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
目的:了解部队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战斗力。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运用多种形式组合的综合性心理干预。结果: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后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35.34%下降为21.64%(χ2=16.81,P<0.01);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26.85%降为15.62%(χ2=14.89,P<0.01);SCL-90各因子分分析提示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敌对、躯体化明显;SCL-90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提高和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部队的战斗力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长春;汪周兵;陈林海;武文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Weinstein噪声敏感性( WNS)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翻译后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238名大学生完成了初测,267名大学生完成了再测。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WNS量表具有一个维度,包括15个题项,一个主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32.77%;验证性因素表明,单因素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良好,(2/df=1.955,RMSEA=0.065,GFI=0.911,NFI=0.836,CFI=0.911,IFI=0.913,TLI=0.896);中文版WNS量表相容效度良好,WNS总分和噪声烦躁得分之间显著正相关(r=0.499,P<0.01);②中文版WNS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6,分半信度为0.871,重测信度为0.743(P<0.01);③噪声敏感性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结论:中文版WN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噪声敏感性测量的工具。
作者:韩涛;吴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系统探讨人口学特征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东川区、寻甸县、安宁市、嵩明县的460名中小学老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结果:云南省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 P<0.001);SCL-90总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分≥2分的阳性检出率为49.6%,检出率高的分别是强迫和人际敏感;男教师偏执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t=2.04,P<0.05);已婚教师和未婚教师在躯体化(t=3.12,P<0.01)和强迫(t=1.98,P<0.05)上得分差异显著;不同教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且教龄10年以上教师的躯体化程度(F=6.03,P<0.01)和强迫程度(F=3.07,P<0.05)显著高于教龄不足10年老师;不同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体育艺术类教师在敌对、偏执和精神病因子上(F=4.49,3.03,3.19;P<0.05)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得分不存在差异。结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一致,突出问题是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
作者:余秋梅;李里;周波;廖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儿童期虐待事件的高发生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童年虐待经历不仅会给个体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也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从而引发各种心理及社会问题。童年期的负性经历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客体关系这个发展中的变量来影响其遭遇者心理健康的。引入客体关系这一研究变量,不仅能为广大研究者们带来全新的研究视角,而且有助于治疗师评估和治疗童年虐待的受害者。未来我们应该探索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童年虐待幸存者的客体关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陈荣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降低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筛选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的高校青年教师30名(15名为干预组,15名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团体辅导及测评。结果:对照组职业倦怠水平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降低(t=4.70,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职业倦怠分数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01);团体辅导1月后追踪调查显示,干预组职业倦怠水平基本不变,依然显著低于对照组职业倦怠水平(t=4.83,P<0.001)。结论:团体辅导可以降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水平。
作者:李国柱;刘新民;陈佰锋;王文君;范君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如何能够增加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增加用药的安全性,分析和探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奥沙西泮的必要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口服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沙西泮,采取相同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副反应。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601,P<0.05);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5267, P<0.05)。结论:临床常规药物联合奥沙西泮治疗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患者,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药物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芳;高晓奇;王静;冯实;芦新岩;张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存理由与其压力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生存理由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具有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中文版贝克自杀意念量表( BSI-CV)和中文版生存理由量表( RFL-C)对湖南6所高校的2679名大学生匿名施测。结果:大学生生存理由总分(r=-0.046,P<0.001)及生存信念(r=-0.096,P<0.001)、对亲友的责任心(r =-0.080,P<0.001)、对未来子女的考虑(r=-0.054,P<0.01)分量表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对自杀的恐惧(r=0.098,P<0.001)、对社会排斥的恐惧(r=0.043,P<0.05)、道德反对(r=0.043,P<0.05)分量表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呈正相关;生存理由除“对自杀的恐惧”分量表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外(r=0.053,P<0.01),其总分及其他分量表与自杀意念均呈显著负相关( r=-0.039~-0.330,P<0.05);大学生的生存理由在其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之间同时具有补偿效应(β=-0.044~-0.321,P<0.001)、中介效应(β=0.093~0.119,P<0.001)和调节效应(B=-0.002~-0.016,P=0.000~0.026)。结论:生存理由是抑制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个体资源,它可以补偿和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一重要资源也会受到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削弱。
