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护理专业不同班级模式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李胜琴;吴建芬;饶和平;汪苏亚;朱美香;范晓江

关键词:高职护理, 班级模式, 教学效果, 研究
摘要:探索高职护理专业课堂教学中,不同班级模式学生学习成绩差异;选择我院护理系由同一教师任教,既有合班(3个班和2个班),又有单班的护理专业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种班级模式下学生期终考试成绩进行时比分析;结果发现模式1(3个班合班)心护、中护、外护、健康促进和传护成绩均低于模式3(单班)(P<0.05).模式1的中护与外护成绩均低于模式2(2个班合班)(P<0.01),而模式2与模式3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认为,为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理论课合班教学规模宜控制二个班为妥,并注意课堂内容的设计.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完善多级联动教学督导系统提高质量监控与教学成效

    本研究探索如何规范校院系多级联动教学量导系统,建立多层次、系列化的教学评估制度,建立动态的信息采集、反馈和处理系统,统一权威监控与评价结果发布机制,有针对性地抓住了教学质量关键环节,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通过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范士志;何勇;廖祥丽;胡义杰;王秀薇;李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医学教育研究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期刊检索的探讨

    通过对2005-2007年<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共30期文献的标题、关键词及摘要的浏览,将文献统计为课程研究与教学相关、学生发展与招生政策、评价考试与质量保障、培养目标与教育改革及其他五方面,井以此与国外医学教育研究现状加以比较,提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周莹;汪青;鲁映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论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医事法学专业是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专业,至今已有二十几所医学院校开办了此专业,该专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构建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培养高质量医事法律人才的关键,鉴于此,拟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对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新华;汪丽青;王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教学医院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实践与思考

    住院医师是教学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后备力量.其临床技能的提高是医院医疗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住院医院技能培训存在的不足,统一培训标准,规范培训步骤与管理,有助于住院医师成长及其临床技能的提高.

    作者:王奇金;徐晓璐;邹大进;徐正梅;赵家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为评价我国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质量,对该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方法:信度研究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和再测信度等指标,效度研究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等指标.结果与结论: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信度良好,具有一定效度.

    作者:于惊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路径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采取经肱动脉逆行植入支榘治疗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10例.术前诊断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动脉造影确诊.结果:本组支架植入均获成功,支架植入满意,无移位.10例中随访8例,随访时间4-34个月,平均15个月.失访2例,随访率80%.随访期间8例病例均无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症状发生.结论:逆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是治疗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炜;王李华;毛雪萍;徐幼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西部地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西部地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上,根据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和对社会人才的要求及实践教学基础建设现状,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措施,探索出了一条实残教学模式.

    作者:姚军汉;闵三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作业治疗师教育概况与改革的思考

    通过对中外作业治疗师教育发展情况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作业治疗师培养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加强和改革作业治疗师培养体系,加快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尽早与国际接轨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沈光宇;胡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彤放射治疗3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进行随访,了解其治疗效果,并进行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获随访病人31例,总有效率(CR+PR)为77%.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46%.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聪;卢转飞;江辉斌;郭亚枫;吴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毕业后医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毕业后医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应用PBL联合蚂蚁搬家的方法,并评价期教学效果.结果:应用此方法解决了学习医学英语枯燥无味和难以长期坚持的难点,并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结论:联合应用PBL和蚂蚁搬家的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马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妇产科课堂互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建立妇产科课堂互动教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有利于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妇产科课堂互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有待于进一步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

    作者:朱华;杨孝军;郑飞云;赵红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2007两届共48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内容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案例情景沟通模拟训练:第二阶段,社会实践,与幼儿、老人、患者沟通实践.课程教学前、后由每住护生填写<沟通能力调查表>,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在学习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后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学习前相比有明显提高(μ=17.58,P<0.001).结论: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是成功的,对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具有真实性、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的特点.增强了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诸葛慧香;胡建伟;王勤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学教育认证与课程改革

    医学教育质量保证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国家都建有对医学院校的认证制度.哈尔滨医科大学在2006年接受了医学教育全球认证试点性评估,并以此为契机,接受先进的国际医学教育理念,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作者:曹德品;钟照华;赵士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BL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中,选取2005级临床医学班40名学生进行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与进行传统教学的2004级临床医学班40名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理论学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产科学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李淑文;赵长虹;史同庆;王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影响大学医院青年医生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医院青年医生的培养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把握青年医生的特点,认真分析影响青年医生成长的因素,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青年医生尽快成长.

    作者:贾敏;张申;杨练;张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和医学救护训练满足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

    作好部队卫勤保障和有效实施医学救援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生工作的重点.针时卫勤保障和医学救援工作特点,在院校教学、部队卫生训练中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提高保障水平和救治效果,更好地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作者:张宇辉;蒋鹤生;郑文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数字化显微网络互动系统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数码显微网络互动实验室,把现代信息技术融进了高等教育的课堂.在师生共享清晰图像的同时,还有语音系统相互交流,存贮图像信息和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图像和资讯的异地共享等功能.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一方面消除了师生之间在显微图像上的沟通障碍,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另一方面使教师迅速而有效地对全体或个别学生给予指导或帮助,还可发挥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和保存功能,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和沟通手段.

    作者:李奇志;刘凌;云永玲;吴元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口腔医学生临床操作基本技能考评评估体系的构建

    为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我院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实际,逐步探索建立了口腔医学生临床操作基本技能考评体系.操作基本技能考核的重点学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和口腔修复学.该体系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荒方法三个部分.实践证明,我院口腔医学生临床操作基本技能考评体系能较为客现和公正地反映学生对口腔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掌握.

    作者:侯晓冲;张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BL在地方医学院校的实施策略探讨

    PBL教学模式以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让学生变为自主学习者为特点,已受到众多医科院校的关注.然而,由于受教学资金、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限制,在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得还不够深入,许多院校仍处在探索阶段.文章总结本校对部分课程进行PBL实践的经验,探讨适合地方医学院校特点的PBL实施策略.

    作者:周芸;王斌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关怀照护训练与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研究

    目的:探讨关怀照护训练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2006届204名护理本科生开展关怀照护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知识、关怀的态度以及护理操作中表现出的关怀技巧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关怀知识的掌握与关怀技巧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1),关怀的态度也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开展关怀照护训练是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爱华;高英丽;薛雅卓;陈惠珍;万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