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辉;周希环;宿振国;王凤;董建丽;栾顺莲
我院运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整体护理的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实施,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我们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华月影;张剑芳;马怀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退行性腰椎狭窄症是腰痛或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其治疗方法繁多,因全椎板切除常继发腰椎不稳或脊膜粘连并发症[1,2];而半椎板切除,小开窗等术式常因减压不彻底而症状复发,疗效差,采用经椎板间隙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具有大限度保留后柱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避免医源性腰椎失稳,硬膜疤痕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护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我院1995~2003年12月采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42例,通过精心的护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玉门;马晓岚;李守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临床工作中有许多操作需要打结.通常方法是:打开无菌包时,解开系带,卷放在包布下[1];脱隔离衣解开袖带,将带子绕圈子打结,既费时,又不美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打结方法加以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敏红;吕振雷;汪艳;吴惠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黏膜能量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单纯损伤组(I)和正常对照组(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胃黏膜组织腺苷酸含量,并计算能荷.结果 EN组和I组的ATP含量在伤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N组和I组相比,除6 h以外的时相点,EN组ATP含量明显高于I组(P<0.05).2组对能荷水平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胃黏膜高能磷酸化合物明显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可增加胃黏膜能量贮备,对胃黏膜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高英丽;朱京慈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得到使用[1,2].它不仅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也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不稳定期、改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围手术期等住院短期治疗[3,4].本中心自1999年5月起陆续引进7种品牌共18台胰岛素泵供临床应用,通过实施有序的组织管理措施,确保应用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丽雪;刘俊卿;吴彩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医疗安全,常常给应用过程带来不良影响,其中尤以静脉炎的发生为常见[1].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成为护理人员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科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同时注重了封管前的处理,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有效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业玲;王亚慧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1],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穿刺的静脉,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2],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受增加输液管内负压的启发[3],对150例静脉留置的方法进行传统方式与新方式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组于婴儿期起病,伴有黄疸、肝脏肿大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候群,因检查需要,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血量较大,常>10 ml.对于此类患儿静脉采血一直是儿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以往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常因患儿小(只有1~2个月),哭闹,股静脉定位困难等原因导致穿刺不易成功.自2001年起我科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小燕;涂红星;张彩霞;范毅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静脉推注药物是临床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误将药液推入动脉血管实属罕见.我院曾收治疗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住院期间夜间发生心衰,快速房颤.在抢救过程中,误将50%葡萄糖溶液40 ml加西地兰0.2 mg推入动脉血管,导致患者推注药物侧肢端严重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祖玉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现状,提供开展Bipap护理的依据.方法对52例使用Bipap的COPD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和依从性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中92.30%的患者能遵医嘱完成Bipap氧疗,对照组53.84%,P<0.05.结论床旁陪伴和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能提高COPD患者的Bipap氧疗的依从性.
作者:卫建宁;冯秀兰;李玉琼;邝雅秀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改变传统结膜囊冲洗方法存在的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混浊、疼痛等弊端,使术眼结膜囊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准备达到手术要求,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方法对施行眼睛手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30例/组,采取2种术眼准备方法,观察眼睛局部反应和分析结膜囊微生物采样报告.结果 1/万升汞(二氯化汞)易导致结膜充血、畏光、流泪、角膜水肿、疼痛.结论选用2 mg/ml庆大霉素溶液-碘伏的术眼准备方法,可保证术眼角膜和结膜的小刺激性和无菌性,更符合术眼准备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朱秀英;黄旭;黄高秀;宋曼平;阎惠清;邓桂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小儿重症肝炎在小儿疾病中病死率较高,其观察与护理尚无报道,现将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6例小儿重症肝炎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何方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纠治的护理配合. 方法全组均经胸骨正中切口,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深低温微流量(DHLF)方法,同时纠治主动脉缩窄和并发的心内畸形.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46~243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169 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0~62 min;术后15例上下肢无压力阶差,下肢血压低于上肢2例,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例;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5.26%.结论正中切口一期纠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和并发心内畸形,可同时纠治发育不良的主动脉弓,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术后心肺功能恢复.术中建立上下肢测压,维持循环稳定;精确监测鼻咽温、肛温,使用温控垫同步复温等深低温护理是促使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双梅;谢庆;韩盖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石膏外固定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如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先天性足下垂及髋关节脱位的治疗都需要石膏外固定,石膏绷带用温水浸泡后使用,石膏粉常沉淀于浸泡容器的壁上及底部,不易被清洗,浸泡液倒入下水道易引起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给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石膏绷带浸泡巾,2002年7月~2004年12月用于120例手术中,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靳明萍;王祥兰;李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临床实习是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如何在紧张繁重的急症工作中创新带教方法,培养护生的抢救配合能力,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谭振花;孟凡芬;朱翠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儿童增多等致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增多.本文通过对20例2型糖尿病患儿进行18个月的强化管理和护理干预,使其接受综合性规范化的防治,并经过教育、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手段,使患儿真正做到饮食平衡、有效运动、合理用药,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之目的.
作者:梁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自1979年Tageor首次吻合应用吻合血管的骨骼移植取得成功,使既往的死骨骼移植爬行置换过程为活骨移植所代替,为下颌骨缺损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的骨骼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6例,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连;明卫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自从1987年Senanayake首次报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以来,医务人员对IMS已越来越认识清楚,其诊断率也在提高.我院1999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3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而胸腔穿刺放出胸水及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手段.以往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水后注入抗肿瘤药物的方法,这样为患者带来了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易引起其他并发症.1998年7月~2004年10月,我科对10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引流伴注入抗肿瘤药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邓勒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前,应用于临床洗手、刷手的消毒液日趋增多,但一些消毒液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为给临床医务工作者选择一种高效快速,无毒无味,对皮肤无刺激,灭菌效果好,价廉的消毒液,我院于2003年5~6月对术必太-术前消毒液进行了实用消毒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文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