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手部皮瓣移植术后佳介入时机观察

陈爱玲;陈盛;陈金春

关键词:高压氧, 皮瓣移植术, 存活率
摘要:皮瓣移植术在临床整形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皮肤缺损修复较好的方法[1-2],但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皮瓣坏死,而血液灌注不充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被认为是导致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高压氧(HBO)可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改善组织的微循环和有氧代谢,可提高皮瓣移植术后皮瓣成活率,疗效肯定[3-5].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路径式健康宣教干预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严重心脏瓣膜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患者行瓣膜置换后可有效提高心脏功能和改善远期预后[1].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进行维持性抗凝治疗,避免局部血栓形成和栓塞形成;而抗凝干预不规范亦可能导致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威胁生命安全[2].

    作者:张少娟;郑红;汪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AD患者作为病例组,120例非AD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A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OR=1.714)、受教育程度低(OR=2.604)、脑血管病史(OR=2.293)、糖尿病史(OR=2.843)、高血压病史(OR=4.811)、家族史(OR=5.675)及体育活动少(OR=3.251)均为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受教育程度低、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家族史及体育活动少等均为影响AD发病的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可改变的独立因素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作者:邵丽;郑应成;邱聪龙;徐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3例MRI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MRI诊断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为CSP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13例患者的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前下段峡部瘢痕后方,13例中2例孕囊呈囊状,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11例孕囊呈混合性包块,增强扫描包块呈不规则强化,呈点状、结节状及团片状.1例孕囊部分凸入于宫颈管内,6例孕囊部分凸入宫腔内,肌层不同程度受压变薄,1例孕囊凸向膀胱右后壁,局部肌层信号缺失.结论 MR1扫描可明确诊断CSP,对CS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玉芬;裘华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观察并记录两组症状疗效和内镜下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MOT)和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观察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MOT和GA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MOT和GAS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MOT和GAS水平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浆MOT、血清GAS指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娟;梅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8822例活产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 收集18822例活产新生儿,根据是否窒息分为窒息组(135例)和非窒息组(18 687)例,对两组产妇户籍类别、年龄、产次、胎数、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和脐带异常情况、羊水性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7%(135/18 819),其中重度窒息7例,死亡3例,其余均复苏成功.男婴、妊高征、产钳助娩、臀位助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Ⅲ度污染、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早产儿是新生儿窒息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护,尤其重点关注高危产妇,及时做好宫内复苏和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吴海洁;吴万茜;翁小芳;周海慧;郑俊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疾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为常见[1].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的一种治疗方法,采用透析机经血管通路引入患者的血液,血液在透析器中通过透析液与透析膜之间的物质交换达到净化的目的,血液经过净化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从而排出患者体内的废物、平衡酸碱紊乱、纠正电解质[2].血液透析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病情,但随着血液透析次数的增多,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3].本文旨在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沈依云;万朱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胫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期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胫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患者,一期急诊行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二期拆外固定行非扩髓髓内钉或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伤口愈合情况良好,骨折无畸形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6~36周.其中22例行游离植皮,5例行腓肠营养神经血管皮瓣转移,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早期恢复良好,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89%.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无骨不连、骨折再移位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分期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创面感染率及骨髓炎的发生率.

    作者:蒋科杰;沈是铭;李戬;金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及胰管支架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危险因素,并分析胰管支架置入在预防内镜术后胰腺炎(PEP)发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00例成功接受ERCP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胰腺炎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150例ERCP术后置入胰管支架(实验组),150例ERCP术后未置入胰管支架(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血淀粉酶水平及症状体征.结果 34例(11.3%)患者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经单因素排除及多因素分析,女性、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插管次数≥3次是ERCP术后患者发生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而胰管支架引流则是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的保护因素(P<0.05).实验组PEP发生率及术后6、12、24h血淀粉酶水平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女性、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插管次数≥3次是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而胰管支架引流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周中成;陈徐艰;王兢;费发明;沈亦钰;钟征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非缺血性B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采用单纯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对照组),另39例在激光治疗基础上加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视力矫正情况、黄斑病变恢复情况及眼底荧光造影(FFA).结果 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BCV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CM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局部渗漏、弥漫渗漏及囊样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局部渗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性BRVO继发ME疗效显著,可缩短视力恢复时间及稳定治疗效果.

