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蟾毒灵对人脑胶质瘤 U25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王艳华;翁琰;楚建杰;奚苗苗;杨志福;爱东

关键词:蟾毒灵, 人脑胶质瘤细胞, 生长抑制,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蟾毒灵(Bufalin)对人脑胶质瘤 U25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蓝(MTT)比色法检测Bufalin 对人脑胶质瘤 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数目、形态及活性的变化;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标记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 Bufalin 对 U251细胞增殖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0.001~10μmol·L -1浓度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Bufalin 给药组对 U251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增高(P <0.01)。结论:Bufalin 可显著抑制 U251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其凋亡。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蚓激酶中纤溶酶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蚓激酶的纤溶酶谱鉴别方法,同时考察5个企业产品及同一企业不同批次的一致性。方法:纤溶酶谱法,纤维蛋白原终浓度为5×10-4 g·ml -1,2.5% Triton-x-100溶液中复性30 min,在 PBS 缓冲液(pH =7.4)中37℃孵育30 min,供试品蛋白质浓度为5.0~37.5μg。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5家企业的活性蛋白条带均分布在15~40KD 间,有6个相同特征活性蛋白条带;5个企业产品之间酶谱图略有差异,同一企业不同批次产品批间无差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较强,能够反映蚓激酶活性成分的分子量大小分布及种类,也能反映产品的批间一致性,生产工艺稳定性,且易于标准化,可作为蚓激酶的鉴别方法,同时为评价上市后产品质量一致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彭鑫;姜红;郭江红;柯兵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卵巢癌并肝硬化治疗体会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以促进肿瘤并肝硬化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卵巢癌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国内外文献,发挥自身药学特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这类患者潜在的治疗风险,保证用药安全性。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促进了用药的规范化,并为临床治疗类似病人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作者:武文;叶晔;陈力;曾珍;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糖尿病 LASO 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每组患肢均为49条。对照组在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INR 达2.0~3.0后停用)和华法林(6个月),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患肢的再狭窄发生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小腔内直径(MLD)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再狭窄发生率(RR)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浆 D-二聚体(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BR)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单独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缙红;王剑;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五味子乙素在 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研究

    目的:通过经典的体外细胞模型探讨五味子乙素对 P-糖蛋白的影响。方法:以 Caco-2细胞模型为载体,选取罗丹明123和环孢素-为 P-gp 底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不同条件下五味子乙素、罗丹明123及环孢素-跨膜转运的变化,计算表观渗透系数、表观渗透率等参数。结果:五味子乙素浓度在20,40,80μg·ml-1时双向跨膜转运的速率相似,无选择性差异。五味子乙素浓度为20~160μg·ml -1时可显著抑制罗丹明123和环孢素 A 在 Caco-2细胞模型中BL → AP 定向转运(P <0.05),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五味子乙素为 P-gp 抑制药,但不是 P-gp 底物。

