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飞;刘晓凯;茅烯豪;郑伟峰;张茗茗;劢波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治疗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患者,积极清创后VSD治疗7~10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供瓣区游离植皮封闭.结果 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臃肿,受力处无破溃,患者行走无异常.结论 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是治疗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作者:乐欣;吴天斌;邬薇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危重病的早期,肌体有程序化的减少瘦肉体去迎合肌体急性危重病的代谢需要,被认为是一种自然选择和免疫-神经内分泌轴的自身调节.这种自然的适应反应在危重患者中的代价就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增高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的延长[1].导致这些危重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反复发生的感染、呼吸机依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作者:陆骏;刘长文;胡炜;胡伟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心房颤动(房颤)电复律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62例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经电复律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在基线水平,测量每位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声心动图、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临床随访3个月,比较房颤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基线特征,并分析复发预测因素.结果 40例复发(65%),复发组房颤持续时间长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左房内径大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hs-CRP高于未复发组(P<0.05).经回归分析表明房颤复发预测因素有hs-CRP、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结论 Hs-CRP、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是房颤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作者:赵娜;谢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罗氏ECLIA测定血清抗-CCP抗体,并评价其重复性、回收率、溶血、脂血及胆红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组、其他风湿病组、正照对照组及10例接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剂治疗患者的血清动态抗-CCP抗体浓度.结果 批内变异和日间变异均<4%,回收率为94.8%;胆红素< 415 μmol/L,三酰甘油<25.4 mmol/L,血红蛋白<5g/L; 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0.845~0.952);对RA的诊断灵敏度为79.5%,特异性为93.1%,阳性似然比11.5,阴性似然比0.22.结论 ECLIA法可以快速、准确及方便的检测出血清抗-CCP浓度,在临床RA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克;李素蘋;金珍木;秦冰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涎腺基底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1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癌进行回顾性组织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涎腺基底细胞腺癌多见于老年人,主要见于腮腺,生长缓慢症状轻微肿物,呈结节状,边界欠清;肿瘤由两种形态不同的基底样细胞混合而成,排列呈实性、小梁状及腺管状,肿瘤细胞由分界清楚的基底膜与非黏液样间质相分隔,周边细胞呈特征性极性排列;浸润性生长,常侵入周围组织,侵及神经或血管内生长;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CK7、EMA、SMA、P63及S-100均阳性,GFAP阴性;间质内见灶性梭行细胞S-100阳性表达;组织化学PAS染色显示基底膜样物质及细胞间透明小滴均为红色.结论 涎腺基底细胞腺癌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复发潜能的低度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抗体标记.
作者:陈健;邹云峰;徐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蓓艳;胡江飚;陈海挺;陈赛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卒中危险因素、早期康复锻炼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疗效明确,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家君;王桂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所致焦虑和抑郁性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后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减轻;同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所致焦虑和抑郁性心理障碍.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建立Balb/c小鼠CT26人工种植模型,研究复方藤梨根制剂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及高剂量给药组,各20只,分别皮下接种造模,造模后第2天开始连续灌胃3周.给药组予低浓度0.5 g/ml、中浓度1g/ml及高浓度2g/ml复方藤梨根制剂灌胃,空白对照组及荷瘤对照组每天以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所有小鼠第22天处死,观察各组的瘤质量、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肿瘤VEGF的表达.结果 中、高剂量给药组的瘤质量、抑瘤率与低剂量组和荷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中、高剂量给药组的VEGF的表达与荷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复方藤梨根制剂能抑制肿瘤生长,下调了CT26瘤体中VEGF表达,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方红明;郭勇;王辉;蒋一玲;王晓艳;董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全世界推广的婴儿喂养方式,其优越性已被全世界所公认.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具有营养均衡全面、清洁卫生、恒温、方便及经济等优点,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加母婴间感情及心理上的联系,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宝宝生病的机会.
作者:邬大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抑郁的关系.方法 检测134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1周对患者进行抑郁障碍情况评价.结果 134例患者术后1周抑郁障碍情况评价显示,出现轻度抑郁18例(抑郁组).发现抑郁组与无抑郁组患者术前IL-2、IL-6、II-8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的抑郁障碍和术前细胞因子水平上升有关,提示肿瘤相关的抑郁障碍和免疫系统有关系.
