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毕业生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梅梓;胡淑芳;刘芳娥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 心理健康, 抑郁, 心理控制源
摘要:目的 探讨应届医学毕业生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213名应届医学毕业生为实验组,189名非毕业生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成人Nowicki-Strickland内-外控制量表(ANSIE)等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①实验组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44.6%,与对照组比较(22.2%)有显著差异(P<0.01);②实验组EPQ中P分和N分高于对照组;③社会支持量表实验组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④实验组外控心理倾向者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者较少.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个性、控制感倾向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医学毕业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 部分应届医学毕业生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空中乘务员心理素质测评量表的编制

    目的 编制空中乘务员心理素质测评量表.方法 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发展量袁的初步理论结构,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该量表包括16个因子,共解释变异总量的79.851%;②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22、0.901和0.896;③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都比较理想.结论 编制的空中乘务员心理素质测评量表共包含16个因子.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作者:高翠翠;朱丽娟;李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特点的实证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的特点,为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912名大学生施测,运用SPSS11.0 for windows 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由强到弱的3个维度依次是: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大一、大三学生的客观支持明显高于大二;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大一要明显高于大二,大二明显高于大三;女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得分;非重点大学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上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农村与乡镇的学生在主观支持方面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乡镇学生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的专业差异不显著.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的专业差异不显著,非重点大学学生社会支持感明显高于重点大学学生,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鲍英善;胡月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现状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现状.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的方法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 呈现出近年来国内外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结论 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孙红婷;党海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团体心理咨询改善高压力大学生应付方式、心理控制及身心健康的研究

    目的 对团体心理咨询改善高压力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拉制及身心健康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 按照入组条件选出28名高压力大学生作为被试,接受团体辅导8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心理控制源量表进行前后测评估.结果 ①特质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因子较团体心理咨询前显著提高(t=4.514,P=0.001),消极应对因子显著降低(t=-3.405,P=0.006),②有势力的他人(t=2.911,p=0.014)和机遇因子t=3.89,p=0.003)较团体心理咨询前显著降低,内控性因子有所提高但不显著;③症状量表中的躯体化(t=2.614,p=0.024)、人际关系敏感(t=5.11,p=0.000)、抑郁(t=5.694,P=0.000)、焦虑(t=4.476,P=0.001)、敌对(f=3,678,P=0.004)、恐怖(t=2.708,P=0.020)、偏执(t=5.491,P=0.000)及其他症状(t=3.286,P=0.007)均显著降低.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对改善高压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控制及身心健康是可行而有效的.

    作者:禹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在基督教徒群体中的试用

    目的 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应用于基督徒群体的测量特性进行检验,对基督教徒主观幸福感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在广东省广州市范围内随机取样(N=304),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基督徒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组群分析.结果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运用于基督徒群体时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基督徒主观幸福感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以及10个分量表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居民平均水平;性别和年龄状况分别不同程度的影响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收入程度对基督徒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则不明显.结论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城市基督徒主观幸福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

    作者:廖孟江;邢占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8篇文献中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数据反4篇文献中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数据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 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6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EPQ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患者的心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进程及预后.因此,加强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干预意义重大.

    作者:梁永红;李良冀;杨业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生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防御方式问卷对432名医学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付方式、防御方式存在密切相关;②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③高、低症状组在使用防御方式上存有差异.结论 探讨大学生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成熟防御机能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梓;胡淑芳;刘芳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精神科与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水平对照研究

    目的 对不同科室护理工作者压力水平进行研究.方法 将87例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92例综合内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量表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评定姑果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其他因子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两组之间在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科护士比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心身健康差.

    作者:马新英;王长奇;王雪利;马文有;牛俊红;刘恩佑;王聪哲;杨惠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舍曲林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7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舍曲林和氯丙咪嗪治疗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舍曲林组和氯丙咪嗪组疗效相似,两组显效率经检验异差无显著性意义(P>0.05);舍曲林组副反应较氯丙咪嗪组少且轻微.结论 舍曲林与氯丙咪嗪对强迫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舍曲林具有日服剂量小,给药简便,副反应轻微等优点.

    作者:李莹;张建;曹红军;李德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州市老城区正常初产妇产后抑郁心境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市老城区正常初产妇产后抑郁心境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自制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对广州市4个老城区32个街道的999名产后3月内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市老城区正常初产妇产后抑郁心境的检出率为17.52%(175/999)I居住地近郊区、居住条件困难、孕次、有流引产史、本次剖宫产和生活事件是产后抑郁心境发生的危险因素,B型血、社会支持、产后居住条件优越、2人居住的家庭结构是减少产后押郁心境的因素.结论 产后抑郁心境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作者:孙录;何萍;赵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480例分析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病人的原因、科室分布、病种构成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所有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种构成中以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列前3住;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为主,会诊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3.2%.结论 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非常重要且治疗有效.

