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利锋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中突变型P53的存在状态与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突变型P53、sv40 Tag(封闭P53)导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用MTT法比较各组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结果 导入突变型P53细胞株对5-氟脲嘧啶(5-Fu)耐药性较导入突变型P53+sv40Tag细胞株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突变型P53细胞株和导入突变型P53+sv40 Tag细胞株对阿霉素(ADM)耐药性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突变型P53细胞株、导入突变型P53+sv40Tag细胞株及对照组细胞株各组对顺铂(CDDP)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变型P53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谭亚君;楼滨;陈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其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240例经住院治疗获临床痊愈或显著进步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其出院后1年内家庭环境和复发情况.结果 240例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发112例(46.67%),患者复发率乡村高于城镇(P<0.05);与出院时PANSS评分、家庭人口呈正相关性(均P<0.01),与住院天数、家庭人均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P<0.01);FES评分: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复发组显著低于稳定组,情感表达和矛盾性复发组显著高于稳定组(均P<0.01),其它因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环境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密切相关,进行家庭干预,改善家庭环境,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改善预后.
作者:秦天星;郭细先;曾德志;华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病史患者,女,13岁,自述有上腹部疼痛伴呕吐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为绞痛,呈阵发性.腹痛常在呕吐后慢慢缓解,同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常常伴1~2次腹泻样大便.腹痛发作2~3d后,病人可正常饮食.这样的症状常常发生在晚上,一般4周左右发作一次,但与月经周期无关.二次发病间隔期,女孩胃口正常,无其他症状,无咯血,无血脓便,无发热.除急性发作期,大便正常,生长和体重正常.每次症状出现时,病人被送至急诊室,经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作者:《全科医学临床与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肠癌好发于腹膜返折水平以下的直肠,占全部直肠癌的3/4左右.随着TME手术的成熟和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甚至超低位保肛手术成为可能.肿瘤位置在腹膜返折以下称之为低位直肠癌,而吻合口的位置越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就越高.目前临床上用来保护吻合口、预防吻合口漏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保护性造口、吻合器的应用、盲肠置管造口术、网膜成形术、盆腔灌洗、管腔内旁路技术等,本文将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丹阳;滕理送;林建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其中大约15%为锁骨远端骨折,尤其是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此类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很差,必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我院急诊外科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3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儿童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病因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儿童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出血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儿治愈,死亡3例.至少8例出现后遗症.结论 预防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但预防同样关键.
作者:魏利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我国沿海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已成为高发的恶性肿瘤[1],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情绪和生活态度都对疾病的康复产生影响,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变化,既可导致肿瘤生长,也可导致肿瘤逆转[2],患者心理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因此对已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能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琦凡;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腔内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在输尿管下段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输尿管下段病变患者先进行腔内二维超声检查,并进行腔内三维超声重建,对两者图像进行描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后,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病变与输尿管管壁的关系、病变与输尿管管腔,病变与膀胱输尿管开口、病变与输尿管开口旁的膀胱壁的空间关系,腔内三维超声病变检出率为88.10%,二维超声检出率为74.13%,三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1).结论 实际应用中发现腔内三维成像可以提供较二维图像更丰富的信息,能够更有效地发现二维超声无法检出的病变.
作者:石俊华;许亮;雷志锴;马晨霞;包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在哮喘治疗中已取得明显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时气道炎症有类似哮喘的改变,本文为观察布地奈德氧驱雾化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将4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全部病例均给抗感染、气管扩张剂等治疗,观察组另给布地奈德氧驱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72h后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O2、PCO2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巫天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本实验室AX-4280全自动尿分析仪(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全阴性结果的尿液标本,为评价尿液干化学法全自动尿分析仪在临床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门诊尿液常规检测中的1564例全阴性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结果分成肾内科及泌尿科门诊组(A组,n=204)和非肾内科及泌尿科门诊组(B组,n=1360)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阴性结果中白细胞假阴性(真阳性)的标本占4.54%,红细胞假阴性(真阳性)的标本占3.58%.其中肾内科、泌尿科204例病人中白细胞占6.86%、红细胞占6.37%.A组内男性白细胞假阴性率为3.63%,与女性细胞假阴性率为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A组红细胞假阴性率与B组红细胞假阴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结论 在使用干化学法尿液全自动分析仪做尿常规出现全阴性结果时,为了不漏诊,不误诊,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全部进行尿沉渣分析仪或显微镜检查.
