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贾万伟;翁责茗;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输尿管结石, 切开取石术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滑入肾盂的结石结合胆道镜取石.结果 33例均取净结石,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90~18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30 ml,术后4~5 d拔除后腹腔引流,术后5~8 d排除导尿管,术后住院5~8 d.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6个月,结石无复发,输尿管无狭窄,肾功能改善.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直肠环扫超声检查在直肠肿瘤TN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经直肠环扫超声探头对直肠肿瘤进行腔内扫查对于直肠癌TN分期的价值.方法 使用经直肠机械环扫探头对51例患者进行腔内检查,并进行超声检查TN分期(uTN),术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Kappa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经直肠环扫超声对直肠肿瘤检出率100% (51/51);评估直肠肿瘤浸润程度的准确率82.4% (42/51),K值为0.763(P<0.05),超声T分期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评估肠周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率70.5%(36/51),K值为0.434(P<0.05),超声N分期与病理结果中度一致.结论 经直肠环扫超声对直肠肿瘤的术前T分期有重要价值,N分期也有一定价值,有助于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并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高珊珊;陈赛君;张建丽;章美武;殷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两种类型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诊治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2012年住院的16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ABPA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咯血、发热,胸部CT可见多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纤支镜检查经常可见特征性痰栓,肺泡灌洗液培养或病理学检查有时可见曲霉菌: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ABPA应综合分析多方面临床资料,血清IgE升高型的ABPA可能是疾病早期或侵袭性较弱的一种形式,口服糖皮质激素+伊曲康唑的方案可以降低ABPA的复发率.

    作者:陈晔锋;沈巨信;韩东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Kugel修补术在初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Kugel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初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采用改良Kugel补片施行初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41.2 ±11.3)min,术后12h-24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2例给予止痛2天,余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住院时间3~7 d.术后发生血清肿、发热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阴囊水肿,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全组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随访半年无不异物感及复发.结论 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修补方式,具有微创、无张力、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张艺腾;欧阳德亮;张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假阳性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 23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结果阴性2 020例,可疑阳性150例(假阳性120例),阳性90例.120例假阳性患者平均年龄(29.67±14.23)岁小于全部2 230例患者的(50.67±20.83)岁(P<0.05);女性占65.83%及夜间皮试占28.33%,均高于全部皮试患者的49.69%和17.04%(均P< 0.05).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高达5.38%,与受试者、皮试过程及护士心理因素有关,通过正确判断受试者反应、提高业务水平、正确进行皮试及强化护理质量教育等措施来减少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假阳性的发生.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淋巴漏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癌手术后淋巴漏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发生淋巴漏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术后2~7 d出现持续大量引流液,每天引流量为95~265ml,5例为淡血性引流液混白色液体,6例为典型的乳白色液体,1例为淡黄色液体.12例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淋巴漏作为一种手术并发症在后腹腔镜治疗肾癌术后较为罕见,均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术前纠正贫血等、术中不要盲目扩大清扫范围、对非血管性管道予以保护或结扎、合理使用超声刀及对高危患者预防性禁食可预防淋巴漏的发生.

    作者:魏巍;方浙峰;冷江涌;邵宏祥;王伟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合气道病变置入Y型气道一体化支架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近年来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良恶性气道严重狭窄及气道食管瘘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及左右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时,常需多次置入单管状或单分支状气道内支架,使医疗费用、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增加.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呼吸内科于2006年1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联合X线透视下,对12例隆突受累的复合气道病变病人置入Y型气道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60~76岁,平均(68±10)岁.

    作者:顾异香;吴宏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门诊治疗时间5~10d,经治疗,所有患者热退、无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治疗2周后复查胸片显示所有患者肺部炎性反应均吸收,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要尽早明确诊断,及早规范治疗.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房按摩对缓解产妇乳胀的效果观察

    乳胀是产后常见的症状,在整个产褥期均可发生,产后3~5 d发生率高,因乳房淋巴和静脉充血,乳腺小叶开始大量分泌乳汁,乳腺管不通畅,产妇因疲劳、伤口疼痛及缺乏哺乳经验等原因,未及时有效地排空乳汁所致.乳胀时乳房充盈,表面光滑,有胀痛和压痛,乳晕也硬挺疼痛,乳头变短,婴儿不能有效含接,影响母乳喂养.为此,为乳胀产妇开展了徒手乳房按摩,及时有效排除了乳胀,促进了乳汁分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乳胀产妇80例,年龄22~35岁,孕周37~42周,其中顺产38例,剖宫产42例,产妇无内外科疾病,判断和语言交流能力正常.

