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完善多级联动教学督导系统提高质量监控与教学成效

范士志;何勇;廖祥丽;胡义杰;王秀薇;李民

关键词:多级联动, 量导系统, 教学评价
摘要:本研究探索如何规范校院系多级联动教学量导系统,建立多层次、系列化的教学评估制度,建立动态的信息采集、反馈和处理系统,统一权威监控与评价结果发布机制,有针对性地抓住了教学质量关键环节,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通过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专业学生学业成就的结构方程建模分析

    文章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广西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业成就.模型结果展示了学生学业成就的现状,并由此对新专业的课程设王、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霍海英;罗海琼;马贞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路径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采取经肱动脉逆行植入支榘治疗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10例.术前诊断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动脉造影确诊.结果:本组支架植入均获成功,支架植入满意,无移位.10例中随访8例,随访时间4-34个月,平均15个月.失访2例,随访率80%.随访期间8例病例均无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症状发生.结论:逆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是治疗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炜;王李华;毛雪萍;徐幼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关怀照护训练与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研究

    目的:探讨关怀照护训练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2006届204名护理本科生开展关怀照护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知识、关怀的态度以及护理操作中表现出的关怀技巧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关怀知识的掌握与关怀技巧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1),关怀的态度也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开展关怀照护训练是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爱华;高英丽;薛雅卓;陈惠珍;万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2007两届共48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内容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案例情景沟通模拟训练:第二阶段,社会实践,与幼儿、老人、患者沟通实践.课程教学前、后由每住护生填写<沟通能力调查表>,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在学习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后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学习前相比有明显提高(μ=17.58,P<0.001).结论: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是成功的,对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具有真实性、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的特点.增强了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诸葛慧香;胡建伟;王勤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教学医院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实践与思考

    住院医师是教学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后备力量.其临床技能的提高是医院医疗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住院医院技能培训存在的不足,统一培训标准,规范培训步骤与管理,有助于住院医师成长及其临床技能的提高.

    作者:王奇金;徐晓璐;邹大进;徐正梅;赵家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毕业后医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毕业后医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应用PBL联合蚂蚁搬家的方法,并评价期教学效果.结果:应用此方法解决了学习医学英语枯燥无味和难以长期坚持的难点,并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结论:联合应用PBL和蚂蚁搬家的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马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互动式教学法适合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王洁;陆克义;张轩萍;杨彩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妇产科课堂互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建立妇产科课堂互动教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有利于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妇产科课堂互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有待于进一步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

    作者:朱华;杨孝军;郑飞云;赵红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学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文章从我校青年教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的介绍,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夯实基础.

    作者:杜朝东;王沁;付延功;柏正华;胡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数字化显微网络互动系统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数码显微网络互动实验室,把现代信息技术融进了高等教育的课堂.在师生共享清晰图像的同时,还有语音系统相互交流,存贮图像信息和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图像和资讯的异地共享等功能.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一方面消除了师生之间在显微图像上的沟通障碍,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另一方面使教师迅速而有效地对全体或个别学生给予指导或帮助,还可发挥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和保存功能,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和沟通手段.

    作者:李奇志;刘凌;云永玲;吴元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的理性思考

    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分析网络教育的特征,尤其是从学习者这个要素的转变入手,出网络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网络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现念率先转变的实践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确立,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将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终建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将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时,分析了多媒体网络教育中英语教师角色误区,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和建议.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影响大学医院青年医生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医院青年医生的培养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把握青年医生的特点,认真分析影响青年医生成长的因素,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青年医生尽快成长.

    作者:贾敏;张申;杨练;张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职护理专业不同班级模式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探索高职护理专业课堂教学中,不同班级模式学生学习成绩差异;选择我院护理系由同一教师任教,既有合班(3个班和2个班),又有单班的护理专业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种班级模式下学生期终考试成绩进行时比分析;结果发现模式1(3个班合班)心护、中护、外护、健康促进和传护成绩均低于模式3(单班)(P<0.05).模式1的中护与外护成绩均低于模式2(2个班合班)(P<0.01),而模式2与模式3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认为,为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理论课合班教学规模宜控制二个班为妥,并注意课堂内容的设计.

    作者:李胜琴;吴建芬;饶和平;汪苏亚;朱美香;范晓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为评价我国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质量,对该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方法:信度研究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和再测信度等指标,效度研究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等指标.结果与结论: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信度良好,具有一定效度.

    作者:于惊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完善多级联动教学督导系统提高质量监控与教学成效

    本研究探索如何规范校院系多级联动教学量导系统,建立多层次、系列化的教学评估制度,建立动态的信息采集、反馈和处理系统,统一权威监控与评价结果发布机制,有针对性地抓住了教学质量关键环节,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通过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范士志;何勇;廖祥丽;胡义杰;王秀薇;李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BL在内分泌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见习是医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在内分泌科见习带教中试行PBL教学法:先进行资料准备和教师培训,接着在带教中按课前预习一分组讨论一学生发言一教师总结4个步骤进行.结果显示采用PBL教学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师生反应良好,学生的考试成绩较高.

    作者:穆攀伟;王庭槐;曾龙驿;张国超;陈燕铭;傅静奕;许海霞;王曼曼;舒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CPC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为传统基础医学教育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立足于传统的病理学CPC教学实践,比较其与PBL的异同,从CPC案例设计、教学实施、师生角色转变等方面提出如何将PBL的有益经验应用于CPC的教学方案.

    作者:刘晔;鲁映青;汪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电子化模式的探索

    探讨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考务管理模式的分析思考,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信息技术充分普及的现状,提出将信息技术与高校考务管理相结合,变传统考务管理为电子化考务管理,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电子化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高专院校考务管理电子化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和运用.

    作者:张薇;陈涛;王迎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学生应对方式和行为抑制的关系研究

    对某医科大学327名临床专业大学生进行应付方式问卷和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在幻想、合理化、对求助的抑制和对支配的抑制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幻想、求助、合理化、自责和退避对行为抑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联合预测行为抑制35%的变异量,即应付因子是影响医学生行为抑制的重要变量.

    作者:王仲星;王欣星;周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护理学生职业认识变化的调查

    护理专业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对护理学生职业认识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文章通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部分实习护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就护理学生职业认识变化展开了调查,并提出有关对策.

    作者:马玉娥;郭晓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