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主辉;毛建华;李玉峰;陈斌斌;章惠彬;郭琴华;童静渊;葛红旵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与老年患者高危压疮的相关性,为预防压疮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SR-2002)对151例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合患者相关的营养指标,应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风险的评估,分析营养指标与老年高危压疮的相关性.结果 151例老年患者发生压疮25例,其中院外带入压疮22例,院内发生压疮3例;151例老年患者有营养风险98例,无营养风险的53例;压疮和非压疮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与压疮风险呈正相关.结合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早期落实预防压疮相关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赵敏;王红霞;徐琴鸿;谢浩芬;周幼峰;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3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按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分为不同亚组.免疫组化法测定所有入组患者的石蜡切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探讨VEGF、VEGFR-3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两组VEGF、VEGFR-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VEGFR-3的表达增高,VEGF表达并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VEGF、VEGFR-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相关.
作者:孙树本;刘平;缪起龙;江靓;王建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主要急重症之一,具有病情复杂,发病急骤及临床预后差等特点[1].近年来静脉溶栓被逐渐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在促进脑补血流灌注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及降低致死致残率方面具有确切疗效[2].以往患者病情平稳后出院,但因急性脑梗死治疗护理是长期持续整体,在居家康复阶段往往难以得到积极有效护理干预,不利于远期康复效果提高[3].持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将护理干预自出院阶段延伸至居家康复阶段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保证患者在出院后可获得完整有效护理服务,进而改善总体疗效[4].本文旨在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行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康复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丽萍;王静;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介入支架术后位置、形态及支架内血栓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已行支架植入术的IVCS患者76例,术后随访采用下腹部及盆腔髂血管CTA检查,CTA评估支架位置及形态,测量支架上端与髂静脉开口的距离及支架窄处直径,与DSA测量距离比较,两者误差在2mm以内视为支架位置及形态相符.结果 CTA与DSA测量距离误差2mm有28例(36.8%),误差1 mm有38例(50%),误差接近0mm有10例(13.2%),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符合率100%.CTA检查发现22例支架内附壁血栓形成,DSA检查发现20例.结论 CTA可准确显示髂静脉支架位置与形态,可清楚显示继发血栓情况,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高.
作者:程健;王林友;徐晓俊;华浅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危险因素对术后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有关髋部骨折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病死的有关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章11篇,共275 1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性别、术前活动能力、非认知障碍及ASA等级影响患者术后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通过对髋部骨折术前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够让医护人员加强对髋部骨折围手术的管理,降低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病死率,降低医疗风险和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韩冰;景孟军;杨成杰;徐水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27例,予以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ST、ALT和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治疗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ST、ALT和TBI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功效,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普及推广.
作者:宣王益;胡爱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疗程与基底节区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20%甘露醇125ml,每8小时应用1次,疗程10d;观察组予20%甘露醇125 ml,每8小时应用1次,疗程15d.两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0、14天行颅脑CT检查,评估血肿体积及脑水肿体积.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0 d时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疗程的甘露醇应用容易导致基底节区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
作者:张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医疗器械的推陈出新以及手术技艺的不断进步,脊柱内固定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脊柱骨折、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及脊柱肿瘤等脊柱常见疾病的治疗中.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不可避免,当前内置物相关的术后切口感染被认为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为频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20%,77%以上的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死亡与感染相关.感染发生后,患者住院周期延长,医疗成本增加,致残率及致死率增加,潜在的医疗纠纷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给患者、医院均带来巨大负担.
作者:胡勇;朱秉科;孙肖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和细菌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尿毒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分别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置管时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感染组导管血培养结果.结果 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对比,感染组置管时间< 12个月的患者明显更少,超过12个月的患者明显更多(均P<0.05).发现致病菌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革兰阴性菌10株,真菌1株.结论 免疫功能降低、置管时间过长是导致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高危因素,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李颂婷;洪银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临床中许多产妇因对分娩的认识偏差或者对分娩时宫缩阵痛及分娩过程的不解和惧怕,直接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还有一部分产妇因试产中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活跃期停滞、相对头盆不称等情况而不能继续试产.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硬膜外分娩镇痛在缓解产时疼痛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为更好地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产妇疼痛感,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在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采用导乐分娩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分娩镇痛,旨在缓解患者生理疼痛的同时从心理上给予精神支持,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静;张寒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结构正常颈动脉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颈动脉结构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为高血压病组,健康同龄颈动脉结构正常的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UFPWV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开始时和收缩期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PWVES).分析两组间颈动脉弹性参数的差异,分析高血压病组颈动脉弹性参数与年龄、IMT、脉压及高血压患病时间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组颈动脉IMT、PWVBS、PWVES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PWVBS、PWVES与年龄、脉压、高血压患病时间呈正相关(r=0.366、0.329、0.542,均P<0.05).结论 UFPWV技术能快速、直接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PWVBS和PWVES,能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受损前发现血管弹性功能是否受损,有望成为早期评价血管病变的新方法.
