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的影响

鲍东来;姜昌浩;宗金波;龚心琰;倪市毛;季宁宁;傅婷;陈智理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 房颤, 华法林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10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是否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两组:观察组(伴有肾功能不全)和对照组(无肾功能不全),两组均使用华法林辅助抗凝治疗。比较华法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出血事件发生率、脑卒中发生人数和华法林相关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INR值为2.71±0.79,对照组的INR值为2.24±0.82,观察组IN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5),观察组INR>2.5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9.92,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脑卒中和华法林相关肾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78、6.13、16.32,P均<0.05)。结论房颤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明显升高,抗凝血作用也增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急腹症。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1]。江山市人民医院近一年来累计对3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随机选取同期39例开放阑尾手术患者配对,观察疗效比较,分析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榜样;陶园园;王兴良;毛晓峰;刘慧燕;陈文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1NP)、N-端骨钙素(N-MID)、B-胶原特殊序列(B-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为骨质疏松症组,选择同期无骨质疏松者48例为无骨质疏松组,严格控制各项可能影响采样标本变异的因素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P1NP、N-MID 、B-CTX 、25-OH-VD水平和组内不同性别各项指标水平。并对骨质疏松组血清t-P1NP、N-MID、B-CTX与25-OH-VD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症组25-OH-VD的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但骨质疏松症组血清中t-P1NP、N-MID 、B-CTX水平与无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1、0.82、1.13,P均>0.05)。在骨质疏松症组中,男性骨密度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清N-MID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9、2.92,P<0.05),女性与男性在t-P1NP、B-CTX、25-OH-VD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9、-0.84、0.07,P均>0.05)。骨质疏松症组的血清t-P1NP、N-MID 、B-CTX与25-OH-VD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0.04、-0.16、-0.14,P均>0.05)。结论血清t-P1NP、N-MID、B-CTX的检测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有限,25-OH-VD可能与保护骨质的作用有关。

    作者:阙琦宏;万双林;马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模拟场景下临床路径对提高院前创伤救治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模拟场景下临床路径对提高院前创伤救治质量的有效程度。方法设计创伤的模拟病例场景和创伤的院前临床路径,以传统的创伤救治和临床路径的救治方式分别对模拟病例进行救治。结果培训后进行现场评估、显性大出血评估、气道评估、呼吸评估、循环评估、快速查体评估、救治沟通、协助救治的急救小组比例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χ2分别=80.81、88.17、66.78、55.54、74.67、84.41、64.07、74.67,P均<0.05)。止血、包扎、长骨固定、颈椎固定、气道管理等各单项技能操作的成绩也较培训前明显提高(t分别=-42.97、-35.37、-54.34、-88.75、-52.28,P均<0.05),现场救治总时间、评估总时间、止血包扎总时间、颈椎骨折固定总时间、长骨固定总时间通过培训明显缩短(t分别=4.88、12.81、6.63、3.92、4.58,P均<0.05)。结论在模拟场景下临床路径可以提高院前创伤救治的评估质量,减少现场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

    作者:付卫林;张军根;袁轶俊;唐春福;张燕军;张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入院检查前移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平均住院日是直接反映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而入院患者等待检查时间的长短又是直接影响平均住院日的重要因素。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将平均住院日列为医院绩效评价中的工作效率指标[1]。本院入院准备中心通过入院检查医嘱门诊预存[2],探讨入院检查前移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实践与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平;徐玉莲;黄红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蛋白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 BRMS1、uPA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MS1和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6%和60.00%,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 BRMS1和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1.02、14.40,P均<0.05);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RMS1蛋白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 uPA 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阳性细胞染色呈棕黄色细颗粒状。 BRMS1蛋白和uPA表达在TNM分期中Ⅰ期和Ⅱ期乳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Ⅲ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64、6.13、9.46、36.75,P<0.05);BRMS1和uPA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64、36.75,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与uPA呈明显负相关(r=-0.75, P<0.05)。结论 BRMS1与uPA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转移,两者在转移的信号转导中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胡祖健;徐海滨;任兴昌;何俊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一)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0-年制定了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在2004-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上,重点讨论了该草案的增补和修订内容,2006-年更名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同年117月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全体委员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并于2007-年发布。自该指南发布以来,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规范化诊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AP7严重度分级方法、局部相关并发症定义、外科干预时机和方式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有必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增补和修订,以进一步规范急性胰腺炎诊治过程。修订后的指南更名为《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且依照新的AP7分类标准,主要讨论中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指经皮穿刺外周动脉将冠状动脉造影管送至主动脉根部或左、右冠状动脉口,推注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从而明确冠状动脉是否有病变。它是心血管内科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也是冠心病确诊手段之一[1]。颅内出血是介入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仅为0.3%~19%,病死率却高达60%[2]。本次研究收治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的患者9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闵国美;余彩霞;费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床边综合能力培训提高实习生工作能力的效果分析

