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醇质量对多潘立酮片含量测定的影响

郑阿利;盖轲

关键词:异丙醇, 多潘立酮片, 紫外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厂家生产的异丙醇对多潘立酮片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异丙醇对多潘立酮片含量测定的结果影响较大,能使其含量降低3~9个百分点;结论:在多潘立酮片含量测定中,异丙醇试剂的质量不容忽视.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复方曲安奈德咪康唑乳膏两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曲安奈德咪康唑乳膏中硝酸咪康唑和氯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开始以甲醇-0.5%醋酸铵水溶液-乙腈(17:66:17)为流动相,洗脱至氯霉素峰出峰完全,变为甲醇-0.5%醋酸铵水溶液-乙腈(45:10:45),洗脱至硝酸咪康唑峰出峰完全;检测波长227nm;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氯霉素与硝酸咪康唑浓度在0.16~0.56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r=0.998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0%(RSD=1.07%),100.61%(RSD:1.7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曲安奈德咪康唑乳膏质量控制.

    作者:张永恒;乔立新;卢乙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HPL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黄酮和内酯含量

    目的: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银杏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Aglient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4%磷酸溶液(52:48)、甲醇-水(35:65);流速1.0 ml·min-1.结果: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等4种内酯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准确稳定、灵敏度及重复性较好,能够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苏明武;杨欣;赵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降压益肾颗粒的提取工艺考察

    目的:对降压益肾颗粒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收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4因素及醇沉浓度对浸膏收率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用药材10倍量水,浸泡1h,每次煎煮1.5h,煎煮3次,醇沉浓度70%.结论:此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作者:张源;周琴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拉霉素片的溶出度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克拉霉素片的溶出度.方法:色谱柱:Luna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600:400),检测波长210nm.结果:克拉霉素在0.10~0.63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8 6.结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简便,可作为克拉霉素片的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绿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浸提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提取工艺,并对不同产地低档茶叶的茶多酚和EGCG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EGCG含量,以EGCG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做单因素试验,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影响绿茶中EGCG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温度.结论: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15,以40%乙醇在60℃浸提2次,每次30 min,且新茶中EGCG提取率相对较高.

    作者:刘元瑞;张杨;赵毅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硫普罗宁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复方甘草甜素对中重度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4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用硫普罗宁200 mg和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谷胱甘肽1.2 g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对照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Bil、ALT和AST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7.85±19.68 vs.68.33±13.07μmol·L-1,P<0.01;56.33±14.78 vs.89.38±35.67u·L-1,P<0.01;79.76±24.65 vs.121.32±23.44u·L-1,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复方甘草甜素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使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宋艳霞;侯春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白芍樟帮与其他炮制品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测定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结果: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芍药苷25~125μg·ml-1,r=0.999 8(n=5),芍药内酯苷20~100μg·ml-1,r=0.999 7(n=5);平均回收率(n=9)芍药苷为97.76%,RSD为1.56%,芍药内酯苷为96.82%,RSD为1.94%.各炮制品两成分含量较白芍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樟帮煨品和樟帮酒炒品较高,炒焦品低,两成分含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各炮制品含量测定结果均较生品有所降低.

    作者:张凌;罗晶;雷志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UV法测定吉非罗齐胶囊半成品的含量

    目的:建立UV法测定吉非罗齐胶囊半成品中吉非罗齐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nm波长处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0.035-0.104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n=3).结论:此法快速、准确,可作为生产工艺监控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碧岩;杨小莹;蒋林波;陈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头孢替安在莫西沙星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与37℃下,采用联立方程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替安与莫西沙星配伍后的含量,并测定pH,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8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和37℃下,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8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张丽梅;邢建华;李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芦荟大黄素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研究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芦荟大黄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DNA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CNA的表达.结果:芦荟大黄素能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P<0.05);使G0/G1期细胞增多,使S期和G2/M期的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DNA指数明显降低(P<0.05);芦荟大黄素能抑制PCNA的表达(P<0.05).结论:芦荟大黄素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的表达而影响细胞周期的结果.

    作者:张承玉;富泽龙;郑学芝;刘晓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药学服务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几个大城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哮喘发病率约0.7%~1.5%,儿童哮喘发病率约0.11%~2.03%.近年来,哮喘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认为药物治疗结果欠佳与临床医师或患者对药学知识缺乏有关.为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院临床药学室的药师自2007年10月尝试开展了为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工作,受到医师及患者的好评.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周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四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速鉴别

    笔者在近两年的中药材监督、检验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金银花、海金沙、僵蚕、乌梢蛇4种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快速鉴别方法,通过从现场初筛到实验窜检验的结果来看,抽样靶向率高达90%以上,改变了以往因盲目抽验导致实验室大量合格样品的重复枪验、降低了实验室榆验的成本,提高了抽验经费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下将这4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速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张彩霞;苏耀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三七中7种皂苷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三七中7种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室温.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b2,Rc,Rd,Rg1,R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6~140μg·ml-1(r=0.999 2)5.8~144μg·ml-1(r=0.999 1)、5.9~148μg·ml-1(r=0.999 7)、6.1~152 μg·ml-1(r=0.999 2)、5.8~144 μg·ml-1(r=0.999 2)、5.8~146 μg·ml-1(r=0.999 0)、5.8~144μg·ml-1(r=0.999 4);回收率98.5%~100.1%.结论:HPLC法可同时并且简单快速分离三七中7种皂苷.