作者:陈凯英;邓德厚;方美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DN患者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百令胶囊组及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前列地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百令胶囊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和百令胶囊,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前列地尔组、百令胶囊组、联合治疗组hs-CRP、TNF-α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百令胶囊联用具有协同效应,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轩芹;吴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血管性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患病时间的长短分为A组(10年以上,18例)、B组(5~9年,21例)和C组(5年以下,23例).采用常用的神经心理测查量表对3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测评,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评价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注意和计算、语言即刻记忆、短程记忆、语言复述、物体命名、言语表达、阅读理解及图形描述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B组、C组间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的躯体生活能力、工具使用能力得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数字广度测验评分的顺背、倒背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能力随着糖尿病患者时间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须对糖尿病病症采取积极的治疗,降低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惠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 病例患者,男性,64岁,因“被人发现神志不清3h余”入院.入院3h余前被人发现躺在地上,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呼吸存在,无抽搐,周边无呕吐物.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殊.否认烟酒嗜好,否认中毒病史.入急诊时患者呈昏睡状态,生命体征尚平稳,查头颅CT(封四彩图10)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右肺多发结节,血糖5.07 mmol/L,予补液催醒等治疗.
作者:徐华燕;徐俊;谢江文;苏立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组均给予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75.1%,对照组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窦性心动过缓,对照组4例窦性心动过缓,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沈耿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非住院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进行膳食调查,了解其膳食情况,及时给予膳食指导以改善甲亢患者营养状况.方法 收集98例门诊已确诊的甲亢患者,通过24 h回顾法调查患者来院门诊前3d每天所摄入食物种类、数量、烹调方法并详细记录,进行营养素摄入状况调查.结果 98例甲亢患者中热量的摄入存在较大不足,动物蛋白摄入偏多.钙、锌、铁、核黄素及硫胺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结论 大部分甲亢患者饮食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原疾病的治疗,应重视甲亢患者的饮食,改善营养状况,配合治疗.
作者:杨任华;谭洁;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早期减压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JOA评分为(7.8±1.2)分,术后为(13.7±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2.2%,其中优5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0.5%.结论 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时正确的诊断以及对手术时机准确地把握,积极外科干预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鲍一峰;庄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比较印度白内障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300眼白内障患者,150例150眼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150例15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眼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裸眼视力≥2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裸眼视力≥20/60及矫正视力≥20/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后囊破裂手法小切口组1眼(0.67%),超声乳化组2眼(1.33%);术后第1天手法小切口组角膜水肿12眼(8.0%),超声乳化组23眼(15.3%).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低并发症率,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技术特别适合大规模的防盲及基层和暂时尚无超声乳化条件的单位.
作者:余威德;俞存;李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M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 比较84例急性期、60例恢复期MMP患儿和84例健康儿童,以及肺部是否纤维化的MMP患儿的血清IL-2、IL-6、IL-8、IL-10、TNF-α及hs-CRP的浓度.结果 MMP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IL-10、TNF-α及hs-CRP水平均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儿童(均P< 0.01),IL-2明显低于恢复期与健康儿童(P<0.01);肺部纤维化患儿胸水中IL-8、TNF-α高于、IL-2低于其血清及肺部无纤维化患儿胸水中炎性因子浓度(均P< 0.01).结论 IL-2、IL-6、IL-8、IL-10、TNF-α及hs-CRP在MMP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IL-2、IL-8、TNF-α与肺部纤维化关系密切.
作者:王明美;沈燕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钙离子浓度(Ca2+)在脓毒症患者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脓毒症(35例)、SIRS(27例)和非SIRS (30例)患者,并根据28 d转归将脓毒症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入院24 h内测定的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评分.结果 脓毒症组低钙血症发生率为62.9% (22/35);血清钙离子浓度脓毒症组低于SIRS组及非SIRS组(均P<0.05),死亡组低于生存组(P<0.05);脓毒症组血清钙离子浓度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641,P=0.029).结论 低钙血症在脓毒症患者中常见,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与脓毒症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李鹏飞;黄静静;袁靖;杨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