预防性应用(A组),另41例为围术期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时使用.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IABP支持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正性肌力药物支持时间、监护室治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外科血管桥数量、体外循环应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死率、围术期心肌梗塞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于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防性应用IABP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郑大为;邵国丰;孙乐波;周青云;石活顺;徐国栋;陆周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导乐分娩联合音乐疗法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临床中许多产妇因对分娩的认识偏差或者对分娩时宫缩阵痛及分娩过程的不解和惧怕,直接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还有一部分产妇因试产中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活跃期停滞、相对头盆不称等情况而不能继续试产.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硬膜外分娩镇痛在缓解产时疼痛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为更好地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产妇疼痛感,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在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采用导乐分娩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分娩镇痛,旨在缓解患者生理疼痛的同时从心理上给予精神支持,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静;张寒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抗抑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与治疗第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治疗2、4周末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早期康复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徐永明;忻立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治疗前血小板评价指标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评价指标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病理诊断明确为DLBCL患者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资料,分析可能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88例患者中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计数(51.1%)、血小板平均体积(48.9%)、血小板压积(52.3%)和血小板分布宽度(56.8%).中位生存时间为24(1~108)个月,5年总生存率分别38.6%.单因素分析:血小板计数正常组和异常组在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模型回归分析:血小板计数异常、血小板平均体积异常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均P< 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异常是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杨海燕;雷涛;余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盐酸戊乙奎醚、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比较盐酸戊乙奎醚(PHC)、右美托咪定(DEX)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10只.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NS组)、内毒素致大鼠肺损伤模型组(ALI组)、DEX治疗组(L+D组)、PHC治疗组(L+P组).ALI组、L+D组、L+P组均采用内毒素(LPS)6 mg/kg经股静脉注射建立大鼠ALI模型.L+D组在LPS注射0.5 h后2min内股静脉注射DEX 50 μg/kg,随后以5μg·kg-1· h-1泵入,直到实验结束;L+P组在LPS注射0.5h后2 min内股静脉注射PHC 0.5 mg/kg,随后以50μg·kg-1·h-1泵入,直到实验结束;对照组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以6h为实验终点,采取颈动脉血2 ml、制备肺组织标本,随后放血致死.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右中肺叶,称重后计算肺湿/干重比(W/D)值;取右肺上叶,光镜下观察病理结果并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标准(DAD)评分;左肺支气管灌洗,采集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TNF-α、IL-6、总蛋白(TP)水平.结果 LPS静脉注射后肺组织发生损伤性改变.3个实验组血浆TNF-α、IL-1β及IL-6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L+P组血浆TNF-α、IL-lβ3、IL-6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W/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L+P组W/D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P>0.05).3个实验组病理损伤明显,DA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与L+P组的病理损伤较轻、DAD评分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BALF中的TNF-α、IL-6、T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L+P组BALF中的TNF-α、IL-6及TP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或DEX治疗均对LPS致大鼠ALI有保护性作用.

    作者:孟志鹏;刘静;胡四平;童飞;龚浩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合理使用医用耗材与提高医疗质量的关系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与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用耗材如人工血管、人工瓣膜及人工关节等使用量逐步增大,这对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并早期康复至关重要.如何建立医院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流程,加强长效耗材使用评估管理机制已成为医院医疗的核心问题[1].本文分析了医疗耗材使用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医用耗材运行规划,以更好的服务临床,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季志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VEGF、 VEGF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3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按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分为不同亚组.免疫组化法测定所有入组患者的石蜡切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探讨VEGF、VEGFR-3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两组VEGF、VEGFR-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VEGFR-3的表达增高,VEGF表达并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VEGF、VEGFR-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相关.

    作者:孙树本;刘平;缪起龙;江靓;王建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宁海县儿童尿液筛查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尿液筛查早期发现儿童泌尿系统疾病,减少或延缓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方法 门诊就诊的8 970例儿童,其中有451例因初步尿液筛查异常,再次就诊本院门诊留取尿液标本,通过第2次尿液筛查并作尿沉渣镜检,判定细菌性尿、血尿和蛋白尿结果.结果 初步尿液筛查有异常者451例,再次复查异常者131例,发现尿路感染41例(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4例,其中1例出现右肾萎缩),血尿60例,蛋白尿24例,合并血尿及蛋白尿6例.结论 儿童通过尿液筛查并进行长期随访,可发现部分隐匿性泌尿系统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有助减缓或防止病情发展成为CKD.

    作者:葛主辉;毛建华;李玉峰;陈斌斌;章惠彬;郭琴华;童静渊;葛红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在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诊断及术中切口定位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诊断及术中定位的应用.方法 11例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患者,均急诊行手术治疗,5例双侧海绵体血肿严重、合并尿道损伤采取阴茎脱套术,6例超声定位下行局部切开行白膜修补术,合并尿道海绵体破裂者行尿道修补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探查所见与术前超声检查完全符合.平均住院时间(6.8士1.2)d,术后1个月复查阴茎形态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32个月,均未发生海绵体纤维化、阴茎弯曲或畸形、痛性勃起及阴茎硬结等并发症,性功能均正常,合并尿道海绵体破裂者未发生尿道狭窄.结论 根据明确的外伤史和典型的局部表现,阴茎白膜破裂易诊断,但是对于局部表现不明显者,高频超声可以明确诊断.高频超声对白膜破裂位置、破裂口方向、血肿部位及是否合并尿道损伤判断较为准确,是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可为术中定位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杨芳;宋正尧;殷国林;章庆华;朱江波;施展;林谦;倪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体会

    骨盆骨折多为急性暴力损伤所致,发病突然,且常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病情较为严重[1],甚至可能发生休克或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急救过程中,相关的操作较多,护理配合非常重要[2].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采用A-F程序处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取得了较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素敏;谢蒙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慢性胰腺炎磁共振成像与其不同程度病理对照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不同程度慢性胰腺炎(CP)的小型猪模型,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评估不同程度CP的意义.方法 将36头雌性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24头)和对照组(12头),实验组猪采用不全结扎主胰管法建立CP模型,对照组猪进行假手术.造模后4、8及12周随机选取1/3实验动物行MRI检查,检查后获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按照病理严重程度将实验猪分为正常组、轻度CP组和中重度CP组.分析不同程度CP的MRI上胰腺形态、信号强度、主胰管直径的变化特征.结果 CP建模成功并获得满意MRI 图像的实验猪纳入研究.正常组、轻度CP组和中重度CP组主胰管基础直径分别为(1.56±0.46) mm、(2.95+1.17)mm及(7.41±1.91)mm,不同病理严重程度分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胰管直径与病理严重程度间呈正相关性(r=0.89,P<0.05),且诊断C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结论MRI有助于早期发现CP,并可在体无创评估其病理严重程度.

    作者:戴盈;汪建华;王玉涛;左长京;孙高峰;张建;王思齐;任志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