    作者:王夏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流行性感冒儿童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目的 总结流行性感冒儿童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感冒儿童的病例资料和患儿的咽试子标本,用荧光反转录PCR法对患儿感染的病毒类型及其亚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了2 684例患儿资料,其中甲型H3N2阳性249例(9.28%),甲型H1N1阳性137例(5.10%),乙型流感病毒285例(10.62%).甲型H1N1感染患儿发病年龄较其他两种病毒感染患儿小,咳嗽和流涕症状较另两种病毒感染患儿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峰值体温37.8~38.9℃,以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多见;峰值体温38.9~39.9℃,以甲型H3N2病毒和甲型H1N1病毒感染多见;外周白细胞减少以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多见,白细胞(WBC)在(4.0~15.0)×109/L,以甲型H3N2和甲型H1N1感染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春季和夏季儿童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均较高,四个季节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种病毒感染,暴露对象为家庭成员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余两个暴露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近3年儿童的流行性感冒主要爆发于春季和夏季,症状主要以咳嗽、流涕为主,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年龄较小,预防流行性感冒应当主要做好家庭和学校的预防工作.

    作者:沈勤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舟山地区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干预效果评价

    手足口病是一类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常见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1];目前其属于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口腔、手及足部位疱疹或皮疹,严重者可进展形成心肌炎和无菌性脑膜炎,威胁生命安全[2].已有研究显示,科学合理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提高手足口病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及爆发率具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选择舟山地区20家幼儿园共1 000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学校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干预,探讨舟山地区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冷雪;俞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我效能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器质性病变的终末阶段,老年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明显提升[1].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且病情易反复,如不进行有效干预临床预后较差,并且患者易出现心理波动,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2].

    作者:徐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负面心理状态的影响

    外科手术因其具有创伤性,患者在术前极易出现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且距手术时间越近程度越严重[1].已有研究显示,负面心理状态能够导致患者生命体征异常,对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出现术后康复时间延长现象,且可能引起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上升[2-3].本研究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负面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和法美;包曙辉;龙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近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在许多医院开展,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临床效果好及恢复快等优点.宁波市镇海区龙赛医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满意.现就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眼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干眼症又称干燥性角结膜炎(KCS)或者泪液功能不全综合征,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的异常,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的眼表组织病变,并伴有眼部不适及视觉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是一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眼表疾病[1-2].其临床主要症状有眼干、烧灼感、异物感、视疲劳及畏光等,其中以眼干涩及视疲劳为常见.

    作者:龚雁;王栋平;周文慧;胡伶姿;倪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长春西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BSSD评分、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何卫亮;王兴;冯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自体血回输患者围术期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自体血回输患者围术期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术中收集自体血前30min,观察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不予银杏达莫注射液.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h(T1)、1 d(T2)及5 d(T3)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各时间段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的浓度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自体血回输量.结果 与T0比较,对照组T1~3时血清IgG和IgM浓度降低(均P<0.05),观察组T1时血清IgG浓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3时血清IgG浓度、T1~3时血清IgM浓度升高(均P< 0.05).与T0比较,两组T1~2时PT、AHT均延长,但对照组较观察组延长显著(均P<0.05);与T0比较,对照组T1时FIB浓度下降(P<0.05),T2、T3变化不明显,观察组T1~3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体血回输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抑制,改善预后.

    作者:华汤锋;陈珊;沈志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46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4例.对照组行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值和大电压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张力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值及大电压值均明显增加(均P< 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产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妇盆底康复效果好,能明显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提高产妇盆底肌平均电压值和大电压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方群英;罗萍;范岳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癌组织中CDC6及HOXA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及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S)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小叶增生病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检测组织中CDC6、HOXA5及ER、PR、HER-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DC6与HOXA5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DC6及HOXA5蛋白表达与ER、PR、HER-2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CDC6与HOXA5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DC6和HOXA5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有关(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CDC6表达与HOXA5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CDC6、HOXA5蛋白表达与ER、PR、HER-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DC6及HOXA5蛋白均呈高表达,CDC6及HOXA5蛋白可能参与乳腺癌发生及发展的过程.

    作者:吕可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主动脉缩窄胎儿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特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缩窄胎儿各种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特性.方法 收集产检孕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前提示主动脉缩窄且随访确诊的53例胎儿为缩窄组;匹配64例正常胎儿为对照组.记录产前两组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参数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参数诊断主动脉缩窄效能大小.结果 缩窄组的超声心动图比值参数MVd/TVd、PAv/AOv高于对照组,AId/DAd、MPAd/AAOd、ARv/DAv、MCAPI/inUAPI、MCARI/inUA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径参数AId/DAd和血流动力学参数ARv/DAv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曲线下面积大.AId/DAd、MVd/TVd、MPAd/AAOd、PAv/AOv、ARv/DAv、MCAPI/inUAPI的Kappa值在0.40~0.75(P<0.05),与真实结果具有中等的一致性;MCARI/inUARI的Kappa值为0.294,与真实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 超声心动图内径参数MVd/TVd和血流动力学参数PAv/AOv对胎儿主动脉缩窄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余参数可为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提供辅助参考.

    作者:孔丹丹;吴小欢;刘慧君;王秋萍;罗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