作者:杨旭峰;许凯声;张振良;黄洪;陈勤;薛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同时患有这两种溃疡,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与其它年龄组相比有不少差异.为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本文收集经胃镜证实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共计78例,并与同期169例60岁以下患者的消化性溃疡作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卫华;涂金明;周松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我国一些医院也逐渐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虽然静脉留置针具有诸多优点,但使用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如静脉炎、堵管等.堵管的发生率为7.6%~71%不等[1],常见的堵管原因有:封管液配置不当、封管不利、保护不良等.下面将原因与护理对策一并分析如下,供护理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励顺;沈晓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1,6-diphosphate,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将3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FDP 250~300mg·kg.-1·d-1,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32/35(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25/33(75.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源性FDP有显著改善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并可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裴文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小儿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者,可不考虑为病态.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甚至38℃(以下均指腋温),新生儿或小婴儿更易受以上条件影响;相反,若饥饿、低热量,尤其体弱患儿处于少动状态或保温条件不佳,体温可低至35℃以下,称为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应采取保暖措施.测体温的时间和条件以及测定的持续时间对数值均有影响;一般测腋温应以5min为准,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则偏低,过长则偏高.
作者:鲍德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全麻患者手术结束后,随着麻醉药物的消失,意识恢复,再加吸痰、气管导管刺激等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发生心血管并发症.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BIS)是公认的评价镇静程度的脑部监测指标.本研究拟将BIS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观察小剂量丙泊酚对控制全麻拔管期间不良反应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秀兰;赵助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al dyspepsia,FD)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胃肠病[1].近年来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异常在FD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1,2].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3].心理社会因素与FD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3].我院用曲美布汀与多虑平治疗FD.报道如下.
作者:胡余敏;叶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其在痰病发生中的作用.同时检测复发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以了解这两个细胞因子在痰病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73例尖锐湿疣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对该73例中29例复发的尖锐湿疣患者和44例未复发的患者进行以上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 患者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复发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未复发组(均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低下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林爱华;金纳;朱可建;程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的易感因素.方法 调查10761名健康体检人员患PLG疾病的状况,将其分为PLG组与正常组,并就其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LG组1095例,占同期健康体检人员的10.24%.将PLG组与正常组的各因素进行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婚姻、居住地、饮酒、体重指数、血脂、脂肪肝等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吸烟因素的比较中,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G的发病原因与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而吸烟可能为PLG的易感因素.
作者:戴红蕾;陈周闻;方力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对三种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15例、化脓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膜炎20例患者的脑脊液中LDH、ADA、Ig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为(85.62±18.13)U/L、ADA为(2.58±0.52)U/L、IgM为(63.84±13.43)mg/L、IgG为(92.57±35.19)mg/L、IgA为(20.62±8.74)mg/L;结核性脑膜炎组LDH为(78.83±22.39)U/L、ADA为(11.82±2.64)U/L、IgM为(18.91±8.62)mg/L、IgG为(180.70±42.29)mg/L、IgA为(41.61±11.42)mg/L;病毒性脑膜炎组LDH为(22.42±9.57)U/L、ADA为(2.65±0.64)U/L、IgM为(5.83±1.34)mg/L、IgG为(20.91±10.34)mg/L、IgA为(7.20±2.31)mg/L.三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结核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IgM、IgG、IgA、LDH含量均较病毒性脑膜炎组显著增高(P<0.01),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以IgG、IgA升高明显,化脓性脑膜炎组以IgM升高明显;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活性与对照组和其它两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血脑屏障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LDH检测有助临床对三种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ADA在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胜军;周美霞;管茶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肺炎克雷伯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菌种之一,近几年来感染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菌株也逐年增多,对临床用药带来相应的难度.现对296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郑百成;张秀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