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新;李婧;于雯;刘筠;张琰;宋新峰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根据临床医学本科生课程开设特点,探讨阶段性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考核方法,旨在探索新形势下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作者:张贵海;王章琴;岳国军;李冉;苟小霞;马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在急诊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科实习护生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测试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生临床带教中应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护生临床应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王英;董志英;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0、2011和2012级大专共902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年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且成绩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要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靳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术与延期种植术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病例89个牙种植体,包括即刻种植38例,植入种植体43个;延期种植42例,植入种植体46个.对其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评估.结果: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相比,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经5-10年远期随访发现,二者种植成功率均随时间时间推移而下降.结论:在行牙种植修复时,只要充分把握适应证,选择正确的种植材料、种植方法,严格遵照规范操作,均可达到预期疗效.
作者:王超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高龄重症患者实施综合内科护理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内科收治的200例高龄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内科护理.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研究组均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具有优势(P<0.05).结论:对高龄重症患者采取综合内科护理办法,利于患者减少不利因素,增加治疗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康复进程,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江孟琼;桑依毛;宋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不同层面护理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山东省96名本科院校、76名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开展调查.结果:本科院校护理专业教师与高职高专院校护理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频次、形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对科研培训需求均较高,认为应该培训护理科研知识的本科院校教师占87.5%,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占92.1%,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对临床实践技能培训需求高于本科院校教师.结论:各院校均应加大护理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在职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注重教师在职培训个性化需求.
作者:张传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TCD微栓子监测(MES)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19例,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123例有颈动脉斑块,96例无颈动脉斑决.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以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症状患者的ME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的MES阳性率;随着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程度的增加,MES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MES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和TCD微栓子监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钱平安;冯红静;王碧炯;陈芙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学科间课程内容的整合模式是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培养人才新的课程模式.海南医学院组建了五年制临床医学院专业的改革试点班,该班将生物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板块”和“器官系统板决”,增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板块”.在教学方法上增加PBL、临床见习、实行小班授课和学术型导师制等.
作者:董战玲;易西南;马志健;梁平;林英姿;谢协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学教师专业成长有赖于有效机制的构建.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包括五方面内容: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强调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化方向;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创设医学教师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机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调,构建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医学教师管理机制;以教学团队为基点,构建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机制;以教师专业标准为标杆,构建医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
作者:邱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每年的六月是全国高校的毕业季,虽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但是据相关统计,全国很多高校毕业生拿到毕业证之前已经就业的学生占相当大一部分.以本校为例,针对毕业时还未就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学历层次的专科生未能就业的原因,以期进一步归析其深层原因及其存在的社会性,从社会层面探寻医学专科院校毕业生的发展前景,以利于院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就业.
作者:高素萍;田小娟;孙朝辉;李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血清中miRNA-433的表达情况,探讨miRNA-433在胃癌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设计miRNA-433和U6茎环逆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以U6为内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胃窦炎性息肉组及胃癌组的miRNA-433表达情况,并将术前与术后的miRNA-433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的miRNA-433表达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及胃窦炎性息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运用于检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淑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复杂医疗环境下长学制医学生心理、认知及择业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08级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一般情况,学习、生活状态,职业认知及未来择业情况.结果:大部分学生有理想,在繁重学习压力下能积极面对学习及生活;职业认知和择业上,大部分学生表现成熟.但调查也显示,学生们理想与现实存在落差.结论:现行的医学教育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确实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医疗环境有待改善,卫生资源有待合理化.
作者:李晓伟;吴燕;王建六;魏丽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础生命支持BLS课程对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综合急救水平的作用.研究方法:以ICU的出科考核成绩作为评价住院医师急救综合能力的标准,根据是否培训过BLS课程为前提对住院医师进行分组,对考核成绩的优秀率进行比较.结果:BLS培训能极大程度的提高住院医师在临床急救中的思辨能力、反应速度及实践操作等综合急救能力.
作者:罗茜;刘显东;白建文;唐伦先;陈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我校逐步得到开展并受到广泛关注.将PBL教学法引入药理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建立完善的PBL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还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作者:叶晓龙;孟静茹;李明凯;李杨;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教师身兼医生和教师双重角色,使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本研究以职业倦怠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依据,结合临床教师职业特征将社会因素引入该模型,探讨临床教师职业倦怠形成机制.
作者:尹文强;孙葵;黄冬梅;郭洪伟;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性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泵于术中持续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性全身麻醉,而对照组患者按照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之后再进行常规的全身麻醉诱导.结果:试验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方面也优于均对照组,但未见明显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于血氧分压无明显影响.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性麻醉可使患者保持镇静,且不影响血氧分压,但传导阻滞患者不宜使用.
作者:高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一角度来分析基础和临床两种不同专业背景的PBL教师的指导技能有无差异.方法:在PBL案例学习完成后,请学生以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师的总体表现和各项指导技能分别予以评价.结果:(1)学生对基础和临床两种专业的教师总体表现的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2)在“教师能协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和“教师能推动基础与临床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这两项,临床专业教师得分更高.结论: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基础和临床两种专业的教师在PBL指导技能方面总体表现没有差异,但在具体细节上存在差异.
作者:郭璐;李天奇;王莉英;鹿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根据理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思考、再探索的行为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授课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医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范志刚;符怀艺;芦亚君;常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模型化教学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每届选择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模型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综合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96.13%的学生认为模型化教学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论:模型化教学法可提高胚胎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胚胎学教学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耿世佳;任明姬;崔明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了实现医事法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中体现医学特色,突出讲授涉及医学的知识产权制度,选取医学领域的案例讲解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法的基础性教学与医学特色并重,通过医学知识与知识产权法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国柱;曹险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