    作者:莫煊;李金贤;邹韶红;张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以期为哮喘患者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符合奈件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0例)和非干预组(106例),在入院第2天采用哮喘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述情障碍(TAS-26)及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对患者进行测壹.非干预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出院前1天,应用TAS-26、POMS-SF进行测查.结果 除因子Ⅲ外,与常模比较,哮喘患者组的TAS备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干预组TAS总分、Ⅱ、Ⅳ因子分及POMS总分、各负性因子分均低于非干预组(P<0.05或P<0.01);干预组POMS的VA因子分高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 哮喘患者存有明显的述情障碍,心理干预能改善其述情障碍,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情绪.

    作者:李萍;孙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在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007级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壹.结果 研究生SCL-90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Q评分总体人格特征属于中间型.EPQ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项因子存在正相关,而E分和L分与SCL-90各项因子存在负相关.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与P分均较高,且与不同个性类型间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高神经质、高精神质和性格内向明显者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倾向性较大.

    作者:温斌;李晓波;朱慧敏;谢钢;李舒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 3年末干预组BPRS分及SDSS分、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熙组(P<0.01).结论 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作者:于兆阳;魏保华;张洪秋;郑春;李艳;罗小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某医药商学院大学生自杀意念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医药商学院学生的自杀意念率以及不同假设情况下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为自杀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490名1~3年级医药商学院本科生的自杀意念.用EPI软件进行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0名调查对象中,306人在近1年里有过消极生活态度的占62.4%;有被动死亡意念的175人,占35.7%;近1年有自杀意念的107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21.8%,近1个月有自杀意念的63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2.9%.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排在前10位的假设情况依次是;吸毒成癌、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治之症、被强奸或被强暴、配偶死亡、是别人的累赘且未来没有希望、慢性精神病、严重抑郁或忧郁、长期酗酒、因赌博而大量欠债.因吸毒成瘾、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治之症和被强奸或被强暴产生自杀的念头大于25%,25种假设情况下考虑自杀的念头都没有超过50%.结论 医药商学院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当医药商学院学生处于吸毒成瘾、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治之症和被强奸或被强暴等状态下,应密切关注,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曾转萍;杨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EMBU)对64例符合Young氏网络成癌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和64例健康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父母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得分高(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低(P<0.05),其他得分差异不显著.结论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新友;李恒芬;肖伟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丙泊酚、依托咪酯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应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血液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评价丙泊酚、依托咪酯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应.方法 10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丙泊酚组(甲组)和依托咪酯组(乙组).全麻诱导后,给予琥珀胆碱肌松后行电休克治疗,记录麻醉前、麻醉后、电治疗时、电治疗结束时、呼吸恢复时的MAP、HR.于麻醉前及电治疗结束时抽取肘静脉血2ml.用放免法检测皮质醇(Cor)浓度,以酶免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电治疗后两组病人HR、MAP均明显增高.甲组变化较乙组大(P<0.05).乙组治疗后Cor浓度、NE浓度均低于甲组(P<0.05).结论 丙泊酚、依托咪酯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不同.在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及减少应激反应方面,依托咪酯优于丙泊酚.

    作者:邓春继;蔡巧颖;杜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生英语学习意志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

    目的 编制大学生英语学习意志调查问卷.方法 在查阅文献和开展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大学生英语学习意志的初始调查问卷.通过205人的预测、655人的正式测试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大学生英语学习意志调查问卷的41个题项具有较好的鉴别度;大学生英语学习意志由学习自觉性、学习自制性和学习坚韧性3个因素构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2,分半信度为0.905.结论 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意志的测量.

    作者:何莉;申卫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对初产妇分娩过程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50例孕期门诊宣教中学习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初产妇为观察组与同期50例孕期门诊宣教中未经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培训产妇做对照,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拉玛泽分娩法,对照组不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分则对初产妇的心理反应、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疼痛者少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1或P<0.05);观察组产程(除第三产程外)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降低,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可有效改善产妇的情绪,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张玉花;宋少俊;郭鸿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5.12地震灾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辅导的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来自5.12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辅导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灾后应激反应问卷(IES)以及灾后心理辅导活动情况调查问卷对西南地区莱高校282名来自灾区的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灾区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3.76%的灾区新生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41.84%存在某种心理问题,只有34.40%属于心理正常者;②67.02%的灾区新生仍然受到由地震引发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③71.63%的灾区新生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心理辅导.结论 灾区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灾区新生低;灾后心理辅导的覆盖面不够大,心理辅导的效果也有待于提高.

    作者:雷昌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