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民吉;洪美娜;林素英;高镇松
目的帮助抗SARS病一线医务人员迅速发现并调整不良心理状态,促进SARS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南昌市级SARS病定点收治医院SARS病区医护人员32名,采用SCL-90、SAS、SDS等心理量表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各项指标均有下降,其中阳性项目均分,强迫、其他3项指标有明显差异.结论及时有效地心理干预可以发现并调整SARS病区医务人员的失眠及不良心理状态,促进SARS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业祥;邱育平;旷安怡;陈贺龙;陈宪生;肖黄宜;张华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口服农药自杀未遂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口服农药中毒自杀未遂者的调查,分析了自杀未遂者所服农药的种类、来源及自杀行为特点、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奠定了基础.方法对某市中心人民医院1999年收治的120例自杀未遂病人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58.3%自杀未遂病例使用家里已有的农药自杀,78.4%病例属于冲动性自杀行为,60.0%和65.5%的病例当时确实想死并认为自己的自杀行为是认真的.结论我国农村农药有待加强管理,冲动性行为是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特点之一,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心理干预是农村精神卫生服务迫切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芳健;陈薇;范雪云;秦复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分析.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56名海洛因依赖患者在住院治疗2周后进行评定.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总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焦虑发生率82.9%,抑郁发生率72.4%.结论海洛因依赖不仅会产生躯体依赖,也会产生精神或心理依赖.海洛因依赖患者在进行脱毒治疗后,并不意味着戒毒治疗的完成,应该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以解除其抑郁、焦虑和恐怖等心理障碍.
作者:杨荷叶;张玉娟;王玉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中教师的应对方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应对方式问卷(CSQ)、SCL-90量表,对南阳市、洛阳市5所高中的2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高中教师使用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应对方式;高中女教师采用求助和幻想应对方式得分高于男教师;老教师应用合理化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中青年教师;相关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结论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对提高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非常有帮助.
作者:田丽丽;张晓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12·23井喷事故后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12·23井喷事故灾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300名灾民进行测评.结果井喷事故对灾民的身体、日常生活功能、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灾民对井喷事故的认知以及社会责任感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为全国建立灾难及危机心理干预系统提供了依据.
作者:袁琳;蒲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BZD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5%的病例使用BZD,以应用氯硝安定为多.结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并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用率较高,使用时间较长,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BZD的依赖性,合理用药.
作者:吴民吉;洪美娜;林素英;高镇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研究护士学校学生(下文简称护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70名护校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查,并对量表标准分大于60分的学生进行面谈.结果在170名护校生中,SCL-90测查,人际关系因子分大于3分者人数多(30人),占17.6%.其次是偏执、敌对、强迫.SDS标准分大于50分的有68名,占总人数的40%,25名SDS标准分大于60分的学生中,面谈有3名符合CCMD-3抑郁发作症状标准,无1名达到抑郁症病程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SAS标准分大于50分的有31名,占总人数的18.2%.结论护校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部分护校生存在抑郁情绪,但真正构成抑郁症临床诊断的极少.护校生中焦虑较少,程度也轻.
作者:杨贵英;唐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全面准确了确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考试焦虑量表(TAS)和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并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孙永明;钱秋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受术者的术前焦虑情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市级医院120例人工流产受术者在术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术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存在,有25%的受术者得分超过正常上限(50分),未婚先孕受术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重于已婚者,文化程度之间和城乡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人工流产受术者的焦虑症状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李晓芳;张熙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扩招形势下,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自制生命质量问卷,对华北两所高校903名大学生进行生命质量的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1~5分的调查中,男生除在生理维度高于女生外,其他维度均低于女生.男性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家庭对学习的正面影响、卫生服务、健康环境等因素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满意程度的影响;女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生活有意义、安全感、业余生活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男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李广宇;刘福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康复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3名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比较,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结论应加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降低心理焦虑、急躁和恐惧等情绪.
作者:郑建盛;杨丽全;陈金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3月~2003年3月首次发病在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复发率为60.96%,与复发有关的因素有人格特征、家族史、文化程度、起病形式、维持用药时间、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结论药物维持治疗是减少或预防复发的关键,设法避免不良刺激对减少或预防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蒋陆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癫痫患者的智力障碍特点和智力障碍与发作频率及病程的关系.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司法医学鉴定的41例癫痫患者,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智商测验,并和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41例癫痫患者的智力障碍发生率高达41.5%(17/41),两组智力等级分布和智力障碍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5);各分测验量表均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图片排列(5.6±3.6)、木块图(5.9±2.9)、相似性(6.5±3.4)和填图(6.9±2.7)均超过了一个标准差[3].结论癫痫发作频繁程度和病程长短对智力均有明显影响;癫痫所致智力障碍的特点是在全面智力受损的同时,其逻辑联想、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观念、思维灵活性、抽象概括能力、空间关系能力、视觉分析和视觉辨认能力等智力因素受损可能更明显.
作者:宋新勤;贾金鼎;杨长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人结核病患者心理状况.方法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与8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结核病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结论结核病患者有肯定的焦虑和抑郁,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治疗.
作者:张国庆;刘素丽;张疆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小儿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心理学意义.方法选择拟行换药的38例烧伤小患者,换药前、中、后分别行疼痛心理学评分分析.结果常规换药与超前镇痛两组间患者换药期间精神、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实施超前镇痛有效地消除了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痛苦,患儿安静、无痛苦表情,而常规换药组则恰恰相反;常规换药组中高达近95%(18/19)的患儿害怕换药,而超前镇痛组内无一人认为换药可怕.同时,超前镇痛使换药时间大大减少(P<0.01).常规换药组换药前后患儿的生命征指标波动明显(P<0.01).结论无痛换药,具有疗效好、易控制、操作简便、副作用少、应用广泛的特点,对于减少或降低疼痛对患儿的心理伤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心理学意义.
作者:吴悦维;黄河;杨天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情况,并试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试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对3248名医学本科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医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可能是提高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二、三年级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作者:刘欢欢;张小远;解亚宁;肖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战备应激状态下士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处于战备应激状态下某部62名士兵进行测评.结果受测士兵SCL-90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和总分都显著高于全国成人男性常模;除偏执因子外,受测士兵SCL-90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和总分都显著高于中国军人男性常模;受测士兵SCL-90总分人数主要集中在低分段,呈现明显的正偏态.结论战备应激引起士兵心理反应性增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要差,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但出现严重症状的尚为少数.
作者:刘衔华;刘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临床特征.方法对76例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140例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中颇为普遍,抑郁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关系密切,抑郁症状与复发率、住院时间、自杀有关;与性别、年龄、精神疾病总病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加用与不加用抗抑郁剂比较,在治疗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上加用抗抑郁剂是缩短疗程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永学;孙梅玲;徐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级、性别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从两所初中抽取1~3年级学生420名,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各班团体施测.结果①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总分为39.31±6.15.男女生社会支持评定状况只在3个项目上有显著性差异.②年级之间的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二年级社会支持得分高,三年级低.且在主观支持因子上性别与年级因素存在交互作用.③部分初中生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但有些问题必须重视.
作者:张雯;郑日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特质测验问卷(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3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并与40例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慢性疼痛患者16-PF测试结果;在I-敏感性、O-忧虑性、Q4-紧张性及次级人格因子X1(适应与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在A-乐群性、C-稳定性、F-兴奋性及次级人格因子Y2(心理健康)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0.01).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在人格特征上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的偏差,并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因此,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纠正不良的个性及心理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