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唐平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大学生归因方式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对西南地区1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南地区大学生存在问题,对于负性事件倾向于整体、不可控的归因;归因方式存在学科的显著差异.结论 需要改进大学生归因方式,优化归因策略.
作者:王树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与其婚前性行为态度的特点和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贵州某高校大二、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319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在性别、年级上有极显著差异;婚前性行为态度与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婚前使用安全套相关不显著.婚前性行为态度对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力.结论 婚前性行为态度是影响婚前性行为意图的重要变量,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心理与性态度的正确引导.
作者:梁燕君;赵守盈;谌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我概念在新兵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运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110名新兵进行调查,数据通过中介检验程序进行分析.结果 积极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和求助维度)通过自我概念影响新兵心理健康.结论 新兵自我概念在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中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通过培养新兵的自我概念进而培养新兵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孙丽云;许爱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中学生抑郁障碍发病状况.方法 以淮北市区4所中学为抽样学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171名中学生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2158份,筛选出抑郁症状156人(7.2%).104人(4.8%)被确诊有抑郁障碍.结论 抑郁障碍是青少年群体的常见精神疾病,应当引起卫生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作者:范春玲;唐登华;赵德明;徐惯侠;刘恩平;尹国兴;陶怀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应激方式的影响,提高当代大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心理素质.方法 应用路西量表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大学生心理应激指标:逆商指数平均70分左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逆商值,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经积极干预后,大学生逆商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积极心理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应激能力,使之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
作者:何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90例,根据单纯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单纯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测试医学应对问卷(MCMQ),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面对、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面对得分差别有显著意义,回避和屈服得分有极显著意义.对照组经过单纯药物治疗后,屈服维度得分并未改变.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
作者:张静;郭凤琴;傅文青;于宏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社会功能转归和疾病的预后.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从表现、评测方法到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结果 认知功能损害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神经心理损害中有一定特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心理测验中都发现有额叶功能损害.认知障碍的病理学基础是前额叶-纹状体-丘脑-颞叶(称为额-颞叶系统)相互之间的连接功能紊乱,其中海马功能障碍起着重要作用;自知力与认知损害有密切联系,改善认知功能不但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对治疗的反应,还可改善社会问题的处理技巧,提高心理社会技巧,促进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终将促进病人整体功能的恢复.结论 如何正确评测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利培酮和氯氮平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5- HT2A受体拮抗剂,不但能保持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不继续恶化,而且还能改善其认知功能.认知行为治疗比一般支持治疗有效,并可减少复发和住院次数,减少社会的医药卫生负担.
作者:李玥;邹义壮;李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问题、药物治疗情况作一综述,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提高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认识.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结果 发现迄今国内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还很少,国外则有较多和较深入的研究. 结论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萍;孙宏伟;庄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0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批评.结论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韧;刘先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针对有社交行为障碍的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社交能力训练,探讨网络成瘾的矫正,以便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借鉴作用.方法 采用测验法及社交能力训练 .结果 网络成瘾大学生社交能力训练前后在网络成瘾、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孤独感4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能力训练对改善网络成瘾有显著效果.
作者:葛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丙戊酸钠联合奎硫平与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奎硫平组34例,氟哌啶醇组34例,两组分别在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奎硫平或氟哌啶醇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躁狂量表及副作用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6周末,奎硫平组显效率为73.52%,氟哌啶醇组为75.76%,两组总体疗效相当;奎硫平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氟哌啶醇组(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奎硫平与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相当,但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刘晓华;吕伟;李美花;张玖龙;沈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校护生在交流情景中表现出的交流恐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对314名在校护生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年级、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作为单独因素对高校护生的交流恐惧没有明显影响(P>0.05),文理生与家庭经济状况对高校护生的交流恐惧状况在某些维度上有较为显著的影响(P<0.05);双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级因素分别与家庭经济状况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性别、年级、文理科、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影响高校护生的交流恐惧状况,本文结果可为进一步消除或缓解高校护生的交流恐惧提供相关的研究依据.
作者:史琼;樊嘉禄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保险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SCL-90症状量表对保险从业人员进行测评,并将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 保险从业人员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除人际关系以外)都高出全国常模,其中保险业务员总均分、阳性均分及各因子均高于保险内勤人员.结论 保险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对该类人群开展心理疾病预防势在必行.
作者:曹晓燕;郭斐;申红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579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我校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主要表现为强迫、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强迫、焦虑、敌意、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均低于大学生样本;大学新生各因子分性别、学院、文理科和民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来源于乡镇大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其他因子上没有差异.结论 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应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作者:杨新华;谢倩;周贤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提倡两者的结合.方法 查阅文献,对消极心理学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上的可能性.结论 积极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新视角,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红;宋颖惠;顾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编制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方法 在潍坊地区11所医院选取479名护士进行施测,对所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量表包括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获益感、职业动力感3个因子,信度、效度检验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都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结论 量表的编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作者:陈祥丽;张乐华;杨昭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以阿立哌唑为对照,比较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洛沙平和阿立哌唑治疗8周,应用PANSS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PANSS总分及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洛沙平起效快于阿立哌唑,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及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洛沙平是一种起效快而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刘明山;车丽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帕罗西汀合并氯氮平治疗组,B组为单用氯氮平治疗组作为对照组,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症状,用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护土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病人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2、4、8、12周末进行评定.结果 A组在治疗2周末开始SANS评分较B组即有显著下降,治疗8周后,SANS评分下降更加明显,NOSIE评分A组治疗后总消极分降低,总积极分上升,与B组有显著差异.治疗后4、8、12周末TESS评分,A组低于B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帕罗西汀合用氯氮平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作者:孟月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飞行员家庭子女和婚姻(SLOCE)因素,为开展飞行员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深入飞行员家庭,夫妻同时进行Olson婚姻质量问卷的子女和婚姻分量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紧张性生活事件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评.结果 飞行员以及妻子的SLOCE与双方的个性、心理健康水平、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以及年龄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揭示飞行员的SLOCE带有明显的情绪化;而妻子的SLOCE即受情绪因素也更多的受生活事件的影响.结论 要提高飞行员夫妻SLOCE的满意度,应把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以及年龄因素纳入咨询的治疗内容.
作者:娄振山;骆桂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公安政工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结合访谈的方法对114名政工干部进行个性和心理状况的评估.结果 ①MMPI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有病理性异常的分量表有疑病量表、抑郁量表、癔病量表、精神病态量表、男性化-女性化量表、偏执量表、精神衰弱量表、躁狂量表,其检出率分别为13%、9%、18%、9%、11%、3%、6%、7%.②16PF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排在前6位的个性因素依次是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恃强性、稳定性、乐群性.③SCL-90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6%,且均为轻度,多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强迫症状因子分上.④SAS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有轻、中度焦虑的共计6人,占有效问卷的6%.结论 从总体水平上讲,114名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且绝大部分政工干部在情绪调控、压力缓解、人际沟通方面具有很好的处理能力.
作者:张淼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