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工作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培养对策实践

马菲菲;郁翠萍;张立新;孙峰;张好;李亚利

关键词:高等卫生职业教育, 工作能力, 影响因素, 培养, 台湾
摘要:学生的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医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更影响社会医患关系.文章通过多方调研,分析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岗位上所需的核心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及满足度.并结合台湾技职教育的经验,系统设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途径,一方面加强专业课程整体设计与考核,突出职业素养;一方面在课程之外,通过“专业实务”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实作能力”,取得一定效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四方联动评价护生实习效果的探索与研究

    目的:有效评价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综合素质.方法:改变以往抽签决定单项考核项目,用典型案例考核学生出入院护理、常见疾病、危急重症处理的综合能力,由学校教师、临床老师、患者或家属、实习学生四方共同组成评价小组.结果:该评价方法更贴近护理工作,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患者或家属需求.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后期实习采用四方联动评价方法更切合实际.

    作者:王丽华;吴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模拟预报告在检验医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教学是检验医学很重要一个环节,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了未实施模拟预报告和实施模拟预报组间的一般学习状况、实验考核成绩模及学生问卷评价,结果表明模拟预报告是提高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同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也是一种提升培养.

    作者:于欣;杨凤琴;杨震;楚元奎;李宗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BL结合循证医学在眼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结合循证医学(EBM)的教学方法运用于眼科学临床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传统学习法的学生作为对照组,以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法的学生为实验组,在实习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新教学模式效果调查.结果: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有明显优势,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关孟;马嘉;李燕;周华;季菲菲;刘英;袁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普通高校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测评的问题与对策

    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测评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教学工作量测评特点的阐述,分析当前高校教学工作量测评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教学工作量测评的改进对策,为高校教师工作量测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作者:王飞;刘辉;曾志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第3、4季度和2014年第1季度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用药频度(DDDs)和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住院患者各季度抗菌药物的AUD分别为64.94、59.63、56.11 DDDs/100人/天,呈稳步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中的40DDDs/100人/天.其中,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和碳青霉烯类则逐步上升.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内、儿科的AUD增加过快,医院管理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其临床监管.

    作者:何莲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了解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急诊护理带教的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急诊科室实习的护理人员进行抽样,选取68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学习兴趣评分、操作考试得分、理论考试得分、沟通能力考核及教学满意度变化.结果:实验组学习兴趣评分、操作考试得分、理论考试得分、沟通能力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急诊护理带教中可显著增强急诊护理带教效果,大限度地满足临床带教需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琴节;任海瓯;苏少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运用校园网络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研究

    随着网络化的逐步深入,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对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广泛影响,使得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问题显得更加重要而迫切.因此,通过广泛调查,对当前学校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网络化对医学生医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并围绕如何运用校园网络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进行系统探讨,以期将医学生培养成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IN和宫颈癌患者宫颈粘膜脱落细胞的端粒酶荧光定量研究及比较

    目的:探讨端粒酶荧光定量检测在鉴别诊断CIN和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正常女性组26例,CIN Ⅰ-Ⅱ组28例,CINⅢ组21例,宫颈癌组24例;采集宫颈粘膜脱落细胞标本以293细胞为阳性标准进行端粒酶TRAP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CINⅢ组、HPV阳性CIN组及宫颈癌组的宫颈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定量值明显高于正常女性组,P均<0.05.结论:宫颈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荧光定量测定,可作为鉴别诊断CIN和宫颈癌的手段,尤其可作为女性妇科对宫颈癌的有效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傅祝能;孙海芳;孙兰青;王贤芳;陈林海;吴荣辉;方海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群构建医学免疫学网络教学平台

    QQ作为一个成熟的网络交流软件,是现在大学生常用的聊天、交流工具.通过建立医学免疫学QQ学习交流群,使师生之间从原来课堂上有限时间的交流变为课堂外无限时间的交流,并且使原来单纯的课堂上灌输式教学辅助以课外讨论式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使教师之间得到共识,有力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作者:孙爱平;张国俊;牛志国;郭继强;孙书明;赵铁锁;徐春阳;宋向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

    近年来许多医药院校设立了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加快医学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何拓宽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及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细分专业方向以适应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年2月间内、外、骨科所有住院病例中使用质子泵抑制的患者进行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及疗程等分析.结果:内、外、骨科的质子泵抑制剂平均使用率为35.85%,平均合格率为43.42%,骨科的使用率高但合格率低.结论:住院患者尤其是骨科住院患者存在着质子泵抑制剂滥用现象,医院应加强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规范,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与疗程.

    作者:张飞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双导师”制在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导师”制度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对专业学位硕士学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经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至我校的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人为观察组,进行“双导师”带教制,与同年入我校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30人进行比较.结果:与普通带教模式相比,观察组硕士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双导师”制度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卢青;蔡虎志;陈青扬;陈新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初步探索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BM)在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学影像系五年制本科实习学生80人,随机分为EBM组、对照组;每组40人.两组的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均相等.结果:对照组和EBM组的理论成绩分别为(84.41±4.17)和(85.34±4.05),文献检索成绩分别为(76.01±6.79)和(92.24±4.67),阅片考试成绩分别为(74.98±9.67)和(82.91±3.81).两组医学生的理论成绩相差不大(P=0.317);但EBM组阅片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0).结论:EBM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阅片能力.

    作者:夏琼;孙爱民;吴凤林;李颖嘉;李传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BI联合TBL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案导入式(Case-Based Instruction,CBI)联合团队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联合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及操作考核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联合教学组与TBL组比较,前者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及总成绩均有提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组与CBI组比较,前者在理论及总成绩方面均有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操作考核成绩提升上无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总体满意度达96.1%.结论:CBI联合TBL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姚玲玲;覃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断与结局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断方式与临床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之间的1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2例,腹腔脓肿2例,胰漏3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瘘者,死亡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其余10例治愈.结论:早期确诊、及时手术以及术后恰当处理,可有效降低十二指肠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死率.

    作者:何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等医学院校内收公文管理探析

    高等医学院校的内收公文是下级机关上报的诸如请示、报告等反映学校工作状态的重要文书,其处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公文处理的基本状况.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内收文的上报、批示、转办等程序不断完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流程、提高公文流转效率是提高医学部内收文处理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医学教育管理水平的举措之一.

    作者:张雪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科护理实习生护理癌症临终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索本科护理实习生护理癌症临终患者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对13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深度访谈,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结果:本科护理实习生在护理癌症临终患者时,经历了从紧张、恐惧到麻木的情绪变化及同情无力感、冲突感,对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科护理实习生普遍抗拒尸体护理.结论:护理教育者需将临终护理教育及情感支持纳入本科护理实习生基本的培训课程,使他们更理性的面对死亡,稳定其专业思想,提高护理癌症临终病人的技术.

    作者:何娇波;朱元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途径、机制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进行,就业创业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加大,而青年群体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其就业创业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广东省广州地区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的现状,深入剖析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途径,后对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

    作者:李树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州医科大学法医专业开设司法鉴定必修课程的实践

    司法鉴定形势发展和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开设司法鉴定必修课程,从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材、整合师资团队、引进PBL、CBL教学法、网络教学、实践训练、综合考核等方面实施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并提出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

    作者:喻林升;李兴彪;叶光华;范琰琰;廖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医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医学留学生已成为继汉语言专业后第二大来华留学群体,这一群体来华的目的是用英语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明显缺乏.针对这一特点,创新开放式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医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国家“软实力”,这既是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