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综合干预对分裂症患者药物消耗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余学;贾金鼎;郭平;张艳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社区, 综合干预, 药物消耗量, 社会功能
摘要: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药物消耗量、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12个月.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社会功能锻炼、药物干预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作门诊随访不进行特殊干预.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于基线和干预后4,8,12个月末分别进行评定.并记录基线和4,8,12个月末前1周的用药量.结果 干预组PANSS总分(61.78±8.46)于第4月末起减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5.21±7.58)(t=3.02,P<0.01);干预8,12个月末,干预组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8个月末开始,干预组日均药物消耗量(467.61±63.97)明显低于对照组(497.21±60.02)(t=3.36,P<0.01).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药物消耗量,减少社会功能缺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护人员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及其关系

    目的 研究医护人员人格特征与总体幸福感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对128名医护人员进行测量.结果 男性总体幸福感高于女性(t=2.807,P=0.006);外科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妇产科(F=2.629,P=0.038).在P(精神质)、E(外倾性)量表上的得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2.329,P=0.000,t=3.625,P=0.019);总体幸福感总分、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这几个维度与人格特质的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r=0.427,0.413,0.311),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525,-0.382,-0.584).结论 医护人员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东然;侯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双任务前瞻记忆研究

    目的 根据心理学有关前瞻记忆的定义及记忆任务间相互干扰的效应,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状况进行实验室情景下的实验调查.结果 在第一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显著增高,其对内容材料理解的正确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3),错误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28).在第二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无显著增高(P>0.05),错误率增多,反应时间明显延长(t=-3.984,P=0.001).结论 在第一个任务中漏报率显著增高,而记忆的干扰效应要小于正常人;前瞻记忆的缺损与其受教育年限、性别、家庭关怀程度、态度自评分无显著相关.

    作者:费玥;季卫东;鞠康;杨应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以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48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护理专业学生的SCL-90总均分(t=2.79,P<0.05)及躯体化(t=2.43,P<0.05)、强迫(t=4.12,P<0.05)、抑郁(t=2.11,P<0.05)、焦虑(t=2.59,P<0.05)、恐怖(t=3.45,P<0.05)、精神病性(t=4.95,P<0.05)多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专业学生消极应对总均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t=5.45,P<0.05);③SCL-90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310,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27,P<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有相关关系.

    作者:吴花林;刘金泉;孙永胜;马存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编制

    目的 分析驻疆官兵在执行某任务中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3个单位之间的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差异.方法 以执行某任务的202名驻疆官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高原战士生活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该量表结构效度与预期构想一致,各因子与总问卷分的相关系数在0.611~0.819之间(P均<0.05),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15;2工作任务压力因子得分(3.64±2.27),生活保障因子得分(3.57±1.03),人际关系因子得分(4.12±0.96),忧虑因子得分(3.91±1.11),环境因子得分(4.20±1.01),躯体化症状因子得分(3.68±1.11),睡眠质量因子得分(3.44±1.09);③3个单位的战士在生活保障因子与躯体化症状因子题目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该问卷的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应用标准,可作为制定提高军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依据.

    作者:迟冬青;胡文东;李津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氟伏沙明合并舒必利治疗抑郁症分析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合并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7例符合务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联合舒必利组(观察组)及单用氟伏沙明组(对照组),疗程8周.用4级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观察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2组BPRS、HAMD总分及因子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氟伏沙明联合舒必利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单用氟伏沙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5,P<0.05);观察组BPRS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分和总分治疗8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5.32,4.21,6.75;P<0.05);观察组HAMD的睡眠障碍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7.75;P<0.01).结论 氟伏沙明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氟伏沙明,不良反应少.

