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莉;徐广玉;彭秀坤;陈月强
目的调查唐山市两所高校2001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两个学校的2001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各因子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比较分析.结果唐山市两所高校2001级大学生的症状因子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并且两所院校2001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差异.结论两所院校的2001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作者:武英;李丽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4例,对照组34例.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并采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焦虑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且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并且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梅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某二炮部队军人智力水平对业绩的影响.方法对1205名官兵进行团体智力测验及相关分析.结果二炮部队官兵及操作手智力与业绩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1).结论二炮部队官兵智力水平对业绩有显著影响.
作者:黄继真;赖淑珍;田留宗;周先立;郑良根;魏永超;熊富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剖析现代战争对战时军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心理训练实践及评估结果,为我军平战时心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陆军某部80名新兵连战士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心理训练,具体包括自我认知训练、信念强化训练、情绪控制训练、团队合作训练4个方面.结果心理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打靶成绩、受嘉奖情况、心理测试数据等评估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现代战争对战时军人心理耐受力、心理应激力、心理意志力和心理控制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平时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军人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张伟;刘晓红;倪方;程灵芝;唐云翔;李川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师范大学2002级本科学生446人,对试验对象进行2个学期心理卫生课程教育.测量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分别作课程教育前后测评比较.结果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干预后,SCL-90测试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项目上得分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01) ; SCL-90因子分≥3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变化,经χ2检验除躯体化项目外,其余9个项目都有显著的降低.结论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可以影响大学生SCL-90评分,提示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可以作为高校心理辅导重要形式之一.
作者:侯依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智力和生活能力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0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婚姻状况、日常锻炼、抑郁、社会支持水平等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的智力和生活能力有影响,而居住方式、吸烟、饮酒等因素与这二者无明显关联.结论在保护老年人智力和生活能力的工作中,要注意婚姻状况、日常锻炼、抑郁、社会支持水平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作者:樊旭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文拉法辛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及探讨口服剂量、用药时间、副反应等相关问题.方法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及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0例,其中10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均口服文拉法辛治疗8周,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1、2、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疗效及临床出现副反应情况.结果抑郁症患者口服文拉法辛1周起效,治疗有效剂量75~225mg;卒中后抑郁的患者2周后起效,治疗有效剂量为100~225mg;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与口服剂量大小无关.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起效迅速,疗效可靠,安全性能好.
作者:李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病人对毒品、非毒品信息记忆的差异.方法图片的学习、内隐记忆和再认.结果对毒品图片的判断,无论是学习过的图片还是新图片,正确量大,反应时长.结论毒品、非毒品信息对海洛因成瘾病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对毒品信息的反应更强,保持时间更长.
作者:肖壮伟;隋雪;王雨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SCL-90连续4年对2000~2003年级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扩招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呈稳定态势.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是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结论开展适应教育,进行心理干预,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迫切.
作者:段鑫星;付豪;宋冰;顾伟;江厚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期望量表(UCSD)、心理控制源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即Q-RSC)对2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大学生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专业差异非常显著,音乐和思想政治专业的大学生被试的社会期望均显著高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大学生被试;②大学生的社会期望与心理控制源、情绪稳定性、倔强性的负相关显著,与外向、社会掩饰性的正相关显著.结论①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存在显著差异;④社会期望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征的相关显著,具有丰富的内涵.
作者:李义安;李先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奎硫平合并氯丙咪嗪治疗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奎硫平(国产)合并氯丙咪嗪、氯氮平合并氯丙咪嗪治疗8周.用PANSS、Y-BOCS评定疗效,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PANSS、Y-BOCS总分和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近(P>0.05);两组治疗后分裂症、强迫症状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TE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氯丙咪嗪治疗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疗效肯定,副反应较轻,可作为治疗伴强迫症状分裂症的一个较好选择.
作者:张玉娟;蒋玉卉;赵淑芹;方润领;马建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应付方式.方法选择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24例为研究组,以同期健康同龄女性24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定.结果 EPQ测定中,研究组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E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积极应付的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消极应付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个性和应付技能缺陷,应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学会和掌握积极应对技能,改善消极态度和不良适应行为,有利于情绪障碍的改善及心理康复.
作者:谭春英;孙玉玺;马建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初中预备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有效地制定各项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 结果有3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中的娱乐性和亲密性关系显著;个性特征中神经质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关系密切.
作者:龚鸿曾;周祖英;曹艺宁;唐爱;王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分别评定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及病情稳定患者,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组家庭的亲密性、情感表达、娱乐性、独立性、成功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及控制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稳定组上述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复发组与稳定组上述各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稳定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优于复发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
作者:周刚柱;孙正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特征,分析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对调查结果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类别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独立学院大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13.7%,经分类比较,低年级学生、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同学(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较高.结论独立学院大学生中有中度心理痛苦的同学占总数的13.7% ,低年级、母亲文化程度等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作者:田家莉;徐广玉;彭秀坤;陈月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患者的临床和智能情况.方法 1994年1月~2002年12月曾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7例5~I5岁的儿童癫痫患者进行智能测验,并与60例正常儿童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癫痫组共有19例患者智能低下,60例正常儿童只有2例智能低下.结论癫痫本身对儿童患者的智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萍;魏蕤红;王传升;张中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共70例病人均符合CCMD-2-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病程≥5年.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35例).训练组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行为训练;对照组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定疗效.结果训练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成爱萍;张景霞;延英芹;李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疗效.方法采用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定将有1个以上因子超过全国常模的100名儿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半年后进行CBCL第2 次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显效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治疗对儿童行为问题有效.
作者:陈保平;刘伟;谢守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心理干预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父母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 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龙金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学生人格特征与私立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22名私立学校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测查,通过假设检验、偏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对测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私立学校普通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在恐怖倾向、身体焦虑方面值得关注;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稳定性维度上,学生人格因素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学生人格因素的中介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作者:肖海雁;韦义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