    作者:邰建东;罗旭彪;颜流水;俞斌;涂新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临界萃取当归挥发油及阿魏酸正交试验研究

    目的:优选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FE-CO2)萃取当归挥发油和阿魏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阿魏酸的提取量和挥发油的得率为考察指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优选.结果:优选萃取条件是:当归粉碎为20~60目,75%的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60℃.结论:优选工艺萃取的挥发油和阿魏酸提取量较高,所得浸膏量较低.

    作者:刘丹;刘超英;韩建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冲突刍议

    当前一些传染病及某些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引起的人类健康危机,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所面对的不能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价格高昂的药品治疗费用引起的健康危机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公众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分析药品专利保护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保障药品可及性的几种途径.

    作者:姚昱;田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如意金黄散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如意金黄散巴布剂制备工艺佳参数.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影响膏体成型工艺的中药浸膏用量、搅拌速度、炼和温度为因素,设计L9(34)正交表,以巴布剂膏体的剥离强度、初黏力为量化指标,综合感观评分为综合考察指标,同时对佳含水量进行单因素考察,通过数据分析,优选出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巴布剂膏体制备工艺佳参数为中药浸膏1.5g、炼和温度50℃、搅拌速度500 r·min-1、含水量为48%,其中各因素对剥离强度作用大小依次为中药浸膏(P<0.05)、炼和温度(P<0.05)、搅拌速度(P>0.05);对初黏力作用大小依次为中药浸膏(P<0.05)、炼和温度(P>0.05)、搅拌速度(P>0.05);对综合物理性状指标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中药浸膏(P<0.05)、炼和温度(P<0.05)、搅拌速度(P>0.05).结论:采用优化后巴布剂粘贴性能优良,各项指标均符合外用贴敷要求.

    作者:陈永财;邵炳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抗菌药合理使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呼吸内科和儿科抗菌药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及临床药师采用主动干预医师处方行为的策略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运用前后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抗菌药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分成干预前、1次干预后、2次干预后、3次干预后共4个组别.数据用SPSS1 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主动干预后,呼吸内科抗菌药使用率从干预前61.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30%(P<0.01);抗菌药注射剂使用率从干预前19.2%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10%;抗菌药平均费用从干预前28.2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1.8元.儿科抗菌药使用率从干预前48.4%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27%;抗菌药注射剂使用率从干预前25.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14%;抗菌药平均费用从干预前31.5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2.3元;干预后门诊呼吸内科与儿科抗菌药联用现象均不存在.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主动干预门诊处方策略对改善,临床处方实践是有效和可行的.

    作者:黄勇斌;黄亮;成杰辉;周件贵;关小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乙炔雌二醇治疗皮下埋植术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乙炔雌二醇对皮下埋植避孕术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影响.方法:160例行皮下埋植避孕术后月经功能紊乱(出血型)的妇女,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80例,对月经期长,血量多者给予口服乙炔雌二醇(30μg,poqd),每天6片,止血后,减为25μg,po,qd服2d,每天20μg服2d,依次递减为5μg,po,qd,作为维持量,连服21 d为1个疗程;对于出血量相对较少者给予乙炔雌二醇15μg,po,qd,止血后,10μg,po,qd,依次递减为5μg·d-1,作为维持量,连服21d为1个疗程;对照组80例,给予甲硝唑片0.2g,po,tid,安络血3 mg,维生素K412 mg,po,tid,共7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2.50%,对照组有效率82.50%.结论:乙炔雌二醇治疗由皮下埋植避孕引起的月经功能紊乱(出血型),在止血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善芹;姚大红;贾春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柏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双柏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以卡波姆-940、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采用TLC鉴别凝胶中大黄、黄柏、侧柏叶,采用HPLC测定其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在0.04~0.40m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1.04%.结论:双柏凝胶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质量控制标准合理.

    作者:陈惠红;梁学政;甘晓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子宫锭中儿茶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子宫锭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4 mol·L-1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THF)(45:8:2),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1.结果:儿茶素在501.2-1754.2 n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7%,RSD=1.92%(n=9).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好,可用于子宫锭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岩;杨钊;吴爱英;赵鲁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