    作者:安颖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五年制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5年制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唐山师院玉田分校1~5年级1079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恐怖、敌意、妄想和精神病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t=-3.71,-4.85,-3.67,-7.42,4.18,4.25;P<0.001和t=2.47,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F=8.77,16.75,16.71,10.29,7.28,16.89,26.79,12.40,22.30;P<0.001).结论 女生更容易出现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男生更容易出现敌意、妄想、精神病性;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作者:苏春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从教养方式的角度阐释影响学习适应的因素

    目的 研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途径.方法 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学习适应测评.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从事职业上存在差异(F=3.636,2.751,3.349;P<0.05);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M1(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新生学习适应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马俊;王伟;牛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某高校研究生睡民质量与焦虑状况的相关研究

    目的 调查当前研究生的睡眠、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177名某医科大学研究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的研究生中,19人(10.7%)睡眠质量状况差;53人(30.5%)呈焦虑状态;51人(29.1%)呈抑郁状态.PSQI指数与焦虑呈正相关(r=0.31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E(x2=4.543,OR=4.366,P=0.033)和日间功能G(χ2=9.388,OR=2.363,P=0.002)是导致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 研究生的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相关,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对睡眠质量的干预,改善研究生的焦虑状况.

    作者:章莹;胡贵方;陈清;李杰峰;龙宪春;景然;李杏;陈淑瑜;张茹茹;张正刚;江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在我院首次住院 (年龄≤18岁)经CCMD-3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84例,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自制调查表,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后完成随访的患者164例,脱落20例.结果 经x2检验分析得出女性患者的复发率较男性患者低(x2=8.89,P<0.05),女性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较男性患者好(x2=10.62,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CGI得分、居住地、自知力恢复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结论 女性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较男性好,CGI得分越高的患者社会功能越差,居住在城市、自知力恢复好、是独生子女的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潘多;李泽爱;刘寰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情感风格问卷(中文)的信效度初步研究

    目的 考察情感风格问卷(ASQ)的信效度.方法 将情感风格问卷翻译成中文,在311名大学生中施测.结果 情感风格问卷所有条目Cronbach's a系数为0.73,隐藏风格、调节风格与忍受风格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79、0.76和0.60,重测信度分别是0.77、0.74和0.84,均具有显著性(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中文版ASQ的KMO值为0.858(>0.5),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747.66(P<0.01),适合因素分析.得出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46.39%,各项目在对应的维度上均具有0.45以上的负荷.结论 情感风格问卷(中文)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在相关领域使用.

    作者:刘晓颖;周萍;周总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监狱民警与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监狱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情况以及三者间的关系,比较两类群体的差异.方法 采用工作压力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1名监狱民警和106名社区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 与社区工作者相比,监狱民警自尊水平低(t=-3.988,P<0.001),对生活满意度低(t=-2.717,P<0.01),体验到的负性情感多(t=2.268,P<0.05).监狱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的自尊对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5.406,P<0.001,t=2.995,P<0.01,t=-6.137,4.724;P<0.001,t=2.941,P<0.01,t=-5.040,P<0.001),工作压力对监狱民警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t=2.708,P<0.01).结论 监狱民警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应通过工作生活条件的改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崔福建;郑晓边;向远明;关玉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驻疆维稳武警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维稳官兵心理健康的现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并对220名武警官兵与全国常模和军人常模比较.结果 躯体化症状(t=2.91,P=0.0039)、人际关系(t=4.02,P=0.0001)、恐怖(t=4.2936,P=0.0000)、偏执(t=4.525,P=0.0000)和精神病性(t=3.027,P=0.0028)与军人常模比有显著差异;躯体化症状(t=8.0241,P=0.0000)、人际关系(t=3.5196,P=0.0005)、恐怖(t=3.51 29,P=0.0005)、敌意(t=7.0515,P=0.0000)、焦虑(t=1.9967,P=0.0471)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维稳军人心理健康状态有别于普通人群,和军人常模有差异.

    作者:梁晓慧;张志斌;宋永斌;马孝俊;李志枚;侯世芳;徐建春;徐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及其亚型的反应抑制研究

    通过文献法对近20年来有关反应抑制的研究范式、主要理论及研究结果予以综述.归纳了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反应抑制研究的2个争议,总结出了以往研究过程中出现的4个问题.在所提问题的基础上,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作者:吕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男女军医大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目的 比较男女军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其有效学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男女军医大学生参加辅导班、学习的主动性、预习复习、订立学习计划等方面的习惯.结果 男女军医大学生参加辅导班、利用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对学习进行总结、请教别人、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订立学习计划等方面的习惯均有不同(x2=49.215,13.921,10.513,9.138,26.850,12.650,25.328;P均<0.05).结论 性别角色对军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影响,女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男学员更注重开放式学习.

