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妇科实习生临床思维和综合素质培养中的效果研究

潘剑娣

关键词:妇科, 临床教学, PBL教学法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提高妇科实习生临床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妇科进行临床实习生56人,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2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思维和综合素质评价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妇科临床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提升医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参与效果的调查研究

    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能力素质,与其今后从业质量和工作环境息息相关.该研究深入了解医学生对主题教育活动的认识与理解,并探讨依托医学生群体有效提高主题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性.

    作者:邢曼;郝微微;沈宇弘;曾雪萍;陈跃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从中西医的异同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

    通过分析中医、西医哲学基础的不同,结合中医、西医人才成长规律的异同,探讨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地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

    作者:邓奕辉;李定祥;盛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英国医学生资助制度及其启示

    文章系统总结了英国医学生资助制度,认为该制度体现了专业化、规范化、部门协作以及高效、灵活、普及的特点.简述了我国医学生的资助制度及特点,建议我国应建立更灵活的医学生资助及贷款制度;充分动员行业力量,加强资助力度;充实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发挥资助育人效能.

    作者:罗友晖;侯建林;巫凯敏;吕伟佳;王维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院校毕业生对医学教育的反馈及就业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毕业生对医学教育及就业情况,为相关部门优化医学教学及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医学毕业生的教学及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学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兴趣,对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较大;对就业指导有较大需求;绝大多数医学毕业生在医学院校的正确引导下仍愿继续从事医疗行业.结论:医学院校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医学生的需求,合理规划课程,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作者:吴亮君;胡金波;罗天友;陈鸿雁;代小云;官思远;程志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技能训练和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内科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价值,为在临床教学中推广SP提供经验.方法:选择进入临床学习的医学专业学生,分别采用SP教学、非SP教学法进行技能培训,并对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结果:两组学生训练前基本情况一致;训练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的问诊、体检、病例分析和与患者沟通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应用SP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提高基本技能,在实习中接触患者时更有信心.结论:SP充分发挥了模拟患者、评估者和指导者的三重作用,增加模拟疾病的真实性;有效提高了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医患沟通能力;应用SP对临床技能进行考核可以客观公平、真实可靠地反映训练效果.

    作者:王芳侠;刘原;马肖容;张王刚;曹星梅;古流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本院妇产科实习的5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带教方法进行分组,其中26名护生应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并定为实验组,26名护生应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并定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护生轮转期间的各项考核成绩并比较各组带教效果及患者评价.结果: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且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评分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妇产科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带教效果更佳,PBL教学法不仅可增强实习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能力,同时可提高护生的积极性与责任心,有效增强了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燕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疆某高校护理本科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某高校护理本科实习生(护生)一般自我效能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137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一般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国内普通大学生;实习效果总得分低于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t=-9.19,P<0.001),三个维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户口为农村者实习效果得分低于城市户口者;一般自我效能与总实习效果及各维度间呈一定正相关.结论:护生一般自我效能可影响其实习效果,带教老师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

    作者:刘明秀;胡建新;周静;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均衡、分阶段带教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均衡、分阶段带教法在手术室临床实习护生中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护理实习生120名,随机分组,每组60名.实验组采用均衡、分阶段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常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方法支持率.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操作得分、教学效果以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应用均衡、分阶段教学带教模式适应当前教育和日后工作需求.

    作者:邵明英;陈珊珊;颜君艳;王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学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目前诸多中医类高校先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实训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临床模拟与实习机会,但也因存在着缺乏系统性、资源配备欠合理等因素而影响实施效果.因此课题组从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暑期实践和实训考核三个方面开展了中医学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在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者:庞晓瑜;徐立;王强;李孟魁;张媛媛;王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呼吸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用呼吸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自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集的稳定期COPD病例中抽取82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单纯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41例在上述治疗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SGRQ问卷评分、日常生存能力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SGRQ问卷评分与日常生存能力评分基本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SGRQ问卷评分(54.2±4.6)分,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日常生存能力评分(68.8±8.2)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的FVC、FEV1两项肺功能指标值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两项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积极开展呼吸康复,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呼吸困难症状非常有帮助,而且可提高其日常生存质量,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孙成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与人格发展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与人格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400名医学生进行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及人际关系不和谐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为28.16%.不同年级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以适应性差较为突出.

    作者:王瑞新;花恩静;刘越;孙慧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导师制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初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当前培养专科医师的主体模式,将导师制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促进对住院医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介绍导师制应用到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挥的作用、具体实施办法及教学的具体方法,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努力,以期培养更多的优秀放射科医师.

    作者:庞超楠;袁慧书;郎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科研团队模式对药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展科研团队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药学大学生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从课外活动制度、阶梯化团队建设、课外科技活动团队的运作、课外科技活动中对大学生的激励几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王成蹊;孙奋勇;郑康帝;梅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干预对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干预对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实施以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为目的的品管圈活动,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做对比性分析,针对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采取针对性对策.结果: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圈员的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及工作积极性等多种能力与品质也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同时,圈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作者:俞文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学生评教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长治医学院学生评教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更科学、完善的学生评教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整群分层随机抽取长治医学院5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以及30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将问卷调查的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普遍认可学生评教工作、网上评教方式,影响因素主要有评教指标、年级、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师的学识、学生的认识等几个方面.结论:学生评教受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具有必要性.

    作者:张锋;张瑛;周芸;郭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情景案例互助学习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情景案例互助学习法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班在病理生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案例互助学习法,对照班采用普通多媒体教学.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在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团结协作四方面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班,自学能力明显高于对照2班;该班内科学、外科学成绩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班.结论:情景案例互助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李清初;谷翠芝;吴秋慧;卢慧玲;阎艳玲;冯飞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开放式可视化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开放式可视化教学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本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NICU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可视化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整体护理综合考核、专业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整体护理综合考试总分、专业理论考试成绩、整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可视化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张晓丽;王秀菊;王晖;徐娟;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运用临床路径式教学的作用.方法: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中抽取70名为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两组,对照组30名接受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40名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经4周带教后,考核两组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同时对其护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1)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的评测结果上显著比对照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无菌操作达标率占100%,应急处理达标率占95.0%,手术配合达标率占97.5%,显著比对照组的86.7%、76.7%和83.3%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式教学,对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与专业技巧非常有帮助,值得推荐.

    作者:陈荷芬;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神经电生理教学的应用探索

    目的:探索多媒体教学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神经电生理教学的应用.方法:将28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观察学习效果.结果:应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模式的规范化培训医师在理论知识及临床分析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效果持续;医师普遍问卷反应佳.结论:多媒体结合典型病例分析的教学模式可适用于神经电生理轮转教学,能加深住院医师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全面提高临床技能.

    作者:浦政;沈瑛;刘振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四步训练法在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通过四步训练法指导临床硕士型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和实验技术培训,培养其临床与实验能力、提高其创新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科研能力.方法:以8名临床型硕士研究生为教学对象,在儿童血液免疫系统疾病的科研中,应用四步训练法培养其临床和实验结合的科研能力.结果:初步建立了培养临床型硕士研究生临床与实验室结合的培养方法,学生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地完成了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培训工作.在读期间共发表文章24篇,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7人次.结论:四步训练教学法明显提高了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与实验室结合的科研能力,并得到研究生的肯定.

    作者:陈振萍;傅玲玲;魏沄沄;马静瑶;唐凌;吴润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