作者:熊燕;邓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抑郁情绪现状,为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山东省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186名护士和山东省某三级综合医院1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抑郁发生率为36.6%,综合科护士抑郁发生率为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3,P<0.01)。精神科护士抑郁评分(45.995±11.382)与综合科(42.544±11.602)和国内常模(41.88±10.5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8,4.660;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抑郁发生率较综合科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抑郁情绪,开展适当的心理干预,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卢庆华;钟耕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酒店员工的职业倦怠状况,对其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以某省3市不同星级酒店的员工为被试。结果:①酒店员工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3.09±0.69),以情绪衰竭得分高(3.53±0.92);②不同性别酒店员工的职业倦怠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低成就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82,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从业年限的酒店员工的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酒店员工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和从业年限员工的职业倦怠存在明显的差异,进一步提升员工的适应能力,建立有效的奖励与评价机制,转变管理方式,有利于缓解员工的职业倦怠。
作者:许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羞耻感、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羞耻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00名成都某高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独生子女、有恋爱经历的个体在社会支持得分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无恋爱经历的个体( P<0.01)。人际信任与羞耻感呈显著负相关(r=-0.15,P<0.05),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羞耻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3,P<0.01)。社会支持在羞耻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8.16%。结论:人际信任与羞耻感、社会支持密切相关,而社会支持在羞耻感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雷励;王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损失情境中价值与可行性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方法:在金钱损失情境考察某高校大学生的决策行为,同时匹配性别、年龄等变量。结果:决策对象与价值交互作用显著(F=6.034,P<0.05),但可行性与决策对象交互作用不显著(F=0.053,P>0.05)。结论:低价值条件下,相对于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更倾向于接受止损方案;损失情境中为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不符合解释水平理论的预期。
作者:鲁帅;闵昌运;邱俊杰;张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音乐类型、音乐节奏以及记忆材料的类型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2(音乐类型:古典,流行)×2(音乐节奏:快,慢)×2(记忆材料类型:积极词汇,消极词汇)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取4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在E-prime上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分别在4种音乐环境(古典慢节奏音乐、流行慢节奏音乐、流行快节奏音乐、古典快节奏音乐)下记忆形容词,形容词根据其词性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结果:①不同背景音乐条件下,词汇的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有显著差异;②在反应正确率上,性别差异显著(F=12.60,P<0.01),男生在积极词汇上的反应正确率低于女生,在消极词汇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同音乐类型条件下被试反应正确率差异显著(F=68.25,P<0.001);③在反应时上,性别差异显著(F=22.26,P<0.001),男生在积极词汇上的反应时低于女生,在消极词汇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同音乐类型(F=7.56,P<0.05)、不同音乐节奏(F=40.74,P<0.001)条件下被试反应时差异均显著。结论:背景音乐的类型和节奏对个体记忆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因记忆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对男女生而言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作者:陈友庆;吴芸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颜色已成为影响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合理地使用颜色有助于调节情绪,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从生理、情绪和认知加工等方面论述了颜色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机制,以期对颜色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艾敏;刘玉红;漆晓红;雷励;陈永胜;李萍;杨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研究,对西藏3所高校的4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水平一般( xˉ=3.08),成就型动机维度上得分高(xˉ=3.11),在深层型动机(F=3.19,P<0.05)、成就型动机(F=2.77,P<0.05)两个维度及总体(F=2.71,P<0.05)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学习策略各个维度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M/Item=4.43),奉献的分值高(M/Item=4.61),在活力(F=8.08,P<0.001)、奉献(F=3.46,P<0.05)及总投入(F=4.89,P<0.01)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大二学生相对较好,应加强对其他年级在动机与投入方面的激发与引导;大一学生学习策略相对较好,应加强对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维持与优化教育。
作者:高晓雷;高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职业成功及其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利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的中文修订版,以及由徐娜编制的《中国职工职业生涯成功问卷》,对835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与职业成功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其中,价值实现、经济成功和社会关系3个维度与幸福感的相关程度高,并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此外,主观职业成功(F=25.738,P<0.001)和客观职业成功(F=50.082,P<0.001)分别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水平与职业成功息息相关。
