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聆;张为强
目的: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5个产地的广金钱草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性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技术,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 Popgene 1.32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并使用 UPGMA 软件绘制聚类图。结果:7条 ISSR 引物扩增出的产物共有51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为41条;Shannon 多样性指数(I)为0.3,Nei’s 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464,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 )为0.1238,基因流(Nm )为3.5397。结论:广东、广西两地栽培以及野生广金钱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距离跟地理距离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何博;许勇;杨旻;陈科力;黄必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铝、钙、铬、镁、锌、钾、硼、锶、镉、钡、铅、砷、锑、钠、锂15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被2%的硝酸溶液稀释后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通过在线内标的方式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1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31~5.1μg·L-1,加样回收率在82.6%~107%,RSD 小于5%。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金属元素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为布洛芬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姚春毅;李彪;贾海涛;于趁;剧京亚;李昱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吉非替尼原料药的粒度及其分布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 Hydro LV 湿法进样器,以光散射法测定吉非替尼原料药的粒度分析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泵速为2000 r· min -1,遮光比为8%~20%,背景与样品的扫描时间为10 s,样品折射率为1.500,样品吸光率为0.00。结果:3批吉非替尼原料药的 D10均小于7μm,D50均小于15μm,D90均小于25μm,符合制剂终产品生产的需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吉非替尼原料药的粒度分析。
作者:牟聪;王燕;孙元朋;高景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碳酸锂片(缓释片)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法定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按法定标准方法检验,120批次样品除1批溶出度不合格外,其余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9.2%。结论:本品质量状况总体评价较好,另外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作者:贾瑞波;韩春晖;张兴哲;邵纯君;贺建华;徐桂连;鹿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丹酚酸 B 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2只 GK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丹酚酸 B 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 -1),另选取正常8只 Wistar 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 GK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16周后以 L-N-硝基甲酯(L-NAME)10 mg·kg -1·d -1灌胃,连续8周。给药开始及结束前对大鼠的血糖和血压进行检测,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放血后取胸主动脉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血管病变,Western-blot 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所有 GK 大鼠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但模型组与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大鼠实验结束时血压显著升高,给予丹酚酸 B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丹酚酸 B 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明显减轻血管病变程度并减少 VEGF 的表达。结论:丹酚酸 B 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的大血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降低血压、抗炎以及降低 VEGF 的表达。
作者: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芩珠凉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 TLC 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甘草和薏苡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 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TLC能够特异性的鉴别黄芩、甘草和薏苡仁,黄芩苷在0.030~0.971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00,平均回收率是97.74%,RSD 是2.76%(n =9);甘草酸铵在0.013~0.22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00,平均回收率是99.02%,RSD 是1.79%(n =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作为控制芩珠凉血合剂的方法。
作者:张玉萱;徐玲玲;朱全刚;李新液;张若曦;赵梦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处方合理率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急诊骨科已调剂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并按照品管圈手法实施各项活动,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并考核实施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急诊骨科处方不合理率由活动前70%,降低至活动后21%,目标达成率140%,进步率70%。结论:品管圈对提高急诊骨科处方合理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程希;奚磊;钱自明;殷桐;陈泳伍;杜陈侠;江贺春;伍章保;史天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宫颈 HPV 感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栓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 HPV 的 E6/ E7 mRNA、p16和 p53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8%(P <0.05)。治疗后,两组 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的 E6/ E7mRNA、p16和 p53表达量中位数(M)、阳性表达率等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 E6/ E7mRNA、p16和 p53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宫颈 HPV 感染疾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且可降低HPV E6/ E7mRNA、p16和 p53的表达量与阳性表达率。
作者:蔡美玲;彭婉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美国针对慢性病患者取药的方便措施主要依托于长程取药模式。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论证美国处方重配多样性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并从管理学角度评价处方重配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意义及如何实践医药护技多方共赢。美国长程处方取药操作流程、技术支撑的流程详细、具体,但面对美国本土情况仍需不断完善。
作者:孙雯娟;陈浩;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离子色谱技术因其分离机制独特,可弥补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对离子型药物分析时的不足,使其在药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离子色谱技术以及国内近年来在化学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刘朝霞;何兰;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分别联合奥沙利铂、顺铂腹膜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癌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 A 组32例,B 组28例。A 组采用腹膜腔内置细导管持续引流后腹腔内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B 组采用腹膜腔内置细导管持续引流后腹腔内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每周治疗1次,连用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A 组腹腔积液治疗完全缓解率18.8%,总有效率90.7%,均明显高于 B组(P <0.05)。A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其余症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腹腔内灌注与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比较疗效更高,虽腹痛不良反应较明显,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可作为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聆;张为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的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5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色谱柱:DB-WAXETRR 毛细管色谱柱(30 m ×0.32 mm,0.25μm);载气:氮气;FID 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5℃,保持10 min,以20℃·min -1升温至220℃,保持5 min。