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金;李子榕
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导致脑功能严重障碍,即出现昏迷.昏迷作为急诊科的主要危重疾病之一,其起病快、发展变化快,是急诊科诊治的难点之一[1-2].老年昏迷患者在急诊科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老化、身体耐受能力低下,一旦发生昏迷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极易导致严重后果[3].临床上,发生昏迷的原因较为复杂,病情变化也较快,给诊断、治疗带来较大困难[4].本研究资料中,我们通过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78例急诊科老年昏迷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老年昏迷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等,探讨临床对急诊科老年昏迷患者的护理对策,为提高老年昏迷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利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提高情况.方法 2011年1月和2011年12月分别以我院24个临床科室为研究对象,从每个科室随机抽取出院患者各10例,应用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以电话回访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2011年1月和2011年12月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与2011年1月相比,2011年12月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总均分及服务态度、护理知识告知、病房管理和工作能力维度的平均分有显著提高,而基础护理、关爱患者维持在较高水准.结论 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直接、真实、客观的护理质量反馈方法,便于医院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存在问题,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丁小容;杜艳丽;邓小梅;罗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化疗加百忧解对癌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化疗时间均为3个周期.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实验组在行常规化疗的同时服用百忧解.比较2组治疗前后抑郁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化疗后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化疗加百忧解对癌症患者提高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毛芙敏;郭新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而言,压疮的发生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1].因此,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全面、及时的预防中晚期肿瘤患者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相关国内外的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经验[3-4]: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和预防压疮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中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56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如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责任小组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手术室责任小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感染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恢复效果差的仅有2例,且感染率仅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要真正实现优质的护理,除了有效解决患者的身体病痛问题外,还要从患者的社会、文化、心理、生理需求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取得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肖玲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髋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选择在安徽省立友谊医院骨科和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1例,干预组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2周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髋关节手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对降低髋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胡章云;李莉;张国英;杨婧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中老年人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因素常常引发白内障,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加上对医院和手术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患者常焦虑不安,拒绝手术,一般在子女的强制陪同下或是视力极低情况下才到医院寻求手术治疗.医护人员在救治中往往没有考虑患者的心理需要,不能很好调动患者的内在积极性,不仅影响白内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还会造成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本研究对来我院施行白内障手术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冬云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对在我院内科接受诊断与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此期间选择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并比较2组睡眠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PSQ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多种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均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影响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许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提高妇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卵巢囊肿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卵巢囊肿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在人院时和出院前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定,对比2组评定结果.结果 护理组经过心理护理后,出院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自身入院时显著减低,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结论 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减少患者手术后的负面情绪,对于妇科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燕珍;林军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变态反应病(allergic diseases)是指由变态反应机制导致的疾病,如变应性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等[1].目前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人们接触过敏原和污染物的机会增加有关[2].特异性脱敏治疗(SIT)是当前在临床上针对变态反应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兼有预防和治疗双重意义[1].安脱达是一种吸附于氢氧化铝的变应原提取物[3].我们采用此试剂对88例变应原尘螨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文;毛福荣 刊期: 2012年第30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优质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而有效的护理模式[1].呼叫器是病房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辅助设施,对其进行管理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护理人员时间,而且患者的频繁使用也严重影响了病区的护理工作[2].护理人员是否可以及时、主动的为患者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3].本研究通过对150例普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在降低普外科病房红灯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峰;孙晓霞;谢小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儿伤口愈合时间为6~7 d,平均6.6 d,术后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患儿家长总满意度为100%.结论 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小儿唇腭裂手术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赵晓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由于病情的需要,大多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套管的连接管路较长,这种客观的条件给管路的维护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给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为了解决此问题,自2000年始至今,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尝试巧用一次性PVC手套制成气囊袋,用以支撑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套管的连接管路,防止管路扭曲打折,避免皮肤压伤,目前已有68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应用此方法,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金金;李子榕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泌尿外科手术前后护理风险因素及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现有的14名护理人员,对照分析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行为诱发风险事件系数、护理行为所致风险事件及导致风险事件的不同护理风险因素.结果 防范措施实施后护理部抽查的120次护理行为诱发风险事件系数平均值(0.12±0.02),比实施前的(0.72±0.24)显著降低;实施后护士长抽查的80次护理行为诱发风险事件系数平均值(0.11±0.01),比实施前的(0.68±0.31)显著降低.实施前后护理行为所致风险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实施前后不同护理风险因素所致风险事件对照显示,过度疲劳因素无显著意义.结论 护理技术、法律知识、服务意识及劳动强度是泌尿外科手术前后护理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效的实施防范措施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祁之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消化性溃疡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等病症均属于该范畴.现阶段社会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也在日益的增大,在我国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数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经过一些相关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发生感染对该病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2].本研究中我们旨在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综合影响,以为其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屠茶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7例SAP患者早期使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5例发生腹胀,3例发生轻度腹泻,37例均未发生误吸和SAP复发,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鼻空肠管是SAP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做好鼻空肠管的日常护理,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是SAP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关键内容.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8月收治的195例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和干预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4%.干预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6.54±2.13)h,术后下床时间为(15.58±3.24)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66±5.21)h和(20.35±5.83)h.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发生率.
作者:张建亚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2010年12月1日我院成功实施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1例,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顺利通过手术,在移植病房成功度过了感染期和急性排斥期.结论 有效的术前评估,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术中低体温和感染,运用自制减压垫防止术中压疮,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郑伟丰;刘卫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足月待产孕妇176例,根据产妇分娩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0.1%,显著低于对照组19.5%;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分娩疼痛发生率为55.0%,显著低于对照组82.9%;观察组产妇对自身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为93.3%,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1.3%,83.9%.结论 在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增加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金小玲;朱卫文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其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