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晔宏;李秀轻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72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高危妊娠管理中建立个案电话随访制度、设立专线咨询电话、发放胎动计数表并教会孕妇掌握计数胎动方法,在严密的监护中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期监护过程中.比较2组高危孕妇到医院就诊情况、参加孕妇学校上课情况、2组高危孕妇胎动计数表的使用情况.结果 2组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建卡孕周、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次数、能否按时到医院做产前检查的情况、参加孕妇学校上课的情况、胎动计数表的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高危妊娠孕妇对医嘱的依从性及积极参与监护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王梅英;肖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43例患者中剖宫产占60.5%,阴道产占39.5%;早产占51.2%,胎儿宫内窘迫占27.9%,新生儿窒息占7.0%,产后出血占4.7%,2例死胎占4.7%.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家庭的自我监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产前监护及产时、产后的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
作者:王小红;李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本文将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小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在某些腔镜手术中,为了保持内窥镜视野的清晰,必须使用大量的灌洗液.而灌洗液排出时不可避免地将手术野周围的无菌布浸湿且经常弄脏地面.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们巧用粘贴手术巾.
作者:王华;王平;宋冬卓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骨牵引和外固定支架术后预防骨钉针眼感染是护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据报道[1],骨钉针眼感染率可达35%左右,国外护理专家有报道[2]感染率高达85%,传统的针眼消毒法是2次/d滴注75%的乙醇.
作者:王小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不同清洗方法清洗胃镜的效果,探讨实用可靠的胃镜清洁度的评价方法.方法 选择3种不同方法清洗胃镜.使用Endocheck管腔洁净测试组检测清洗后胃镜的清洁度,对比不同清洗方法清洗胃镜的效果.结果 常规方法清洗胃镜后管腔残留物经测试合格率为50.O%,经提高清洗用多酶浓度与加床旁预洗处理,合格率分别升至60.0%和73.3%,其中加床旁预洗处理后的合格率与常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预洗处理可以提高胃镜管腔的清洁度,Endocheck类产品可以作为胃镜管腔清洁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作者:袁晓宁;王少利;赵心懋;宁永忠;杨雪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儿科输液室日平均静脉输液患儿达80余人次,高峰时达120余人次,每天2名护士值班.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根据患儿及家长的需求,推广可来福配合安全留置针输液,既减少了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又缓解了家长的心理压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心琦;张娟;范文娜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脑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般在46%左右,而术后再出血死亡率高达70%以上.大多数患者发病时有明显诱因,常因排便用力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导致发生.
作者:徐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采用胆道镜直视检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对患者胆道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探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实验组术中采用胆道镜直视检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监测2组患者术后72 h内的24 h T管引流量,术后胆总管压力、流量、流量阻力及引流液淀粉酶含量.结果 对照组在术后第2天T管引流量增加,胆总管压力明显增高,流量减低,流量阻力加大,引流液淀粉酶含量降低,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术中避免胆总管下端损伤性探查,术后72 h内监测胆总管压力、流量及流量阻力可能有助于确定T型管护理时早期夹管时机.
作者:任瑞芳;林秀红;张小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又称ROSS手术.1967年由英国医学家Donald Ross[1]首先报道该手术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但因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有较高手术死亡率,故该术式一直未被大多数外科医生接受.
作者:宋玲;罗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吸人给药是给药途径之一,现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为超声雾化吸入器吸入[1].虽然超声雾化器的电子部位产热可对药物温和加热,但从出雾罐口输出的雾气却为冷雾气.当气温降低时,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患者会因吸入大量冷雾气刺激气道黏膜,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谢冬梅;李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为9.4%,是妊娠20周以后发生的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候群,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威胁母儿生命,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
作者:王战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3 d内发生躁动的多种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方法 对2006年手术诊治的BPH患者术后发生躁动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要点.结果 年龄、手术方式和手术前夜睡眠时间与BPH术后躁动的发生有显著关联.结论 加强BPH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以及保证其手术前夜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减少该类患者术后发生躁动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海春;李海英;孙永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癌症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是常见的应激反应,有研究[1]已表明,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治疗或康复甚至会促进癌症的复发、转移、恶化等,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导致就诊次数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治疗依从性差及增加医疗费用等.为此,笔者对我科住院鼻咽癌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进行调查,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继军;吴美华;林秀梅;康赛霞;邹爱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内窥镜结合支撑喉镜在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中应用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内窥镜结合支撑喉镜在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中的配合.结果 27例入院时未行气管切开术者中,8例因喉梗阻而在首次手术时先行气管切开术;无术后出现喉水肿而行气管切开术者.结论 在支撑喉镜的基础上应用内窥镜对小儿喉乳头状瘤进行手术及麻醉风险大,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作者:李美清;李文姬;罗桂元;马育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唇或(和)腭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将2004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术前慎重选择患者,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除严密观察外还需尽力关心安抚患者.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伤口的清洁,严格的食物要求,正确的饮食指导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73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伤口裂开需重做手术、3例伤口感染外,余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林映莲;方展纯;詹冬雪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澳大利亚护理教育早期秉承英国护理传统教育,后又受北美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影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逐渐从以医院为基础的证书课程向以大学为基础的学位课程转变[1].
作者:禹海波;凌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也是严重的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2000万老年人发生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元人民币[1].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显性指标[2],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跌倒防范管理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作者:孙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DCCT)充分证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控制和改善1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2]则发现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和进展的危险性减少约20%.
作者:许春华;王爱斌;安红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连续动态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更好的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方法 在56例心脏手术后患者监护中,应用压力传感器连接中心静脉导管和监护仪进行连续动态中心静脉压监测(简称传感器监测法),同时在同一患者的同一中心静脉使用传统测定法测定当时的中心静脉压值.并与传感器监测法测得值进行比较100例次,分析两者有无差异.结果 传感器监测法与传统测定法所得CV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感器监测法具有数据连续、动态、直观、准确;减少感染的机会;减少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较传统测定法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进文;杜正隆;周木英;陈幻;邓飞燕;曾广萍;王其燕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