    作者:李维亮;宋建军;辛华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楼植物中内生菌研究进展

    重楼植物的内生菌主要有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重楼的内生菌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抑制其他微生物活性、抗肿瘤细胞活性等作用,部分内生菌发酵液可产生宿主重楼植物中主要活性物质甾体皂苷;能使万古霉素、孕酮化合物等结构发生转化。重楼中内生菌的这些特性可能增加重楼抗病能力、抵御生长环境协迫能力、提高重楼产率、转化或修饰重楼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他化合物等,因此,研究重楼中内生菌的分离、鉴别、筛选、克隆等对开辟药物研发新途径、缓解中药资源短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秀丽;丁嫚嫚;叶方;黄良永;雷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15种元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铝、钙、铬、镁、锌、钾、硼、锶、镉、钡、铅、砷、锑、钠、锂15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被2%的硝酸溶液稀释后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通过在线内标的方式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1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31~5.1μg·L-1,加样回收率在82.6%~107%,RSD 小于5%。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金属元素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为布洛芬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姚春毅;李彪;贾海涛;于趁;剧京亚;李昱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PLC 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阿斯帕坦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阿斯帕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 -1磷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阿斯帕坦在21.72~868.67μg·ml -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 =0.3%,n =6)。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致高龄老年患者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83岁,因“外伤致头部疼痛17天”于2015年9月1日入住我院。患者17 d前因外伤致头面部剧痛伴视物眩晕曾入住社区医院。患者否认一过性昏迷史,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大小便失禁等。该院根据CT结果诊断为颅内出血,并给予止血、消除颅内水肿等治疗。具体用药情况:氨甲苯酸注射液0.6 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qd,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ivd,qd。因住院过程中突发昏迷转至我院,继续给予止血、消除颅内水肿等治疗,具体用药: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ivd,q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氨甲环酸注射液1200 mg,ivd,qd。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T 37.0℃,P 85次/min,R 19次/ min,BP 122/67 mmHg,神清,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3 mm,心、肺、腹查体无殊,头面部局部稍肿胀、瘀青,四肢大动脉搏动可,末梢血供感觉可,胃纳睡眠可,二便无殊,体质量无明显改变。血常规:WBC 3.14×109·L -1,L 0.94×109·L -1,Hb 136.0 g·L -1,超敏 C 反应蛋白1.1 mg·L -1;生化指标:总蛋白57.4 g·L -1,白蛋白31.8 g ·L -1,白球比例1.24。诊断为:①头部外伤(双侧硬膜下积液伴右侧硬膜下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多处软组织挫伤。2015年9月3日,为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给予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凡命,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按总氨基酸计250 ml ∶17.5 g,批号:80HG088)250 ml,ivd,qd。输注约7 min 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两眼凝视,嘴角抽搐,口吐白沫,叹息样呼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无。体检:P 114次/ min,R 25次/ min,BP 71/49 mmHg。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床边心电监护,氧气5 L·min -1吸入,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sc,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iv,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 +50%葡萄糖注射液30 ml,ivd。约6 min 后,患者面色转红润,呼之能应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2 mm,心、肺、腹查体无殊,四肢大动脉搏动可,末梢血供感觉可。停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其他药物和剂量未作调整,在密切观察下继续使用,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上述过敏反应。

    作者:寿张轩;金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带教药师在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培训质量中的实践

    目的: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培训质量。方法:总结近10年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学员培训过程中的经验。结果:带教药师根据学员专业背景分组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分阶段教学,适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以使学员快速提升工作能力,进入临床药师角色,提高独立开展工作的自信心。结论:带教药师适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分阶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培训质量。

    作者:齐晓涟;唐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左上肺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止痛用药方案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止痛用药方案中的药学服务作用和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左上肺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止痛用药诊疗过程,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止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相应的药学监护内容。结果: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学监护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解决问题,为临床提供合理性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癌痛患者止痛用药监护,有助于促进癌痛治疗的个体化和规范化,在癌痛合理用药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药学作用。

    作者:姚慧娟;张文静;王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997~2013年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进行肾移植术并在术后服用他克莫司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克莫司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0位入选的肾移植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65%,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血液毒性、高血糖及高血脂。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及用药疗程为他克莫司相关不良反应的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BMI 及用药疗程是他克莫司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为高龄、营养状态差及长时间用药的情况可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欧阳萌;辛华雯;唐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力咳合剂与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肺力咳合剂与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肺力咳组、宣肺止嗽组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口服和盐酸氨溴素注射液雾化吸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肺力咳组加用肺力咳合剂口服,宣肺止嗽组加用宣肺止嗽合剂口服。疗程均为7 d。观察3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3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肺力咳组与宣肺止嗽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9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肺力咳组与宣肺止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力咳组和宣肺止嗽组的咳嗽消失时间与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宣肺止嗽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较肺力咳组更短(P <0.05)。3组均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肺力咳合剂与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叶再青;杨玲利;周绍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的新方法。方法:自制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在线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色谱柱为 Hypersil ODS 柱(1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01 mol·L -1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 -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节 pH至2.8)(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25℃。结果:士的宁在1.2~90.0μg·ml-1(r =0.9998)范围内,马钱子碱在1.0~75.0μg·ml -1(r =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5%(RSD =0.58%)、99.98%(RSD =0.27%)(n =6)。结论:该方法准确、高效,适用于马钱子中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的分析。

