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资源库建设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与调查

张益绰;王茜;任博;司道文

关键词:医学, 资源库, 形成性评价, 应用, 调查
摘要: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医学人体解剖学交互式资源图库,并应用于自主学习、随堂自测和阶段考试,有效的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开展;通过时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方式和学生意愿等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实习医师门诊电子病历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口腔医学本科实习医生门诊电子病历的质量情况,分析存在的缺陷,探讨解决问题及提高质量的对策.方法:随机抽查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实习医生书写的电子病案共400份,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查的400份电子病历中,甲级病历241份,乙级病历112份,丙级病历47份;甲级率60.25%.结论:有必要培养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电子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周红;杨正艳;王飞;李月恒;周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

    医学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的未来接班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该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及分析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使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教育更好地有机融合.

    作者:肖松舒;屈梦园;袁乐;万亚军;薛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影响脊柱损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探究

    目的:了解影响脊柱损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为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6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有精神症状的21例作为研究组,另75例无精神症状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麻醉情况、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寻求影响精神障碍发生的有关因素.结果:两组性别、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受伤部位及镇痛泵使用率差别不明显(P>0.05);两组年龄、基础疾病、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术后疼痛、不良情绪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脊柱损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多与年龄、吸入麻醉时间、基础疾病、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术后疼痛、不良情绪有关,建议针对上述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单礼旦;胡卫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探讨

    根据医学技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用性的特点及我国高校教师和医学技术职业从业资格的要求,通过分析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特征,梳理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培育医学“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及保障措施.

    作者:陈录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目标教学法联合阶段性实习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观察目标教学法联合阶段性实习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手外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至12月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护理带教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12月采用目标教学法联合阶段性实习进行护理带教的3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各项出科考核得分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率(9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联合阶段性实习,不仅可增强护生对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提高护生评价等积极作用.

    作者:郭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对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级临床本科生和口腔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前者采用终结性评价,后者采用形成性评价,并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卷中两组成绩有显著差异.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增加师生互动、增加人际交往、沟通和团队协作技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结论:相比较与传统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栾海云;杨茗;许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即刻种植术与延期种植术远期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术与延期种植术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病例89个牙种植体,包括即刻种植38例,植入种植体43个;延期种植42例,植入种植体46个.对其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评估.结果: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相比,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经5-10年远期随访发现,二者种植成功率均随时间时间推移而下降.结论:在行牙种植修复时,只要充分把握适应证,选择正确的种植材料、种植方法,严格遵照规范操作,均可达到预期疗效.

    作者:王超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6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组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依次为(6.8±1.8)分、(18.6±2.4)mL/s和(14.8-+4.6)ml,上述疗效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次为(65.5±12.5) min、(116.6±40.8)ml、(7.6±2.4)d和(10.6±3.8)d,上述四项临床指标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对照组为39.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资源库建设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与调查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医学人体解剖学交互式资源图库,并应用于自主学习、随堂自测和阶段考试,有效的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开展;通过时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方式和学生意愿等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益绰;王茜;任博;司道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项目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以四所高校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储备.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4所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数、学部及学科分布的比较分析,探索从加强政策引导、科研梯队建设、学科协调发展、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等入手,构建青年教师项目支持体系.

    作者:舒珺;叶颖;黎小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国麻醉护士教育现状及发展调查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和查阅国内护理学专业招生计划,对国内麻醉护士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麻醉护士存在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缺乏系统学习和规范培训、学历与职称偏低、师资缺乏等问题,认为应提高对麻醉护士重要性的认识,支持和保障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加强麻醉护士培训,建立并逐步完善麻醉护士的资格认证体系,为麻醉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丁新新;李婧;于雯;刘筠;张琰;宋新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对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根据理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思考、再探索的行为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授课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医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范志刚;符怀艺;芦亚君;常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在肾病内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应用和体会

    探讨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在肾病内科临床带教中效果.选取临床医学本科80名学生随机分为协同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及理论考核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协同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临床带教教学模式.

    作者:朱平;杨林;张详文;钟文琪;彭爱民;徐双双;杨芦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实习档案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实习档案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护理实习教学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分为档案管理组和普通实习组,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在实习成绩、对实习教学评价和实习自我感受方面的差异.结果:档案管理组实习护生在实习成绩、对实习教学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实习组护生;在实习自我感受方面,档案管理组实习护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目标更明确.结论:实习档案是提高护理实习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步国敏;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总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U=2.0321,P=0.04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作者:朱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药理学PBL教学法实施的体会与思考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我校逐步得到开展并受到广泛关注.将PBL教学法引入药理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建立完善的PBL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还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作者:叶晓龙;孟静茹;李明凯;李杨;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卒中早期认知干预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认知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1个月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1个月后,干预组改良Barthel指数(71.75±18.06);MMSE评分分别为(24.62±6.21),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干预治疗能改善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晓顶;范录平;杨晓国;林一均;张有超;吴旭才;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在医学研究生课程设计中探索和实践了以“以学习者为中心,启发创新思维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磊;贾耀朋;王斌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探索

    目的:探讨基础生命支持BLS课程对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综合急救水平的作用.研究方法:以ICU的出科考核成绩作为评价住院医师急救综合能力的标准,根据是否培训过BLS课程为前提对住院医师进行分组,对考核成绩的优秀率进行比较.结果:BLS培训能极大程度的提高住院医师在临床急救中的思辨能力、反应速度及实践操作等综合急救能力.

    作者:罗茜;刘显东;白建文;唐伦先;陈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本科阶段医学生科研思维培养及创新实践

    南京医科大学开展的课外科研活动,激发本校本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有所提高,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本文在科研活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制定了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规划了一系列方案,取得成果的同时积极反思,力求为今后相关活动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作者:卢泓成;黄华兴;王水;沈历宗;夏添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