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方法的建立

王文君;陈海祥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解脲脲原体, 自身淬灭探针
摘要:目的 探讨建立自身淬灭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根据Uu Ure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自身淬灭引物,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UreA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pMD18-T,以此作为标准品.优化PCR条件,建立以自身淬灭引物技术为平台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初步方法学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UreA;建立了以自身淬灭探针技术为基础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其线性检测范围为101~109copies/μl;灵敏度为10copies/μl;重复性实验批内CV为2.35%,批间CV为3.68%,天间CV为4.92%;特异性好;通过初步临床应用发现,所建立的FQ-PCR方法与经典的培养方法相比,不仅能实时监测反应进程、绝对定量和快速检测,且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方法.结论 自身淬灭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u具有快捷、敏感、廉价等优点,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续)

    (接上期)16 关于联合治疗16.1 不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I).对IFNα、拉米夫定序贯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Ⅱ-2).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0.4%左右[1].房颤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死亡率和医疗费用[1].由于药物治疗房颤效果一直不理想,近几年出现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报道[2],该种术式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达91%,治疗慢性房颤成功率可达83%.

    作者:虞雪琴;庄一渝;马金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北京大兴区社区卫生人员培训体会

    全科医学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极大地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对现有在岗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师进行培训.据报道[1],现在的综合医院门诊病人有64.8%可以在社区或基层解决,住院慢性病人有76%可以在社区或接受家庭卫生服务照顾,慢性病有76%的病人可以在社区解决.

    作者:苏小玫;丁怀敏;陈希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型钛板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下颌骨骨折应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患者下颌骨骨折采用口内或口内外联合入径进路以小型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3~6个月,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5例患者中33例张口咬合关系良好,2例咬合关系轻度不良;32例张口度≥37mm,3例张口度<37mm,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用小型钛板对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治疗,与传统的颌间结扎比较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郑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2例临床分析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胰腺炎中常见的类型,而胆结石在我国占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的55%~65%,是常见的病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胆石引起壶腹部阻塞或胆石迁移过程中造成的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引起胆汁胰液排泌不畅,造成高压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所致.现对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彤;方洁;胡伟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2例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中常见的疾病[1],传统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留有明显疤痕、康复时间长等原因,病人往往难以接受,于是各种微创治疗方法得到不断发展.近来我院引进了数控射频静脉闭合系统(美国,VNUS closure system),对2例患者进行了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金;郭绍红;邵海洋;储修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加强医学科研管理促进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医学科研是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强劲动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面临当前市场经济和人才流失的双重挑战,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主体--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研究已列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地位,并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

    作者:鲁建华;陈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癌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围术期的护理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年轻化趋势,成为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为有效的手段是乳腺癌改良或扩大根治术.为减轻手术区皮肤缝合时的张力,保证创面的顺利愈合,增强患侧上肢机能,往往需行大腿游离皮瓣移植术.故高质量的护理为术后皮瓣成活、创面顺利愈合、患侧上肢机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奇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护理体会

    经皮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或肾穿刺)的临床应用,为肾脏疾病的准确诊断、推测预后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着血尿、肾周血肿、甚至肾撕裂等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如何加强肾穿刺的护理,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专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将我科近年对78例肾活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俏颖;程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型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方法的建立

    目的 探讨建立自身淬灭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根据Uu Ure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自身淬灭引物,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UreA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pMD18-T,以此作为标准品.优化PCR条件,建立以自身淬灭引物技术为平台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初步方法学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UreA;建立了以自身淬灭探针技术为基础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其线性检测范围为101~109copies/μl;灵敏度为10copies/μl;重复性实验批内CV为2.35%,批间CV为3.68%,天间CV为4.92%;特异性好;通过初步临床应用发现,所建立的FQ-PCR方法与经典的培养方法相比,不仅能实时监测反应进程、绝对定量和快速检测,且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方法.结论 自身淬灭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u具有快捷、敏感、廉价等优点,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作者:王文君;陈海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妇科手术后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的止痛效果观察

    手术后疼痛不仅造成患者心理和情感上的不愉快,更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出现紊乱.近年来术后镇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种新的镇痛方法也层出不穷.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以下简称芬太尼贴剂),贴于上身元毛区域,以恒定速率释放,直接通过未破损的皮肤到达血液,有效地减轻疼痛.临床上芬太尼贴剂已广泛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用于妇科术后镇痛报道不多,本文选择16例妇科手术患者,术前10小时在前臂无毛区粘贴芬太尼贴剂,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梅云;赵旦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直肠类癌18例临床分析

    直肠类癌约占胃肠道类癌总数的44.7%[1],是起源于直肠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局限于粘膜下层,早期常无临床症状,生长缓慢,常在健康普查或体检中发现,术前较难明确诊断.我们收集本院18例直肠类癌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就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刘剑;张贵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评估罗哌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R)和布比卡因组(B),每组40例.在分别予0.5%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 min、10 min、20 min时MAP、HR、HF、HF、LF/HF、TF数值.结果 罗哌卡因组LF、TF、LF/HF均呈下降趋势,10 min和20 min数值与基础值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布比卡因组MAP、LF、TF、LF/HF下降明显,给药后5 min数据与基础值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10 min、20 min数值与基础值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布比卡因组MAP、TF、5 min LF、LF/HF与同时段罗哌卡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0 min和20 min LF、LF/HF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HR和HF虽也呈下降趋势,但与基础值比较并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的罗哌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要显著小于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该浓度的罗哌卡因腰麻安全性要高于布比卡因.

    作者:倪卫国;钟泰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重点从有计划指标,发展为取消计划指标的这种模式转变,以及人们对无偿献血观念的更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更显得尤为重要,也为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与无偿献血工作的有机结合,是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好办法,健康教育也是理想和有效的媒体.

    作者:赵晓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现代化医院洁净空气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无菌环境保障

    洁净空气系统是一家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目前新建和改建的综合性医院均把空气净化这一概念引入工程建设之中.我院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和管理的一所具有国内示范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作者:金绍志;卞关鸿;袁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亚健康状态

    1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作者:陆远强;鲍德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住院脑梗塞病人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我院神经内科95%的脑梗塞病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这些病人需要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长期住院,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本文作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和焦虑自评量表(SAS)[2]对50名神经内科住院脑梗塞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估其抑郁和焦虑程度,旨在更有针对性的落实护理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张素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眼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

    眼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过程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上.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中心是患者,医疗工作的宗旨是为病人服务.在医疗工作中,医生既要注意患者身体的疾病,又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和情感.解决好如何与患者沟通,使得病人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立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是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的新要求,也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内容.

    作者:刘曦;李毓敏;王碧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静脉导管静脉内易位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深静脉置管在危重病救治中有重要价值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置管过程中有超过15%的病人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导管易位是其中之一[1].临床上对导管位于动脉、胸腔、组织间隙或腹腔等静脉腔以外的易位,往往因导致严重后果而得到普遍重视.但对于导管仅在静脉腔内走向异常的易位,国内外还鲜有报道.笔者回顾了近3年来急诊监护室(EICU)内发生深静脉导管静脉内易位的17例患者临床资料,试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对临床的影响以及处理方法.

    作者:巴立;施剑斌;陈海莲;徐善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国内外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制度及相关问题探讨

    我国内地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全科医学概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卫生部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启动,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00年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应以毕业后医学教育为核心.

    作者:王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