结果: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分别在77.5901~698.3109μg·ml -1(r =0.9997),102.1666~919.4994μg·ml-1(r =0.9998),62.7447~564.7032μg·ml -1(r =0.9999),12.0112~108.1011μg·ml -1(r =0.9996),1.2628~11.3656μg·ml-1(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种残留溶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9%,103.5%,104.9%,107.1%,103.4%,RSD 值分别为2.3%、2.6%、3.1%、2.8%、4.5%(n =9)。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均未检出此5种残留溶剂。结论:本方法稳定、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石小磊;刘寒寒;吴静;方新秀;宋人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液联合抗菌药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三型)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ivd,,bid,连续用药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灌肠液250 ml(湿热瘀结型患者给予柏薏灌肠液,气滞血瘀型患者给予蒲药灌肠液,寒湿凝滞型患者给予柏药灌肠液),qd,月经后3~5 d 开始用药14 d,连续用药2个月经周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 <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沉积率、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药灌肠液与抗菌药联合使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李燕;姜海英;王慧丽;钱坤;于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夏枯草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将40只 SH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夏枯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复方罗布麻片Ⅰ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尾动脉测压法观察复方夏枯草提取物对 SHR 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影响,给药8周后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和心钠素(ANP)的含量,观察 SHR 大鼠肾脏 HE 染色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夏枯草高、中剂量组和复方罗布麻片Ⅰ组同期血压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夏枯草高、中剂量组和复方罗布麻片Ⅰ组血清 AngⅡ、ET-1水平明显降低(P <0.01),血清 NO、ANP 含量明显升高(P <0.01)。病理检查提示,模型组比各给药组病变明显加重,出现肾小球肾小管萎缩、肾小球血管管壁增厚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结论:复方夏枯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 AngⅡ和 ET-1含量、升高 NO 和 ANP 含量有关。
作者:张浩;龙添;楼一层;马丽;刘萌萌;王子望;朱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培训质量。方法:总结近10年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学员培训过程中的经验。结果:带教药师根据学员专业背景分组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分阶段教学,适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以使学员快速提升工作能力,进入临床药师角色,提高独立开展工作的自信心。结论:带教药师适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分阶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培训质量。
作者:齐晓涟;唐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中的米诺地尔和维 A 酸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 VP-O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和2%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 和350 nm;流速:1.0 ml· min -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米诺地尔和维 A 酸分别在4.0~240.0μg·ml -1和0.05~3.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分别为0.9996和0.9993)。米诺地尔和维 A 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和99.36%,RSD分别为0.42%和0.50%(n =9)。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同时测定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中米诺地尔和维 A酸的含量。
作者:要辉;纪万里;孙海军;白育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997~2013年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进行肾移植术并在术后服用他克莫司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克莫司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0位入选的肾移植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65%,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血液毒性、高血糖及高血脂。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及用药疗程为他克莫司相关不良反应的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BMI 及用药疗程是他克莫司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为高龄、营养状态差及长时间用药的情况可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欧阳萌;辛华雯;唐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药物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给药。方法:临床药师在参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通过基因分型,结合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对氯吡格雷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超快代谢型的3例患者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氯吡格雷及合适的使用剂量。结果: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月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氯吡格雷慢代谢型患者,建议改用替格瑞洛口服;抗血小板治疗反复发生皮下出血的超快代谢型患者,建议降低氯吡格雷给药剂量,暂时停用脉血康胶囊并常规口服维生素 C 片;联合使用兰索拉唑发生晚期支架内血栓的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患者,建议增加氯吡格雷给药剂量或换用替格瑞洛,必要时可考虑选择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甚或换用其他抑酸药如雷尼替丁等。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药物基因检测工具,结合药物相互作用等,可以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使用,优化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案,实现药物的个体化治疗目标。
作者:惠红岩;周祥;陈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番石榴制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代谢及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给高热量饲料喂养8周后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溶液,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灌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检测血脂及脂蛋白指标,并摘取胰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 <0.05),其中,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可见模型组损伤明显,复方番石榴制剂组及二甲双胍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复方番石榴制剂有明显的改善脂代谢紊乱及减轻胰腺病理损伤的作用。
作者:林慧;李乐愚;梅全喜;高玉桥;胡莹;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情况,规范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14年1~12月某院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开具升白细胞药的患者病历579份,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化疗情况、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和升白细胞药使用情况等信息,对升白细胞治疗的药物种类、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使用疗程、联合用药以及溶媒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升白细胞药物以口服制剂为主;579例病例中合理用药病历414例,占71.50%,不合理用药病历165份,占28.50%,其中用药剂量和疗程基本符合要求,而不合理病例中主要以品种和给药时机不适宜为主,分别为42.42%和27.88%,其次为重复给药和联合用药不适宜,分别为13.33%和12.73,溶媒选择不适宜发生率较低,为3.64%。结论: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有待规范,临床医师需加强升白细胞药应用知识的学习,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杨娜;唐娜萍;龚建平;李群;肖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