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早饮水对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的影响

蒙莉萍;张宏玉;郑海霞

关键词:手术后患者, 饮水, 妇科, 良性, 肿瘤患者, 妇产科手术患者, 现报道如下, 咽部不适, 禁食水, 机体恢复, 对照研究, 现象, 文献, 米粥, 进食
摘要: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禁食、禁饮6 h[1],患者术后常出现口干、口咽部不适现象.有文献[2]报道可在术后2 h给予饮水,3 h进食米粥.为了减轻术后禁食水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促进术后机体恢复.笔者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2 h早期饮水与常规术后6 h饮水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无创鼻塞装置的改良与应用

    现有的小儿无创鼻塞装置通常由鼻塞头的鼻塞基座和2个L型接头组成,通过L型接头将鼻塞基座与呼吸机螺纹管接头连通.此外,极少数无创鼻塞装置在L型接头上连接有3~5 cm的短管,由短管与呼吸机螺纹管接头连接.现有的小儿无创鼻塞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呼吸机螺纹管道正好位于婴幼儿额头上方,需使用小儿无创呼吸机固定帽将呼吸机螺纹管道直接固定在小儿的额头上,而呼吸机管道表面有螺纹、质地较硬、直径较大,极易造成患儿皮肤出现压痕甚至压疮,而且小儿活动不方便,造成不舒适;二是由于鼻塞基座材质软而轻,而呼吸机螺纹管又相对硬而重,相互之间在患儿鼻尖鼻梁额头的一个凹凸面上不能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患儿活动时极易造成呼吸机螺纹管脱落,或鼻塞头从鼻孔滑出,从而导致无创通气效果欠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制作了一种改进后的小儿无创鼻塞装置,临床应用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梦琳;张顺基;陈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中留置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肺癌化疗患者67例,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进行留置,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留置PICC的67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63例,成功率为94.0%,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例占22.2%;皮肤过敏样改变1例占11.1%;导管堵塞3例占33.3%;导管脱落或移位1例占11.1%;机械性静脉炎1例占11.1%;感染1例占11.1%.经过原因分析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消失,6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化疗周期.结论 PICC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陈慧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在女性心目中占有特殊位置[1].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占育龄妇女的20%-25%[2].在许多国家,子宫肌瘤是妇女行子宫切除术的主要的原因[3].子宫切除术是目前妇女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是对患者严重的机体创伤,由此带来的女性生殖器官的缺失是患者不愿接受的事实.

    作者:黄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ICU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针对性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ICU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有效实施针对性护理的途径.方法 选择ICU 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2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组间患者在入院时的症状评价无显著差异,但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后的症状评分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人员应针对ICU患者常见心理特征,按照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及个性化地开展正确的心理指导,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促进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

    作者:邓晖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寻找一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组合模式,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将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收住的18例初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含恩度)和对照组(不含恩度)各9例,采用诱导化疗并三维适形放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症状缓解率、疗效、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的护理.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疗效分别为77.8%和66.7%,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下,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疗效及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经对症处理及护理能缓解.

    作者:陈楚云;周玉华;张庆宏;许鸿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艾滋病(AIDS)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导致全身免疫功能损害,从而使机会性感染的数量日益增加[1],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并且两者互为因果.本研究将我科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收治5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黎;吴志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调查与研究

    目的 对本地区护士开展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通过自制的康复护理知识问卷和康复训练活动调查问卷,分别调查了本地区10家医院的250名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情况.结果 被调查护士中62.45%的知识问卷得分及格,护士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比临床知识高;生理机能方面的护理工作开展得佳,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方面开展得较好,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方面指导以及出院后随访的工作开展得差.结论 本地区骨科护士临床知识需要加强,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中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方面指导以及出院后随访的工作亟待提高.