    作者:鲁娟;崔乔礼;李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一新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一新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性之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按学号随机抽样法抽取123名山西某高校大一新生,并采用情境测量自编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对学校情境的感知与适应性成正相关(r=0.382,P<0.01);学校环境的社会因子与新生的适应性存在正相关(r=0.461,P<0.01);在感知差异方面,学生干部对社会因子的感知要优于非学生干部(t=2.521,P=0.015),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一新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明显,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有利于新生的适应.

    作者:秦涛;郭巍伟;梁执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广州公交车司机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公交车司机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分析其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心理压力自测量表(PSTR)及特制应对方式问卷量表(TCSQ)对212名公交车司机进行了调查.结果 1广州公交车司机的压力状况存在性别差异(t=-3.417,P<0.01)、户籍差异(t=2.571,P<0.05)、婚姻状况差异(t=-4.478,P<0.01),差异显著;2广州公交车司机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文化水平的差异(t=-2.661,P<0.01),差异显著;③积极应对与压力呈显著负相关(t=-0.285,P<0.01),消极应对与压力呈显著正相关(t=0.499,P<0.01).结论 职业压力会影响公交车司机的身心健康,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会使压力水平增高;运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公交车司机的身心健康;正确面对职业压力,减少负性情绪影响,可以提高公交车司机的服务质量.

    作者:邱鸿钟;陈晓云;马利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书写缺陷,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提高低年资护士书写精神科护理记录的质量,避免医疗纠纷.方法 随机抽取精神科护理记录200份,对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记录的护士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书写护理记录出现的问题与较高年资护士相比较,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填写项目不全、漏项、涂改(x2=4.034,P=0.045),护理内容重点不明确,不能体现专业特点(x2=5.973,P=0.01 5),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完整性(x2=5.079,P=0.024),文字书写基本功欠缺(x2=5.334,P=0.021),医护记录不一致(χ2=4.318,P=0.038),记录不规范(x2=5.637,P=0.0.018),记录不及时(x2=4.134,P=0.042),其他(x2=4.66,P=0.031).结论 应加强培养低年资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其业务能力,健全护理记录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低年资护士书写出高质量的护理记录,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魏玉莲;魏玉涛;李云贤;刘立英;陈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痛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名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人,两组均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照既定的干预方案进行心理干预,采用两组间干预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于干预前后评价所有入选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SRHMS和SAQ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进行干预效果调查,干预组在自测健康的3个维度和总得分上的差值高于对照组(t=2.772,7.779,6.403,7.035;P<0.01);干预组在心绞痛发作状态、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识程度3个维度及西雅图总分上的差值也都明显高于对照组(t=1.015,8.774,6.771,9.972,P<0.01),且干预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x2=16.536,P<0.01),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身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谢芳;黄宇玲;朱小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生存质量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住院2次以上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心理、社会、家庭、精神和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调查,并对回收问卷进行了统计学处理,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护理支持.结果 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高于大专以下文化程度者(x2=13.49,P<0.005);2享受医疗保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高于自费患者(x2=14.45,P<0.005);③病人对住院治疗疗效较满意,认为病情有明显好转的占69.6%,58.9%的病人对疾病的康复有较强的信心,而67.9%的病人认为自己生活质量较差,又不知道怎样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有53.6%的病人没有日常的保健知识.结论 对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支持-教育系统是佳的护理方案,即提供专业咨询、卫生宣教、生活指导,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静;王卫华;郭艳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0后与90后军校学员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80后与90后军校学员幸福感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392名军校学员进行综合幸福感问卷的调查.结果 90后军校学员在生活满意、健康关注、利他行为和友好关系4个维度与80后军校学员存在显著性差异(t=-2.18,P<0.05;t=-3.04,P<0.01;t=-2.25,P<0.05;t=-2.99,P<0.01),前者高于后者.结论 年龄是影响军校学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