    能力是指个人工作或执行活动时所表现的胜任程度,也是个人在工作情景中综合能力、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经验、价值观以及自我能力后所展现出的成果[1]。护士工作面对的是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对临床护士的各种能力也有了比其他工作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全面、快速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实习护士的工作能力,一直是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本次研究对实习护士实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培训。报道如下。

    作者:郑娟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肾损伤分子-1监测对危重患儿急性肾损伤的预测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各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量改变和血肌酐变化等常规指标,但血肌酐变化往往滞后于肾功能的改变,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高[1]。因此,寻找早期预测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指标,仍是临床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通过检测126例危重患儿入院时的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injury(molecule-1, KIM-1)的浓度变化,旨在探讨KIM-1对危重患儿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昌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协助脑部手术的临床研究

    神经外科手术需要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尽可能地保护神经功能。因此,需要术中的精确实时定位确定脑肿瘤的切除范围、还是囊肿及脑室的穿刺、血肿的定位、病灶的活检、大血管的规避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主要靠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者的经验来判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而术中颅脑B超简单、方便、可重复性高,可实时地重复进行病变定位,选择手术路径,指导精确切除病变。本次研究把B超应用于33例脑部手术的术中定位和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默各;钱佳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对产妇泌乳素分泌状况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孕妇的分娩[1]。在自然分娩的情况下,严重的子宫收缩疼痛会导致产妇出现焦虑、神经紧张,进而体内儿茶酚胺增加。而儿茶酚胺的释放,对产妇和胎儿都是不利的,产妇乳汁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新生儿的喂养。研究显示,相比于自然分娩,无痛分娩更有利于产妇泌乳素的分泌,能够提前开始泌乳的时间,并且镇痛效果良好[2]。本次研究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内分泌状况的影响及其镇痛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筠;孟丽霞;肖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人群存在碘缺乏或碘过多现象,因此甲状腺疾病也日益增多[1,2]。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形成等,上述甲状腺疾病临床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超声具有准确、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3]。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851名体检者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丽;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漂浮体位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三踝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常为踝部严重外力损伤导致,如临床对内、后、外踝均需复位、固定时,常常需要在术中多次变换体位,术野多次变化后可引起无菌区域的污染,并且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延长手术的时间,影响手术的质量。本次研究采用术中改良的“漂浮”体位治疗三踝骨折5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科良;谢建新;赵勇;喻烨;丁俞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地佐辛与曲马多对腹腔镜胆囊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的比较

    手术结束后患者容易因疼痛不适而发生躁动、呛咳、屏气、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特别是在全身麻醉苏醒期间,老年病人常常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1]。腹腔镜胆囊手术后常有内脏疼痛,主诉为胃痛或肩部疼痛[2]。曲马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能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激动-拮抗作用,能缓解术后疼痛,特别是对内脏痛有较好缓解作用。本次研究比较地佐辛与曲马多单次静脉给药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葛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观察

