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董志英;张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我院诊治的卵巢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完整且具有完整随访记录;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以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转开腹手术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手术前后患者E2与P并无明显改变,FSH与LH术后有明显升高;术后随访中,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有很好的疗效,在患者身体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荐使用.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血清中miRNA-433的表达情况,探讨miRNA-433在胃癌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设计miRNA-433和U6茎环逆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以U6为内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胃窦炎性息肉组及胃癌组的miRNA-433表达情况,并将术前与术后的miRNA-433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的miRNA-433表达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及胃窦炎性息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运用于检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淑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目标带教结合PBL带教法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ICU实习的108名护生,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护生52名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5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目标带教结合PBL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4周后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带教老师对护生ICU实习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理实习质量从服务意识、动手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应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观察组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带教结合PBL带教法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学习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戴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医务人员面临医患关系、职业责任、职业发展及经济生活等多重压力,如何减轻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成了当务之急.以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为切入点,从医学人文角度开展医学生阶段人文教育研究,旨在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早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此奠定未来医生职业生涯的人文素养和从医技能.
作者:陈英群;于德华;蒋燕;苏俊蕾;赵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将角色扮演(Role Playing,RP)应用于课间实习教学.方法:在本科生课间实习课程中引入角色扮演RP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试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P教学对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在课前与课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RP教学模式引入课间实习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包志凡;丁振江;陈旭;刘尧;高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性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泵于术中持续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性全身麻醉,而对照组患者按照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之后再进行常规的全身麻醉诱导.结果:试验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方面也优于均对照组,但未见明显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于血氧分压无明显影响.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性麻醉可使患者保持镇静,且不影响血氧分压,但传导阻滞患者不宜使用.
作者:高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从关注学生学习效能的视角出发,在充分考虑医学专升本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生构成的基础上,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学习过程分为基础学习(课堂学习的前2/3时间)、提升学习(课堂学习的后1/3时间)和拓展学习(课外学习时间)三个阶段,各教学阶段环环相扣、相互促进,使学生学习效能显著提升,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化学习.
作者:石运芝;郝麦玲;孙岳鹏;王晓慧;刘菁;刘学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复杂医疗环境下长学制医学生心理、认知及择业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08级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一般情况,学习、生活状态,职业认知及未来择业情况.结果:大部分学生有理想,在繁重学习压力下能积极面对学习及生活;职业认知和择业上,大部分学生表现成熟.但调查也显示,学生们理想与现实存在落差.结论:现行的医学教育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确实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医疗环境有待改善,卫生资源有待合理化.
作者:李晓伟;吴燕;王建六;魏丽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0、2011和2012级大专共902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年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且成绩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要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靳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护理师生对临床导师制认知现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某教学单位附属医院的护理师生共42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师生对临床导师制的概念、具体内容、实施过程、绩效考核方式、效果评价方法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90%以上的护理师生认为实施临床导师制能显著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生实习质量,99%的护理师生认为临床导师有必要定期接受培训,近90%的护理师生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仍然愿意担任临床导师,且在以上几方面护理师生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护理师生对临床导师制知识来源途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带教护理人员较实习护生对临床导师制的认知度高,两者对临床导师制具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临床带教护士具有强烈的带教意愿;护理师生对临床导师制知识来源途径通过医院相关通知的形式所占的比例高,相关机构及部门应加强对临床导师制的培训.
作者:任伟;石彩晓;盛小燕;王娟;潘永毅;蔡文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贯穿本科4年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任丽平;郑锴;王柳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专科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生护理带教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至2014年于本院肿瘤放疗科实习的70名专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带教模式分成两组,35名应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的护生作为对照组,35名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带教的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96.7±2.4)分、操作(95.2±2.3)分,出科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也更佳(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可促使肿瘤放疗专科护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具有增强护生满意度及提高教学质量等重要作用.
作者:林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认知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1个月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1个月后,干预组改良Barthel指数(71.75±18.06);MMSE评分分别为(24.62±6.21),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干预治疗能改善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晓顶;范录平;杨晓国;林一均;张有超;吴旭才;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感性启发、理性启发、问答式启发”三个方面入手,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成绩,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结论: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生物统计课堂教学,可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学以致用、优化智能、用以促学的自学与教学相互融合的效果.
作者:王玉;赵伟春;万海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模型化教学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每届选择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模型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综合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96.13%的学生认为模型化教学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论:模型化教学法可提高胚胎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胚胎学教学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耿世佳;任明姬;崔明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教师身兼医生和教师双重角色,使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本研究以职业倦怠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依据,结合临床教师职业特征将社会因素引入该模型,探讨临床教师职业倦怠形成机制.
作者:尹文强;孙葵;黄冬梅;郭洪伟;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根据理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思考、再探索的行为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授课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医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范志刚;符怀艺;芦亚君;常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系统分析我国PBL与L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医学生对神经病学学习效果的影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数据库中PBL与LBL教学在我国神经病学课程应用的文献,截止时间是2014年7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资料,采用R3.0.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9篇,其中以综合成绩为考核指标6篇,以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为考核指标的3篇.在以综合成绩为考核目标的6篇文献中,PBL组检测样本量436人,对照组为435人,PBL组在综合成绩的标准均数差SMD=7.39,95% CI(4.34,10.45);在以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为考核目标的3篇文献中,PBL组样本量170人,对照组为166人,理论成绩的标准均数差SMD=9.94,95% CI(0.29,19.59)、操作成绩SMD=11.07,95% CI(-2.29,24.44).提示,PBL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效果在综合成绩及理论考核优于LBL教学法.
作者:杜爱玲;张三强;杨世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高龄重症患者实施综合内科护理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内科收治的200例高龄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内科护理.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研究组均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具有优势(P<0.05).结论:对高龄重症患者采取综合内科护理办法,利于患者减少不利因素,增加治疗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康复进程,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江孟琼;桑依毛;宋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收集儿童口腔科常见病的典型病例建立素材库并编制教学病例、学生实习指导和教师参考用书.以此为基础,结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原则设计综合教案并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的实习教学,并与传统实习带教模式相比较,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儿童口腔医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
作者:杨婧;卢佳璇;赵玮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