    作者:耿琴;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院肿瘤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的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情况,规范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14年1~12月某院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开具升白细胞药的患者病历579份,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化疗情况、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和升白细胞药使用情况等信息,对升白细胞治疗的药物种类、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使用疗程、联合用药以及溶媒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升白细胞药物以口服制剂为主;579例病例中合理用药病历414例,占71.50%,不合理用药病历165份,占28.50%,其中用药剂量和疗程基本符合要求,而不合理病例中主要以品种和给药时机不适宜为主,分别为42.42%和27.88%,其次为重复给药和联合用药不适宜,分别为13.33%和12.73,溶媒选择不适宜发生率较低,为3.64%。结论: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有待规范,临床医师需加强升白细胞药应用知识的学习,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杨娜;唐娜萍;龚建平;李群;肖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红藤汤中空栓的制备工艺

    目的:确立红藤汤中空栓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制备工艺,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A)、含药基质灌模温度(B)及脱模时间(C)为考察因素,以外观质量和融变时限为考察指标,对中空栓剂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优的处方工艺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1∶2、含药基质灌模温度:40℃、脱模时间:30 min。结论:本方法确定的红藤汤中空栓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罗德凤;张芳向;王芬;祁兢晶;邹振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PLC 同时测定护肝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护肝片中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 Eclipse XDB 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7%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0 ml·min-1,0~14 min 检测波长为260 nm,14~58 min 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5~47.00μg·ml -1(r =0.9998)、14.90~297.00μg·ml-1(r =1.0000)、3.46~69.20μg·ml -1(r =0.9999)、4.00~80.10μg·ml -1(r =1.0000)、3.42~68.30μg·ml-1(r =0.9999)。5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不低于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护肝片中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伍国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番石榴制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代谢及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番石榴制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代谢及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给高热量饲料喂养8周后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溶液,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灌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检测血脂及脂蛋白指标,并摘取胰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 <0.05),其中,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可见模型组损伤明显,复方番石榴制剂组及二甲双胍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复方番石榴制剂有明显的改善脂代谢紊乱及减轻胰腺病理损伤的作用。

    作者:林慧;李乐愚;梅全喜;高玉桥;胡莹;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化疗致肺癌患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化疗致肺癌患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找出与严重粒细胞减少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粒细胞减少与放疗史、化疗周期和粒细胞集落因子使用时机具有相关性。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史、粒细胞集落因子使用时机是肺癌患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放疗史的患者,可选用细胞毒性小的化疗方案,或降低药物剂量,或预防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合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减轻肺癌化疗引起的严重粒细胞减少。

    作者:樊迪;尤海生;胡萨萨;王茂义;封卫毅;董亚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基质处方的筛选

    目的:筛选佳的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基质处方。方法:拟定5种不同处方的基质与水杨酸苯酯、二氧化钛进行配伍,制备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并考察乳膏的性状和稳定性。结果:5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均能制备出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处方 A 制得的乳膏偏稠厚,处方 B、C、D、E 制得的乳膏细腻、有光泽、易涂布。5种乳膏离心后均未发生分层现象,且耐低温。在高温试验中,处方 A 和 B 制得的乳膏呈失水粗糙状;处方 D 制得的乳膏与室温放置的同类样品比较,无明显性状改变;处方 C 和 E 制得的乳膏稠度下降,成流动液体状。放置12个月,处方 D 制得乳膏的性状和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处方 D 制得的复方二氧化钛乳膏细腻、易涂布,稳定性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华燕;李婕;徐风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用品管圈提高急诊骨科处方合理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处方合理率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急诊骨科已调剂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并按照品管圈手法实施各项活动,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并考核实施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急诊骨科处方不合理率由活动前70%,降低至活动后21%,目标达成率140%,进步率70%。结论:品管圈对提高急诊骨科处方合理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程希;奚磊;钱自明;殷桐;陈泳伍;杜陈侠;江贺春;伍章保;史天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