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动洗胃机洗胃法的改良与评价

金丽萍

关键词:电动洗胃机洗胃法, 改良, 评价
摘要:目的对电动洗胃机洗胃法进行改良,以提高洗胃质量.方法将5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实施电动洗胃机洗胃的病人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洗胃采用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就2组间洗胃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洗胃时间和洗胃过程中胃液自口鼻腔涌出率比较均为P<0.01,呈极显著性,洗胃术后2h内吐出物有机磷农药含量定性测定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后的洗胃法可更有效清除毒物、缩短洗胃时间,并能防止洗胃术中及术后呕吐的发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系统光缆及电凝线的保护方法

    我国自1991年首次使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手术以来,由于它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疤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随着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国内已有数百家医院开展了此项手术.腹腔镜系统的纤维光缆及电刀单极、双极导线及超声刀连接导线非常容易折断,光缆折断导致光源不足,会严重影响手术.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找出一套保护光缆及电凝线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芳一;徐大秀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流程重组影响护理服务效率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部分护理服务流程重组,提高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和效率,终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在相同的护理资源条件下采用流程重组设计、系统性整合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护理服务项目流程进行重组.结果重组后床边巡视交班时间每位主管护士每天可节约33min;输液前的摆药流程重组使每位主管护士每天可节约18min;病人拉灯呼叫护士次数由重组前(33.67±7.45)次下降为重组后的(19.33±7.26)次(P<0.01);病人到达病区后护士接待流程重组实施前平均耗时(6.54±3.86)min/个病人,实施后平均耗时(1.15±0.83)min/个病人(P<0.01).结论护理服务流程重组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主动性及护理服务效率.

    作者:谭惠仪;李美华;黄雪仪;彭穗娟;罗丽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离体颅骨瓣再植的护理54例

    颅骨缺损是开颅手术后病人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且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美观.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种类很多,但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一种修补材料能在塑形、抗击、耐压、隔温和防寒方面完全替代颅骨[1].

    作者:郑秀萍;孔丹;周慧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小儿鼻内窥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的护理40例

    近年来,我院采用了鼻内窥镜下经口切除腺样体的手术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一些新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青波;王小杰;姜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观念和理念使得护理工作由单一的功能制护理转向对患者心身及相关的社会因素的综合护理.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樊爱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观察

    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对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起正性促进作用,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的成熟.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其喂养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对于各种喂养方法的利弊及鼻胃管喂养时是否需要口腔刺激一直存在争议[1,2].近些年,国内外研究表明,NNS对早产儿生理、生长发育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NNS对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作用尚存在争议.为了解NNS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2004年5~12月,我们对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38例早产儿,2组喂养相关情况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荣;林风玲;郭淑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手术体位变化影响生病体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体位是病人在休息和接受治疗时需要采取的一种身体姿势.适当的体位对治疗疾病,缓解症状,进行检查,预防术后并发症,减轻疲劳均有良好的作用.而手术体位属被动体位,是强迫病人采取的便于手术操作的体位.现将我院2004年7~9月由于手术中体位变化严重影响病人生命体征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炳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的护理

    玻璃体腔内注气是巩膜外垫压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1,2],对提高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此病人需要长时间的俯卧体位,不论是在体力上和精力上都造成了很大的消耗而难以坚持.我院自2001年收治20例20眼患者,采用巩膜外垫压联合放液术及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取得了良有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于莲芝;张彩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护理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分析

    随着护理新技术、高科技护理新产品应用于临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繁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新产品、新技术问世很久也不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我们对省级2家大医院护理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松焕;芦良花;张红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数据库技术在护理绩效工资分配中的应用

    计算机的普及和宽带网络的大规模铺开,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现代化的医院,我院在护理工作中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如护士技术档案的管理、培训工作的教材准备、文档的处理、绩效工资分配等,都采用了微机处理和多媒体技术.

    作者:杨纯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是冠心病治疗的新技术,其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近年国内外报道[1,2],经桡动脉穿刺是PCI的又一理想途径,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和溶栓药物的应用等优点.我院2000年12月~2004年11月进行经桡动脉PCI 510例,针对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邱雪梅;张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例婴儿Kaposi水痘样疹的护理

    Kaposi水痘样疹多见于3岁内的婴幼儿,其特征为在特应性皮炎的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或柯萨奇病毒[1].临床上表现为湿疹皮炎的基础上突发脐窝状水疱,并且全身症状严重,患儿往往有高热、嗜睡等中毒症状.本例患儿临床表现典型,治疗上予以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损伤的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跃琼;胡芳;屈丽;朱香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智能温控眼睛冲洗器的制作与应用

    为了避免眼睛冲洗液温度不稳定,减少护士操作前加温、测温的重复工作,减轻病人对常规使用热水瓶或水壶时易爆易破的担心和惧怕,我们设计简易智能温控器并应用于临床,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惠文;黄惠敏;王亚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盆腔手术病人导尿时机选择对尿道黏膜损伤的影响

    导尿是盆腔手术病人必要的一项术前准备,一般情况下,手术需导尿的病人均于术前在病房进行,但病人痛苦大且导尿失败率较高.常规导尿术只强调物品准备、无菌操作及尿管插入方法[1],而忽视了导尿对病人的刺激及应采取的对策.据报道,清醒状态下,有的女病人因尿管插入困难,造成外阴划伤、出血;男病人则因解剖特点,导尿时反复试插或操作不当而引起尿道水肿出血,但在麻醉后再次为这些病人导尿时,过程则很顺利[2].2003年以来,我们对盆腔非全麻手术病人选择导尿时机进行了研究,采取在病人麻醉出现平面后导尿,提高了导尿的成功率,同时极大地减轻了疼痛等不良刺激及相关的各种应激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明宏;王春香;贺玉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长袖反穿式病人服的制作与使用

    在精神病医院或某些家庭常见一些病人乱捡一些垃圾食用、或手不做主、乱拿乱动、不愿穿衣等怪异行为.既不整洁卫生,又不安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少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特设计制作长袖反穿式病人上衣.通过临床应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常见和高发于危重病人[1],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9%~70%(平均20%~25%),病死率高达50%~69%[2,3].国内报道VAP发生率为43.1%,死亡率为51.6%[4].VAP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共同面临的一个临床难题,一旦出现,将造成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病死率增加等[5].本文对VAP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庄小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30例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方法对30例产科DIC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有明显的诱因,治愈率为93.33%.结论注重诱因,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危象,及时报告,为医生及早诊断提供依据;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执行各项治疗措施,为治疗成功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刘志容;何红燕;莫丽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疼痛是癌症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止痛治疗在临床上有多种方法,有穴位封闭止痛[1]、药物止痛等,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在不同程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吗啡控释片与即释吗啡相比药效相同,但止痛时间更长.2003年9月~2004年8月,我科对128例癌痛患者使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症疼痛,同时配合完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英;郭嬿;邹启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OXA+5-FU2/LV方案治疗大肠癌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2003年8月,我科采用中国抗癌协会推荐的奥沙利铂(OXA)、氟脲嘧啶5-FU、亚叶酸钙(LV)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28例.该方法不但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避免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菊;程贤敏;杨晶;李悦;李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镇痛肠镜检查术的护理30例

    肠镜检查术在我国已开展40余年,目前已非常普及,是结肠及末段空肠疾病的主要、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普通肠镜检查术的过程非常痛苦,病人会出现疼痛、呻吟、喊叫、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病人对此检查有紧张、焦虑、恐惧感.一些病人常因害怕此项检查或复查而延误病情.我院2002年3月以来将镇痛肠镜检查术应用于临床,同时加强了肠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现已做30例,均获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宫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