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精彩;张如富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滑入肾盂的结石结合胆道镜取石.结果 33例均取净结石,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90~18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30 ml,术后4~5 d拔除后腹腔引流,术后5~8 d排除导尿管,术后住院5~8 d.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6个月,结石无复发,输尿管无狭窄,肾功能改善.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贾万伟;翁责茗;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发育后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促生长效应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检测意义.方法 对40例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进行rhGH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测定身高、体质量及骨龄,治疗1及6个月时抽血测定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生长速度(GV)、按年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CA)、按骨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及预测终身高(PAH)均较治疗前增高(均P<0.01).治疗1及6个月后血清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 0.05),治疗前后血清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血清IGF-1与治疗6个月后的△GV呈负相关(r=-0.39,P<0.05),治疗1个月后△IGF-1与治疗6个月时的生长指标△GV、△HtSDScA及△HtSDSBA均呈正相关(r=0.42、0.38、0.33,P<0.05).结论 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接受rhGH治疗是安全的,疗效是肯定的,血清I GF-1可以作为判断和预测GH对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疗效的指标.
作者:张宇;卢立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良恶性气道严重狭窄及气道食管瘘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及左右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时,常需多次置入单管状或单分支状气道内支架,使医疗费用、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增加.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呼吸内科于2006年1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联合X线透视下,对12例隆突受累的复合气道病变病人置入Y型气道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60~76岁,平均(68±10)岁.
作者:顾异香;吴宏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老年性闭合性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均采用PFNA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手术时间为30~70 min,术中出血40~120ml.10例患者术前血红蛋白<90 g/L者给予输红细胞悬液1~2 U.本组1例术后第8天因心功能衰竭放弃治疗,余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行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31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1.5%.结论 PFNA适合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而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雪华;蒋曙;吴昶;李阳;周越远;吴赟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Evans-Jensen's Ⅰ、Ⅱ b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滑动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有限元模型,通过4种模型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股骨小转子在该类骨折中的维稳作用和模型中内固定的安全性.方法 采集健康成年男性左侧股骨CT图像和DHS、PFNA系统三维数据,建立左侧上段股骨DHS、PFNA内固定模型,设定边界条件以及负荷加载方式,进行有限元运算,研究500N至2 000N及其间分级载荷下模型的有限元应力、位移.结果 建立了左侧上段股骨Evans-Jensen's Ⅰ、Ⅱ b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DHS、PFNA内固定下4种工况的有限元模型,上段股骨模型(长196.777 mm,40 373节点,216 255个单元)以及DHS(7761节点,33699单元)、PFNA(4312节点,1 8146单元).4种内固定模型在递增载荷下,模型Ⅲ内固定器压应力增加幅度较大,2 000 N下大压应力为727.256±34.66,为模型Ⅰ的1.98倍,超出钛合金钢板强度范围.在分级载荷下模型Ⅲ的Z向位移增加幅度、曲率都明显高于模型Ⅰ、Ⅱ、Ⅳ.结论 在有限元角度,股骨小转子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具有稳定支持作用,在Evans-Jensen's Ⅱ b型骨折中应用DHS系统进行内固定是不安全的,PFNA是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作者:王炜;周鹏鹤;郦志文;李山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动静脉造瘘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透析(HD)永久性血管通路[1],但由于内瘘血管,特别是流出静脉的长期穿刺,局部损伤等原因内瘘血管可出现狭窄,导致内瘘流量不佳,甚至丧失功能[2-3].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者,近年来,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采用留置针经皮桡动脉和肱动脉穿刺的方法行内瘘造影来评价内瘘功能,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临床怀疑内瘘功能不良的且仍有尿液(200 ml/24h)的维持性血透患者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58岁,平均25~7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8例,多囊肾3例.透析血管通路均为自体上肢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吻合),使用时间1.5~8年,平均使用3.5年.
作者:马素敏;付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9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骨化性肌炎.2例患者术后出现尺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术后8周左右逐渐恢复.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价参照Gassebaum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65%.结论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对骨的血运损伤较小,能较好地保持复位后肘关节的稳定,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增斌;李哲;刘师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探讨事件相关性电位(ERP)视觉P30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MHD患者和40例健康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及ERP视觉P300检测.结果 26例MHD患者MoCA评分<26分,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60.47%; MHD组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其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的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HD组P300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1),P300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 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P300波幅与MoCA评分及因子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评分呈正相关(P<0.01).MHD组中P300潜伏期与文化程度负相关,与年龄正相关(均P<0.01),P300波幅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相关(均P<0.05).结论 M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病率高,P300可作为筛查早期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柴凌雄;蔡珂丹;余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虽然早在1965年,Altman等[1]在新生大鼠的海马齿状回观察到新生的颗粒细胞,但几十年来固有观念一直认为,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神经细胞不具备更新能力,一旦受损乃至死亡,不能再生.而1992年,Reynolds等[2]首先利用神经球特殊培养条件,先后从胎鼠和成鼠纹状体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s),人们在这之后又从胚胎和成体神经系统的多个部位发现了这种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3-6],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神经细胞发生不仅只存在于胚胎期及围生期,成年中枢神经系统同样具有神经细胞新生能力.之后,众多研究证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成年动物脑组织终生都有新神经元生成[7-9],观念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及脑脊髓损伤等的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随着人们对影响NSCs增殖、分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很多基因修饰的NSCs表现出了更优越的性质,为NSCs移植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严旺;陈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乳胀是产后常见的症状,在整个产褥期均可发生,产后3~5 d发生率高,因乳房淋巴和静脉充血,乳腺小叶开始大量分泌乳汁,乳腺管不通畅,产妇因疲劳、伤口疼痛及缺乏哺乳经验等原因,未及时有效地排空乳汁所致.乳胀时乳房充盈,表面光滑,有胀痛和压痛,乳晕也硬挺疼痛,乳头变短,婴儿不能有效含接,影响母乳喂养.为此,为乳胀产妇开展了徒手乳房按摩,及时有效排除了乳胀,促进了乳汁分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乳胀产妇80例,年龄22~35岁,孕周37~42周,其中顺产38例,剖宫产42例,产妇无内外科疾病,判断和语言交流能力正常.