    在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帮助患者有效排痰、解除呼吸道堵塞、改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电热恒温湿化器可以加温湿化吸入气道的气体,使气道和肺能吸入足够的水分,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从而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本次研究观察行气管切开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吸痰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俊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以普通干扰素(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为对照,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成人CHC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PEG-IFNα-2b,对照组给予IFNα-2b,均联合利巴韦林口服,疗程48周。观察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久病毒学应答(SVR)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EVR率、ETVR 率、SVR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6.27、4.17、4.44,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结论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SVR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孙振江;过建春;石伟珍;荀运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存温度、时间、溶血对血清标本中NSE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和溶血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血清标本分别置于4℃和-20℃,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放置当天、第3天、第5天的NSE水平,比较不同保存温度、保存时间条件下,非溶血血清与溶血血清中NSE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相同温度下,放置第3天的NSE检测结果高于当天的检测结果(t分别=2.99、6.90,P均<0.05);而放置第5天检测结果较放置第3天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升高(t分别=1.97、2.04,P均<0.05)。在相同放置时间下,只有在放置第5天,4℃组的NSE检测结果高于-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温度及两者交互效应对于NSE检测结果均有明显影响(P均<0.05)。在相同保存温度、相同放置时间下,当天-20℃、放置第3天4℃和-20℃、放置第5天4℃和-20℃的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6、3.49、2.60、13.66、8.42,P均<0.05)。结论血清NSE含量会因溶血、全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以及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高。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的视觉注意反应与大脑神经网络传输特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障碍及其相应的大脑神经网络信息传输特征变化规律。方法对34例抑郁症患者和51例健康志愿者行定量脑电信息传输特征分析,并通过视觉注意反应时测验和视觉注意保持测验评估视觉注意反应能力。结果抑郁症患者视觉注意反应时间长于对照组,视觉保持测验失误总数、误判数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4.71、4.56、3.96,P均<0.05)。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视觉注意反应时测验的反应时间短于不伴焦虑的患者(t=3.20,P<0.05)。抑郁症组的大脑信息平均传输强度指数、平均强度调整周期、平均传输响应指数、平均响应调整周期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5.77、4.24、6.39、4.89,P均<0.05),且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上述脑电信息传输特征参数均低于轻度组(t分别=2.41、2.78、2.91、3.25,P均<0.05)。此外,正确数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分别=-0.41、0.36,P均<0.05);正确数、大脑信息平均强度调整周期、平均响应调整周期与抑郁、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0.43、-0.36、-0.40;-0.46、-0.44、-0.48,P均<0.05),平均传输强度指数还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功能缺陷,大脑神经网络信息传输特性明显降低。抑郁症患者注意功能的损害受年龄、教育年限以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吴绪旭;陶丹红;高静芳;朱翔贞;韩耀静;邹莹;陶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血清癌胚抗原值大幅升高患者13例的临床分析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类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1],在胚胎发育阶段及肿瘤组织中表达,为非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被认为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部分良性呼吸道病变亦可见血清CEA值升高情况,但大幅升高者并不多见。本次研究总结1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血清CEA值大幅升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两年以上的追踪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国裕;吕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蛋白激酶Cα小干扰RNA体内抑制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核糖核酸(RNA)干扰的方法,确定蛋白激酶Cα小干扰RNA(PKCαsiRNA)的体内适作用浓度,探讨PKCαsiRNA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防治作用。方法选择5~6周龄的C57BL/6j小鼠36只,通过玻璃体内注射分散酶诱导做成PVR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六组,每组6只小鼠,在1周后,5个治疗组的小鼠接受2μl PKCαsiRNA的玻璃体腔注射,眼内终浓度分别为50 nmol/L、100 nmol/L、150 nmol/L、200 nmol/L 、300 nmol/L,而对应的阴性对照组接受的是2μl siRNA,比较各组的PVR发生率;4周后取小鼠眼球用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OCT)包埋制作病理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脱离情况。结果阴性对照组的PVR发生率为100%,50 nmol/L浓度组PVR发生率为100%,100 nmol/L浓度组、150 nmol/L浓度组、200 nmol/L浓度组PVR发生率都为66.67%,300 nmol/L浓度组的PVR发生率为50.00%。不同浓度组的PVR发生率有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和50 nmol/L浓度组视网膜全部发生脱离,100~300 nmol/L浓度组部分视网膜脱落,眼球结构基本完好。结论浓度为100~300 nmol/L PKCα siRNA通过玻璃体腔注射PKCαsiRNA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国义;张海容;林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