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

梁丽君

关键词:
摘要: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是一种不多见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人,临床上除自发性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静脉留置针以其套管柔韧性好,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患者血管的特性[1],已广泛应用于外周静脉输液.留置针的应用为患者的抢救、治疗及康复提供了保障,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伴有合并症的发生,如静脉炎、堵管和渗出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可调式三角形外支架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自制可调式三角形外支架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34例(40足)跟骨骨折行可调式三角形外支架固定辅以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教育宣教、饮食护理、病情观察,术后早期活动关节,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骨折均愈合,伤口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皮肤感染、坏死.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个月,综合患者的主观症状及体征,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8例,良21例,可3例,差2例,总体优良率85.29%.结论 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为可调式三角形外支架治疗跟骨骨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何锦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使用冰帽致枕部压疮患者的护理

    枕部压疮是因枕部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和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软组织坏死.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常收治病情危重、高热伴昏迷的患者,脑部降温,保护脑组织在疾病治疗、恢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亚低温可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从而减少乳酸在脑组织中的堆积,降低乳酸对脑组织的损伤[1-2].

    作者:赵晓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出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首先在普外科、消化内科、妇科三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通过半年的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已在全院开展.笔者通过统计分析普外科2010年1~6月传统护理模式服务与2011年同期开展优质护理后的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满意度进行调查,说明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家凤;张广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青年患者空肠造口术后的心理护理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未婚,以腹泻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不成形稀便,4~5次/d.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大便带血.上述症状休息无好转.我院门诊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息肉癌变,部分黏膜可见中分化腺癌组织浸润.入院诊断结肠多发息肉癌变,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完善术前准备行全结肠切除术、直肠黏膜切除、回肠J型储袋-肛管咳合术、空肠造口术.

    作者:张宏丽;常秀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胰岛素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胰岛素(RI)的使用也日趋广泛,由于患者对RI治疗的理解及认识不足,心理上有一定的抵触,不能很好地进行糖尿病的治疗,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加快了DM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2].我科患者通过接受RI的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秋菊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方法与思考

    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和管理的要求,我院形成了完善的随访体系和具有特色的医德管理工作模式,凸显了患者在医德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建立起医院、患者共同促进医德改进的良性运行机制.这一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患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冬香;辛翠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终末期肾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护理

    有研究认为,器官功能衰竭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致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确诊终末期肾病后,医生一般会综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肾脏替代方法,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通路的建立是进行透析的必要条件.终末期肾病患者具有营养条件差、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因素,透析导管的使用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有学者统计认为透析患者MRSA感染占所有MRSA感染的15%[2],而中央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被确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的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燕;余献平;蔡秋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护理干预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的影响,分析微意识状态与持续植物状态临床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后长期昏迷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微意识状态患者47例,持续植物生存12例.结果 按南京会议PVS疗效评分标准对脑外伤后长期昏迷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47例MCS患者中治愈38例,显效7例,好转2例;12例PVS患者中好转3例,无效9例.MCS组患者在治愈率及无效率方面优于PVS组患者,差异明显;在显效率和好转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准确地判定患者昏迷状态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微意识状态患者恢复意识.

    作者:李红萍;王建国;宋明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心脏电除颤及进行支架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电除颤技术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电除颤是室颤、室扑主要的适应证,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因此,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关键的一环[1-3].在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已经及时的应用电除颤技术为2例患者进行除颤转复窦性心律.并且在病灶血管进行支架后转入我院CCU病房进行观察及护理,在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例患者均已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锐;贾晓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本文对此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0例中,男90例,女60例.100例见于生后3d内出现症状,50例与生后3d出现症状,常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反应低下、拒奶等,随后出现咳嗽、喘息、口吐白沫、口唇发紫等.

    作者:孙正芳;黄馨;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初诊急腹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四心”方案

    初诊急腹症患者多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来医院就诊,在就医之前极度紧张,因此对这些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心理护理的正确与否对患者的情绪控制及本次就医认同有很大的关系,对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一剂良药,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旭丽;李园;张秀英;任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在产后6h虽然膀胱充盈有排尿感,但是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困难,膀胱残余的尿量>100ml者.产后尿潴留如不及时处理,过度充盈的膀胱使下腹膨胀不适,影响子宫的收缩,严重者会导致产后大出血,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给产妇的身体健康及产后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1].通过对我院近2年来分娩的4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痛苦,恢复自主排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效东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单套管多通道套管和常规器械经脐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本组对9例输尿管末端狭窄或异位开口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病例回顾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均在单孔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无需术中增加套管或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7,平均估计失血量小于30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1d可起床活动,引流管、尿管、双J管分别在2d、7d、30d拔除,内镜下可见输尿管乳头,术后2~3个月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膀胱尿道造影未见吻合口狭窄和反流,脐部切口美观.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有创伤小、美观经济、恢复快的优点.输尿管乳头式膀胱再植法狭窄率低、抗反流效果好,镜下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赵海璇;胡丽璇;沈玉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以时间为横轴,以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为纵轴,在一定的时间执行相应的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1-2].即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

    作者:陈泽洋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医院护工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目前我国床护比例尚未完全达到1∶0.4,且与发达国家的床护比例相差5~6倍,床护比例紧张,护士紧缺,这些客观现状为护工行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护工队伍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关注护工压力源和心理健康,对护工这个群体的自身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小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护理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目的 我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质量工程项目的指导下,进行了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改革后的初步结果表明学生护理技能增强、科研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评价好.

    作者:罗艳华;周英;李桃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后经腹切开子宫壁,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为提高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我们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择期剖宫产术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邸玉娜;郑如庚;侯晓丽;柴艳红;张静;肖芳;张怡;王稚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急诊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

    本文问卷调查旨在调查不同职称急诊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其相关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可以加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防范护理纠纷,增进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增进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杜秋燕;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对照组患者只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特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在基线及6个月后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的变化.结果 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治疗及维护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好.

    作者:蚁旭贤;吴慕廉;詹小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

    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是一种不多见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人,临床上除自发性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静脉留置针以其套管柔韧性好,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患者血管的特性[1],已广泛应用于外周静脉输液.留置针的应用为患者的抢救、治疗及康复提供了保障,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伴有合并症的发生,如静脉炎、堵管和渗出等.

    作者:梁丽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