作者:贾文文;王忠军;温琳;朱晓东;徐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64例,无抑郁症状者23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有抑郁组为(55.50±5.06),无抑郁组为(32.43±3.86),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19.5891,P=0.001)。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结果显示,非抑郁组应对方式评定总分高于抑郁组( t=3.4036,P<0.05),非抑郁组以面对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1044,P<0.05),抑郁组以屈服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3704,P<0.05),而回避得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0.9843,P>0.05),抑郁与患者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32,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抑郁组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总分均低于非抑郁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3.6075,2.521,4.611,;P<0.05),客观支持得分与抑郁无相关(r=0.1685,P>0.05),抑郁与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4743,0.6617;P<0.05)。结论: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和有效应对方式,对改善抑郁情绪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问题。方法: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533名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221名非免费师范生和198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不同年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之间在学习倦怠(F=9.915,P<0.001)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F=5.201, P<0.01)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②男女两性在情绪耗竭(t=2.578,P<0.05)、低成就感(t=2.547,P<0.05)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t=2.331,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呈负相关(r=-0.341,P<0.01);④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情绪耗竭、低成就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倦怠总分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F=3.182~4.562,P<0.05)。结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倦怠,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尤其应关注大一、大二学生以及男生。
作者:陈欢;吴宇航;王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学生版拖延评估量表对331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情况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学习倦怠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拖延;②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r=0.234,P<0.01)、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r=0.200,P<0.01),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r=0.366,P<0.01);③中介检验发现,学习倦怠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3.8%。结论:学生的应对方式越消极,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进而导致学业拖延程度加深。
作者:徐明津;杨新国;吴柑澜;黄雪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医学专科生人格障碍的特点,探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 PDQ-4)在医学专科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 PDQ-4)为工具,按照整群抽样原则,对某民族医专1年级5个不同专业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统计其人格障碍阳性率,并将调查结果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医学专科生人格障碍阳性率为9.20%,10种人格障碍亚型的阳性率分别在2.56%~45.15%之间,其中强迫型人格障碍阳性率高(45.15%),分裂样(33.73%)和偏执型(32.54%)次之,分裂型(2.56%)低;医学专科生样本10项人格障碍分量表得分在不同性别间比较除反社会型(t=4.255,P=0.000)和回避型(t=-5.247,P=0.000)有极显著性差异,偏执型(t=-2.059,P<0.05)和边缘型(t=-1.985,P<0.05)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亚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城乡比较在边缘型(t=2.526,P<0.05)、反社会型(t=3.348,P<0.01)和强迫型(t=-2.277,P<0.05)间差异显著,其他亚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专业间比较主要在边缘型(F=3.43,P<0.01)、反社会型(F=3.60,P<0.01)和回避型(F=4.95,P=0.000)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普通人群样本比较,除回避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亚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与大学本科生样本比较,除表演型和强迫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亚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与研究生样本比较除自恋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亚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可作为医学专科生人格障碍的筛查工具,但其阳性界值的划界分(原3~5分)在应用时应作适当的调整;医学专科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人格特征与普通人群、大学生、研究生间存在一定差异;人格特质的形成受地域、文化、生活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任光祥;郭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喉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癌因性疲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喉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96例被调查者中,喉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得分为(34.44±7.01)分;②喉癌化疗患者的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586,3.772;P<0.01),而内外向及掩饰性评分与全国常模间无显著性差异( t=1.675,0.085;P>0.05);③神经质与癌因性疲乏总分,躯体疲乏、心理疲乏、认知疲乏存在显著正相关(r=0.529,0.291,0.555,0.357;P<0.01);④精神质与心理疲乏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3,P<0.05);⑤内外向与癌因性疲乏总分、心理疲乏存在显著负相关( r=-0.353,-0.500;P<0.01)。结论:喉癌化疗患者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癌因性疲乏受人格因素影响。
作者:李雪;左迪;张欢;葛丽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