    作者:陆应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90min,术中出血150ml,其中1例发生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发现脾静脉分支出血,术后恢复良好;12例患者术后随访3~3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和部分低度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斌;李宏;周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视觉P300在早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探讨事件相关性电位(ERP)视觉P30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MHD患者和40例健康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及ERP视觉P300检测.结果 26例MHD患者MoCA评分<26分,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60.47%; MHD组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其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的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HD组P300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1),P300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 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P300波幅与MoCA评分及因子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评分呈正相关(P<0.01).MHD组中P300潜伏期与文化程度负相关,与年龄正相关(均P<0.01),P300波幅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相关(均P<0.05).结论 M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病率高,P300可作为筛查早期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柴凌雄;蔡珂丹;余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的状况调查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并消耗巨额卫生资源的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医疗卫生支出,及低知晓率等特点.据2011年美国肾脏数据登记系统(USRDS)的数据统计,2005-2008年CKD患病率11.0%,预测美国2015年进入ESRD的患者将可能达到712290人[1].探讨早期防治CKD和延缓进展等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CKD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危险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灵萍;罗群;周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180例可疑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血清行HCV-RNA定量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CV含量,酶法检测ALT水平,分析HCV-RNA定量与后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中HCV-RNA阳性率为46.7%,抗-HCV阳性率为49.4%,ALT异常率为46.7%; 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及ALT异常率与HCV-RNA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CV-RNA含量与抗-HCV滴度、ALT异常率及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HCV-RNA的临床价值较大,结合抗-HCV及ALT检测有利于提高丙型肝炎的诊断水平.

    作者:冯群灿;陈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传统方法下的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和对因实施相关措施下的2011年传染病病区卫生学监测结果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例数为95例,感染率为53.6%; 2011年为27例,感染率为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传染病区医院感染潜在因素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李国军;范平;何维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弥漫性间质肺疾病(DILD)是一组临床特征相似免疫病理过程各异的众多肺疾病组成的疾病谱,病因不明者占65%,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间质性肺疾病(ILD)的早期表现为肺泡炎,晚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此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与转归的关键.临床上一旦出现胸部X线、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改变,疾病已属于中晚期.而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来收集检测ILD患者下呼吸道炎症免疫效应细胞及其生物活性介质的变化,对ILD的发病机制,免疫病理过程以及诊断、鉴别诊断和判定病变的活动性和估计预后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56例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伤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40例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处理损伤,取代开腹手术,术后恢复快;16例中转开腹手术,恢复顺利.上述伤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应用中具有高敏感性、高准确性、指导性强、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仅适用于高度怀疑而无法排除腹腔内脏器损伤或已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损伤且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腹部创伤者.

    作者:倪开元;徐鲲杰;洪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水化疗法对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术后对比剂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水化疗法对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82例接受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分为无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强化水化护理组,记录手术当天24h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入量和尿量,检测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当天、检查术后第2天、第3天血浆肌酐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并比较3组差异.结果 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手术当天24h、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入量和出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3组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后第2天及第3天比较,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规水化即能有效降低320排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谢成芬;丰明俊;余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分成4组,各30例,3组给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氧雾,1组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疗程7d,记录各时段FEV1%预计值、血气分析、呼吸困难评分.结果 治疗72 h后,随着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量的增加,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改善明显,2 mg组优于1 mg组(均P<0.05),4 mg组优于2 mg组(均P<0.05),4 mg组与全身应用激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4 mg组与全身应用激素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平均改善程度均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 mg组则优于1 mg组(均P<0.05),4 mg组与全身应用激素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症状评分各组差距有所缩小.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以取代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短期较大剂量雾化吸入较小剂量更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

    作者:徐精彩;张如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分析

    目的 了解松阳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SIE)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SIE患者的血培养和药感试验结果.结果 血培养9例阳性(40.9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木糖葡萄球菌1例,口腔链球菌1例,缓症链球菌3例.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较高,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 SIE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特点,血培养药敏结果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吴慧明;魏以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美托米酯抑制隐睾切除术中牵拉反射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美托米酯对隐睾切除术中牵拉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隐睾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硬膜外穿刺前静脉输注美托米酯,继以美托米酯维持,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输注美托米酯前(T1)、硬膜外穿刺前(T2)、麻醉平面固定后(T3)、牵拉系膜时(T4)、缝皮结束时(T5)个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牵拉反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T3、T4、T5时的血压和心率较T1、T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T3、T4、T5心率、牵拉反射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美托米酯可以抑制硬膜外阻滞下隐睾切除术中的牵拉反射,并预防术中寒战.

    作者:吾秀红;韩娟英;张立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滑入肾盂的结石结合胆道镜取石.结果 33例均取净结石,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90~18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30 ml,术后4~5 d拔除后腹腔引流,术后5~8 d排除导尿管,术后住院5~8 d.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6个月,结石无复发,输尿管无狭窄,肾功能改善.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贾万伟;翁责茗;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