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陈慧香

关键词:肺癌化疗, PICC,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中留置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肺癌化疗患者67例,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进行留置,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留置PICC的67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63例,成功率为94.0%,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例占22.2%;皮肤过敏样改变1例占11.1%;导管堵塞3例占33.3%;导管脱落或移位1例占11.1%;机械性静脉炎1例占11.1%;感染1例占11.1%.经过原因分析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消失,6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化疗周期.结论 PICC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不同服用方法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口服50%硫酸镁 60 ml后佳的饮水量、饮水方式、饮水时限对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准备行IVP检查的200例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喝完50%硫酸镁60 ml,并被分成4组.A组:1 h内分次大量口服1200 ml温开水;B组:1 h内小量任意服1200 ml温开水;C组:1 h内分次大量口服2000 ml温开水;D组:2 h内分次中量口服1200 ml温开水.然后将4组肠道准备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各组的对比,A组在满意度、阅片有效度及胀气有效度等指标上要比其他组好.结论 服药后在1 h内分次大量口服1200 ml温开水能提高导泻的满意度、阅片的有效度、胀气的有效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冬兰;张巧珍;郭慧玲;容超贤;贺意辉;苏美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术后早饮水对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的影响

    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禁食、禁饮6 h[1],患者术后常出现口干、口咽部不适现象.有文献[2]报道可在术后2 h给予饮水,3 h进食米粥.为了减轻术后禁食水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促进术后机体恢复.笔者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2 h早期饮水与常规术后6 h饮水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蒙莉萍;张宏玉;郑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远端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慢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反应过程.该病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与感染、免疫失调、精神因素等有关.下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见血便或黑便等.溃疡性结肠炎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因此治疗比较棘手.我院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消化道出血采用中医药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抑郁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采用SDS比较2组患者抑郁发生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比较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1年后,观察组抑郁发生率及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 组.结论 健康教育可降低慢性乙肝患者抑郁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敏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调查与研究

    目的 对本地区护士开展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通过自制的康复护理知识问卷和康复训练活动调查问卷,分别调查了本地区10家医院的250名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情况.结果 被调查护士中62.45%的知识问卷得分及格,护士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比临床知识高;生理机能方面的护理工作开展得佳,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方面开展得较好,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方面指导以及出院后随访的工作开展得差.结论 本地区骨科护士临床知识需要加强,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中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方面指导以及出院后随访的工作亟待提高.

    作者:黄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中留置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肺癌化疗患者67例,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进行留置,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留置PICC的67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63例,成功率为94.0%,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例占22.2%;皮肤过敏样改变1例占11.1%;导管堵塞3例占33.3%;导管脱落或移位1例占11.1%;机械性静脉炎1例占11.1%;感染1例占11.1%.经过原因分析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消失,6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化疗周期.结论 PICC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陈慧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伤的不断增高,使得神经外科手术比例也随之增加[1-3].神经外科患者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的卧床,使得患者压疮发生率逐渐增高[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压疮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荣;周丽明;李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急性肾衰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实质损伤,使肾脏失去调节能力,不能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而发生的一些临床症状[1].有研究[2]表明,肾衰竭的病程呈渐进性发展,若能通过细心观察、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消除其恶化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临床路径迅速在西方国家推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临床护理路径只在近几年由少数医院作为护理课题研究试用于临床.随着护理科学的拓展,临床护理路径已逐渐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疾病[3].我院2008年12月开始试行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在女性心目中占有特殊位置[1].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占育龄妇女的20%-25%[2].在许多国家,子宫肌瘤是妇女行子宫切除术的主要的原因[3].子宫切除术是目前妇女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是对患者严重的机体创伤,由此带来的女性生殖器官的缺失是患者不愿接受的事实.