作者:薛念余;许幼峰;张盛敏;程劲松;陈立斌;俞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74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及同步放化疗组,各37例.单纯放疗组行单纯放疗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在单纯放疗组基础上予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1、2、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均P< 0.05),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单纯放疗组血红蛋白降低及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同步放化疗组(均P< 0.05).结论 老年中晚期食管癌行同步放化疗治疗能缓解病情进展,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碧涛;陆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56例结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AFAP 1-AS1的表达水平,分析AFAP 1-AS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腺病毒感染的方法在结肠癌细胞系中过表达AFAP1-AS1,细胞穿孔实验确定AFAP 1-AS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AFAP1-AS1对AFAP1表达的影响.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AFAP1-AS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均无相关性(均P> 0.05),而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均P< 0.05);AFAP1-AS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腺病毒后,结肠癌细胞AFAP1-AS1水平明显增加,穿膜细胞数目也明显增多(P<0.05);AFAP1-AS1过表达能抑制AF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信息学预测发现AFAP1-AS1序列上存在3个AFAP1的互补结合区域.结论 AFAP 1-AS1在结肠癌组织高表达,可能通过抑制AFAP1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提示AFAP 1-AS1可能是结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靶点和重要指标.
作者:李翔;史志霞;李先鹏;许丰;金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中枢神经损伤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2例中枢神经损伤偏瘫伴有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Tetrax平衡测试评估,并根据分析的结论予相应的平衡训练及运动功能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BBS及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BB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Tetrax平衡功能测试评估可了解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点,从而制订更合适的平衡功能训练康复训练方法,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作者:朱美丽;胡江飚;陈海挺;陈赛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颗粒联合D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及SCC-Ag的影响.方法 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DC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参芪扶正颗粒联合DC化疗方案,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血清CEA、Cyfra21-1及SCC-Ag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疾病缓解率及临床获益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CEA、Cyfra21-1及SCC-A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扶正颗粒联合DC化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及SCC-Ag水平,临床疗效更显著.
作者:周裕乐;蔡列兵;何伟兰;连周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的相关因素,将下颌角肥大患者根据各因素进行分型,拟定各型的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非下颌部原因行颌面CT扫描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因下颌角肥大术前CT扫描患者20例设为肥大组.通过形态学观察、统计学分析及几何学方法得出下颌角肥大的相关因素,并按不同因素进行分型,根据医学参考值范围拟定各型的诊断标准.结果 根据相关因素可将下颌角肥大患者分为单纯咬肌肥大型、外展型、外翻型、后下突出型及复合型.单纯咬肌肥大型:咬肌厚度> 18mm,下面部宽度超过135mm,其他指标正常;外展型:下颌角间距>110mm,下面部宽度>135mm,余指标正常;外翻型:下颌外翻角>30°,下面部宽度>135mm,余指标正常;后下突出型:下颌角角度<108°,余指标正常;复合型:以上任两型或两型以上复合而成.结论 根据相关因素将下颌角肥大患者进行分型及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作者:陈卡娜;颜玲;金武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激素方案治疗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激素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08年35例(A组,按2000年指南方案治疗),2016年40例(B组,按2009年指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尿蛋白转阴时间,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及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尿蛋白转阴时间(8.11-4-1.57)d,B组尿蛋白转阴时间(9.11-4-l.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儿12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激素相关性眼病发生率高于A组(P<0.05);两组患儿库欣面容、感染、消化道症状、肝损害、身材矮小、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2000年方案控制短期复发优于2009年方案,未增加激素不良反应.
作者:陈静;孙建新;宗冬梅;康国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8~24周超声筛查胎儿马蹄肾的佳诊断切面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特检科行18~24周超声筛查的胎儿7 836例,重点观察胎儿肾脏结构,行多切面扫查,找出胎儿马蹄肾的佳切面.结果 共检出胎儿马蹄肾2例,此2例马蹄肾胎儿发现孕周为21周和23周,均在横切面及斜冠状切面被发现;漏诊1例,于出生后体检时被发现;胎儿马蹄肾发生率为0.038%.结论 胎儿肾脏的横切面及斜冠状切面对于胎儿马蹄肾的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玉莲;孙中华;马海艳;叶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团体心理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自尊、自我接纳水平的疗效.方法 选取进入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系统的4周团体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自我接纳问卷(SAQ)、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估.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GSES、SES、SAQ、PSP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PSP得分与GSES、SES、SAS得分均呈正相关(r=-0.437、0.330、0.312,均P<0.05).结论 通过系统的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集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自尊、自我接纳水平.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水平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春燕;孙继军;汤剑平;施剑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诊断及术中定位的应用.方法 11例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患者,均急诊行手术治疗,5例双侧海绵体血肿严重、合并尿道损伤采取阴茎脱套术,6例超声定位下行局部切开行白膜修补术,合并尿道海绵体破裂者行尿道修补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探查所见与术前超声检查完全符合.平均住院时间(6.8士1.2)d,术后1个月复查阴茎形态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32个月,均未发生海绵体纤维化、阴茎弯曲或畸形、痛性勃起及阴茎硬结等并发症,性功能均正常,合并尿道海绵体破裂者未发生尿道狭窄.结论 根据明确的外伤史和典型的局部表现,阴茎白膜破裂易诊断,但是对于局部表现不明显者,高频超声可以明确诊断.高频超声对白膜破裂位置、破裂口方向、血肿部位及是否合并尿道损伤判断较为准确,是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可为术中定位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杨芳;宋正尧;殷国林;章庆华;朱江波;施展;林谦;倪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