    作者:黄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深圳市护士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价性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市护士群体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工作政策制定、健康促进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生命质量状况调查采用SF-36量表,对485名在职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深圳护士群体和中国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深圳市护士群体和中国一般人群的总体生命质量、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为:(68.60±17.61)分、(69.91±17.91)分、(67.29±20.29)分和(78.18±15.88)分、(79.36±17.00)分、(77.00±17.42)分,差异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深圳市护士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大小为:APN排班>学历>所在科室>月收入>工作范畴>年龄>医院级别.结论 护士群体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卫生管理部门、医院领导和护理人员自身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唐娜;熊勇;肖仕琪;周敏;蔡文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了解食管癌术后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入住的27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F-MPQ)和简明疼痛调查表(BPI)测量患者术后疼痛性质强度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非体力劳动者术后的疼痛感强于体力劳动者,患者的文化程度与PRI情绪分成正相关,2项差异显著;术后的疼痛与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异.疼痛越严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越大,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活动能力、睡眠和生活乐趣的影响之间关系差异显著.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仍然存在较严重的疼痛,并且对生活质量以及术后体疗产生影响,需要加强对疼痛管理的重视,采取更精确的评估,以指导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韦雪虹;李文玉;吴超儿;郑嘉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0.01 ml/kg,2次/d,腹壁皮下注射,连续应用7 d.同时实施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心电监护、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护理、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做好心脏不良事件预防、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其中初发型显效10例,恶化型显效6例,静息型显效4例,心肌梗死后显效8例;有效18例,其中初发型有效8例,恶化型有效2例,静息型有效4例,心肌梗死后有效4例;无效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88.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但是在应用低分子肝素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注意出血等方面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出血发生.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再次化疗患者入院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入院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护士掌握患者情况,制订护理措施的关键[1],我科简化了入院评估表,添加了与化疗紧密相关的评估项目,2010年6~11月,对300例再次化疗患者进行评估,取得较好效果,有利于了解患者化疗后的情况,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胰肾联合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胰、肾联合移植不同术式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了此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并发症有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排斥反应及出血.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后及时发现急性胰腺炎和出血征象,积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使胰肾联合移植成为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常规手术.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阴茎再造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进行阴茎再造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4例应用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进行阴茎再造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4例再造的阴茎完全存活,外形基本满意,无腓骨外露,1例发生尿瘘.结论 手术物品准备齐全,熟练配合手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逸红;梁伟强;谭淑芳;沈玉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恩替卡韦是环戊酰鸟苷类似物,是一种口服型的、比较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主要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或肝脏有病变的慢性乙肝患者.恩替卡韦对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由于其疗程长,用量较大,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为了该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我们对应用恩替卡韦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总结其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臧德华;吴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普外科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将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术后患者生活自理恢复能力、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能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使患者获得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佳护理效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钟美兴;谢红英;曾琳;刘惠莲;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术后早饮水对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的影响

    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禁食、禁饮6 h[1],患者术后常出现口干、口咽部不适现象.有文献[2]报道可在术后2 h给予饮水,3 h进食米粥.为了减轻术后禁食水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促进术后机体恢复.笔者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2 h早期饮水与常规术后6 h饮水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蒙莉萍;张宏玉;郑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伤的不断增高,使得神经外科手术比例也随之增加[1-3].神经外科患者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的卧床,使得患者压疮发生率逐渐增高[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压疮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荣;周丽明;李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与国内常模相比,实施护理干预前消化性溃疡患者SAS、SDS评分较高,护理干预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对存在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琼;余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固尔苏在肺透明膜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患儿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用机械通气治疗及相应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固尔苏治疗及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PaO2和PaCO2.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和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肺透明膜病患儿尽早应用固尔苏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快速改善缺氧症状,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加速疾病的治愈.

    作者:段伟莉;吕元红;冯晋兴;陈明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桡动脉测压在心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桡动脉测压在心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桡动脉测压应用于68例心脏术后患者,观察其优点及护理要点.结果 桡动脉测压是心脏术后患者简便、准确的测压方法,68例患者均顺利转出ICU,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术后动脉测压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是衡量循环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桡动脉测压导管还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理想途径,而正确的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心;韩健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