    作者:黄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ICU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针对性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ICU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有效实施针对性护理的途径.方法 选择ICU 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2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组间患者在入院时的症状评价无显著差异,但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后的症状评分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人员应针对ICU患者常见心理特征,按照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及个性化地开展正确的心理指导,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促进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

    作者:邓晖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固尔苏在肺透明膜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患儿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用机械通气治疗及相应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固尔苏治疗及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PaO2和PaCO2.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和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肺透明膜病患儿尽早应用固尔苏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快速改善缺氧症状,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加速疾病的治愈.

    作者:段伟莉;吕元红;冯晋兴;陈明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3例,向患儿的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63例患儿有1例因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因合并肺出血死亡,余6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6.8%.61例治愈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pH、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实际碳酸氢盐(AB)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适宜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贾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桡动脉测压在心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桡动脉测压在心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桡动脉测压应用于68例心脏术后患者,观察其优点及护理要点.结果 桡动脉测压是心脏术后患者简便、准确的测压方法,68例患者均顺利转出ICU,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术后动脉测压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是衡量循环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桡动脉测压导管还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理想途径,而正确的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心;韩健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0.01 ml/kg,2次/d,腹壁皮下注射,连续应用7 d.同时实施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心电监护、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护理、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做好心脏不良事件预防、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其中初发型显效10例,恶化型显效6例,静息型显效4例,心肌梗死后显效8例;有效18例,其中初发型有效8例,恶化型有效2例,静息型有效4例,心肌梗死后有效4例;无效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88.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但是在应用低分子肝素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注意出血等方面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出血发生.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与国内常模相比,实施护理干预前消化性溃疡患者SAS、SDS评分较高,护理干预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对存在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琼;余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无创鼻塞装置的改良与应用

    现有的小儿无创鼻塞装置通常由鼻塞头的鼻塞基座和2个L型接头组成,通过L型接头将鼻塞基座与呼吸机螺纹管接头连通.此外,极少数无创鼻塞装置在L型接头上连接有3~5 cm的短管,由短管与呼吸机螺纹管接头连接.现有的小儿无创鼻塞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呼吸机螺纹管道正好位于婴幼儿额头上方,需使用小儿无创呼吸机固定帽将呼吸机螺纹管道直接固定在小儿的额头上,而呼吸机管道表面有螺纹、质地较硬、直径较大,极易造成患儿皮肤出现压痕甚至压疮,而且小儿活动不方便,造成不舒适;二是由于鼻塞基座材质软而轻,而呼吸机螺纹管又相对硬而重,相互之间在患儿鼻尖鼻梁额头的一个凹凸面上不能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患儿活动时极易造成呼吸机螺纹管脱落,或鼻塞头从鼻孔滑出,从而导致无创通气效果欠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制作了一种改进后的小儿无创鼻塞装置,临床应用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梦琳;张顺基;陈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阴茎再造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进行阴茎再造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4例应用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进行阴茎再造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4例再造的阴茎完全存活,外形基本满意,无腓骨外露,1例发生尿瘘.结论 手术物品准备齐全,熟练配合手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逸红;梁伟强;谭淑芳;沈玉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胰肾联合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胰、肾联合移植不同术式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了此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并发症有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排斥反应及出血.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后及时发现急性胰腺炎和出血征象,积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使胰肾联合移植成为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常规手术.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规范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住院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随机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气球实物示范肺功能锻炼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及出院后氧疗、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和出院后氧疗、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有利于培养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自觉用药及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作者:黄玉泉;莫晓婷;朱艳;赵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深圳市护士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价性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市护士群体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工作政策制定、健康促进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生命质量状况调查采用SF-36量表,对485名在职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深圳护士群体和中国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深圳市护士群体和中国一般人群的总体生命质量、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为:(68.60±17.61)分、(69.91±17.91)分、(67.29±20.29)分和(78.18±15.88)分、(79.36±17.00)分、(77.00±17.42)分,差异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深圳市护士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大小为:APN排班>学历>所在科室>月收入>工作范畴>年龄>医院级别.结论 护士群体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卫生管理部门、医院领导和护理人员自身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唐娜;熊勇;肖仕琪;周敏;蔡文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