作者:陆应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水化疗法对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82例接受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分为无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强化水化护理组,记录手术当天24h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入量和尿量,检测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当天、检查术后第2天、第3天血浆肌酐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并比较3组差异.结果 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手术当天24h、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入量和出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3组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后第2天及第3天比较,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规水化即能有效降低320排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谢成芬;丰明俊;余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因病情重、变化快,往往需要紧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以挽救母婴生命安全.而紧急剖宫产术因抢救时间紧迫,患者有紧张、焦虑情绪,手术准备仓促,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平时积累经验,才能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做到临危不惧,并从容应变,积极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做好剖宫产手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对112例重度妊高症患者采取急诊剖宫产手术,在重度妊高征患者行急诊剖宫产术中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GST)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GST的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腹腔镜GST手术平均时间(168±5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8±65) ml;术后平均开始进食时间(2.2±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2.3)d.随访1~2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GST需掌握好适应证,其疗效良好,安全可行.
作者:费正磊;严志龙;王跃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与镇痛泵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90例腹部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镇痛,对照组为常规镇痛泵术后镇痛.评价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肠功能恢复时间,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满意36例,镇痛满意率80.0%(36/45);对照组镇痛满意37例,镇痛满意度84.1%(37/45);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两组评分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实验组发生4例,对照组发生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于临床术后镇痛既方便又经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江国斌;方红燕;曹飞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56例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伤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40例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处理损伤,取代开腹手术,术后恢复快;16例中转开腹手术,恢复顺利.上述伤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应用中具有高敏感性、高准确性、指导性强、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仅适用于高度怀疑而无法排除腹腔内脏器损伤或已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损伤且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腹部创伤者.
作者:倪开元;徐鲲杰;洪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安眠药中毒常表现肌无力、运动失调及言语不清,甚至昏迷;而老年患者年老体弱更易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及心搏骤停等危险,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患者安眠药中毒的急救护理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眠药中毒患者83例,其中男34例,女49例;年龄60~95岁,中位年龄73.5岁.服用安眠药种类为地西泮27例,艾司唑仑29例,羟哌氯丙嗪15例,氯丙嗪6例,奥氮平5例.根据中毒程度诊断标准,轻度55例,中度34例,重度5例.就诊距服药时间为15 min至10h.
作者:忻立敏;孙红儿;计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90min,术中出血150ml,其中1例发生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发现脾静脉分支出血,术后恢复良好;12例患者术后随访3~3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和部分低度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斌;李宏;周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氯-4-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CNP-NAG)为底物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尿液NAG,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评价.方法 尿液中NAG作用于底物CNP-NAG水解游离出显色团对硝基酚(CNP),其生成速率与酶活力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405 nm监测每分钟吸光度的变化,通过微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NAG活力.结果 本法适PH为5.0,线性范围0~150u/L.批内CV3.86%(n25)批间CV4.67%(n25)平均回收率94%.与终点法对比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Y(本法)=0.8492×(终点法)+0.6742 r=0.9834.结论 用CNP-NAG为底物测定尿液NAG,反应后生成色源CNP,PKa为5.5,与酶的适PH5.0接近,反应后即显色,通过连续监测△A/min,用微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NAG活力,无需设样本空白,可进行自动化分析,使用方便.
作者:徐坚强;谢服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脑炎后癫痫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托吡酯40例、丙戊酸钠40例、卡马西平40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组均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统计癫痫的发作频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静脉取血检测血药浓度,监测毒性血药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托吡酯组总有效率为92.5%,丙戊酸钠组为70.0%,卡马西平组为62.5%,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平均血药浓度为卡马西平组(14.37±2.43) μg/ml,丙戊酸钠组(116.6-3.3) μg/ml,托吡酯组(6.6±1.8) μg/ml.结论 脑炎后癫痫的患者的治疗首选托吡酯,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其次,根据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能够提高给药的安全性.
作者:丁松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前庭大腺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前庭大腺囊肿的超声表现.结果 16例为单纯性前庭大腺囊肿,16例为前庭大腺囊肿伴囊内出血及感染,8例为前庭大腺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囊肿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高频彩超检查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金家华;袁彩娣;章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