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模型化教学法在胚胎学教学中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耿世佳;任明姬;崔明玉

关键词:胚胎学, 模型化教学法
摘要:目的:探讨模型化教学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每届选择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模型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综合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96.13%的学生认为模型化教学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论:模型化教学法可提高胚胎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胚胎学教学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6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组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依次为(6.8±1.8)分、(18.6±2.4)mL/s和(14.8-+4.6)ml,上述疗效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次为(65.5±12.5) min、(116.6±40.8)ml、(7.6±2.4)d和(10.6±3.8)d,上述四项临床指标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对照组为39.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儿童口腔科实习教学中PBL结合CBL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收集儿童口腔科常见病的典型病例建立素材库并编制教学病例、学生实习指导和教师参考用书.以此为基础,结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原则设计综合教案并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的实习教学,并与传统实习带教模式相比较,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儿童口腔医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

    作者:杨婧;卢佳璇;赵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总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U=2.0321,P=0.04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作者:朱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在肾病内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应用和体会

    探讨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在肾病内科临床带教中效果.选取临床医学本科80名学生随机分为协同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及理论考核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协同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临床带教教学模式.

    作者:朱平;杨林;张详文;钟文琪;彭爱民;徐双双;杨芦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DCA循环在教学医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工具运用于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中,营造教学管理人人参与,实现运用PDCA管理常态化,使教学管理活动始终按照PDCA循环不停地运转,建立起科学、规范、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使教学管理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艳玲;杨京;黄福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龄重症患者综合内科护理研究

    目的:对高龄重症患者实施综合内科护理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内科收治的200例高龄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内科护理.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研究组均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具有优势(P<0.05).结论:对高龄重症患者采取综合内科护理办法,利于患者减少不利因素,增加治疗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康复进程,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江孟琼;桑依毛;宋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胃癌组织miRNA-433的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血清中miRNA-433的表达情况,探讨miRNA-433在胃癌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设计miRNA-433和U6茎环逆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以U6为内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胃窦炎性息肉组及胃癌组的miRNA-433表达情况,并将术前与术后的miRNA-433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的miRNA-433表达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及胃窦炎性息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运用于检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淑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组讨论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探讨小组讨论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统计学专业2010级、2011级两个不同年级教学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及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能力提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期末考试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将小组讨论法应用流行病学教学中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作者:贾改珍;秦国民;王萍玉;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感性启发、理性启发、问答式启发”三个方面入手,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成绩,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结论: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生物统计课堂教学,可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学以致用、优化智能、用以促学的自学与教学相互融合的效果.

    作者:王玉;赵伟春;万海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Seminar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Seminar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促进了师生之间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谭光国;吴红;王玉琨;杨铁虹;赵燕;范黎;乔友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胰腺外科医师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将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到临床教学难点之一的胰腺手术教学中,发现该手术系统在这种高难度手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使年轻医师观察胰腺解剖和手术的细节,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对胰腺手术学习的自信心,故该系统对于胰腺外科手术教学有开创性的意义.

    作者:程鹏;胡先贵;杨长伟;张浩;卓冬兰;赵志青;金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学习效能提升的医学专升本教学模式改革及效果评价

    本文从关注学生学习效能的视角出发,在充分考虑医学专升本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生构成的基础上,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学习过程分为基础学习(课堂学习的前2/3时间)、提升学习(课堂学习的后1/3时间)和拓展学习(课外学习时间)三个阶段,各教学阶段环环相扣、相互促进,使学生学习效能显著提升,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化学习.

    作者:石运芝;郝麦玲;孙岳鹏;王晓慧;刘菁;刘学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课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课堂影响因素问卷对864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分及各因子的性别、年级、就读学校差异均不显著(P>0.05);专业课程因素、学生因素两因子在专业上差异均显著(P<0.05),总分及教师因素、课堂环境因素两因子在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课堂的因素基本相同,主要有教师因素、专业课程因素、学生因素和课堂环境因素,其中专业课程因素和教师因素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申鲁军;杨磊;吴世韫;李文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探讨

    根据医学技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用性的特点及我国高校教师和医学技术职业从业资格的要求,通过分析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特征,梳理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培育医学“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及保障措施.

    作者:陈录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颈部血管超声与TCD微栓子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TCD微栓子监测(MES)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19例,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123例有颈动脉斑块,96例无颈动脉斑决.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以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症状患者的ME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的MES阳性率;随着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程度的增加,MES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MES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和TCD微栓子监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钱平安;冯红静;王碧炯;陈芙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即刻种植术与延期种植术远期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术与延期种植术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病例89个牙种植体,包括即刻种植38例,植入种植体43个;延期种植42例,植入种植体46个.对其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评估.结果: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相比,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经5-10年远期随访发现,二者种植成功率均随时间时间推移而下降.结论:在行牙种植修复时,只要充分把握适应证,选择正确的种植材料、种植方法,严格遵照规范操作,均可达到预期疗效.

    作者:王超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校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研究

    交叉学科虽然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但其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科硬性交叉、长效机制匮乏、专业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不规范,因此需要重新定位交叉学科的目标.完善现有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提升交叉专业设置级别、建立交叉学科教学梯队、重点培育“复合型人才”.提升高校交叉学科学术创新能力需要搭建交叉学科平台、注重学术团队建设、改革传统学科评价机制.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采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要求.方法:将近两年内在本医院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方法治疗,总结术中配合要点以及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100例患者有97例患者一次性成功,2例患者进行2次手术后成功,1例患者在行1次手术治疗后,转外科治疗.结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不仅风险小,而且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正确的术中配合以及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术后胆道继发感染、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许海英;金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在急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在急诊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科实习护生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测试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生临床带教中应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护生临床应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王英;董志英;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模型化教学法在胚胎学教学中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模型化教学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每届选择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模型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综合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96.13%的学生认为模型化教学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论:模型化教学法可提高胚胎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胚胎学教学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耿世佳;任明姬;崔明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