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向阳;张玉芳;范国平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是单一的疾患,而是一种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1].部分病例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咀嚼肌功能和语言.本病发病率很高,其发生、诊断和治疗所涉及的学科很多,致某些口腔科医师不能全面认识本病;医源性TMJDS也甚多,因此已引起国内外口腔医学界的广泛注意.
作者:刘德祥;潘芳;岳文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幼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幼师的心理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河南南阳一师、洛阳一师、郑州幼师3所学校的580名幼师女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数据经t检验,q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幼师在校生中有63.81%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1.43%学生有明显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敌对、抑郁,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提示幼师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心理卫生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重视,进行干预.
作者:邱亚锋;马丽霞;李玉峰;郭东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首次调查哈尔滨铁路局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方法于1999年在哈尔滨铁路局范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1993年全国调查方法相同,使用相同调查工具、诊断标准及流程.结果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5.57‰,终生患病率6.46‰,与1993年全国七地区比较略降低(P>0.05),收入低者、不在业者、离婚者、小学文化及以下者患病率升高(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应列为重点治疗和预防疾病.
作者:于海燕;王群松;陈善东;韩雨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区4~6岁学龄前儿童Conners行为量表(CBCL)的得分特征.方法编制儿童行为状况父母问卷调查表,通过随机抽样对463名男童和432名女童进行调查.结果男童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童;单项得分中,男童有16项显著高于女童,6项显著低于女童.结论 Conners量表得分在性别间有明显差异,其中差异表现为男童以外向性行为为主,女童以内向性行为为主,深圳市区得分高于常模有待探索.
作者:何定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深圳市学习问题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特征,并与对照组儿童比较,为学习问题矫治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以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为基础,编制儿童心理行为状况父母问卷调查表,通过随机抽样对463名男童和432名女童进行调查.结果学习问题检出率为8.38%,这些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童,常见的4种行为问题发生率依次为冲动65.8%,注意困难36.4%,说谎29.1%,说大话29.1%.结论在学习问题儿童的矫治过程中,必须重视这类高发行为问题,给予适当的干预和诱导.
作者:何定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私立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家庭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家庭教育方式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43名私立学校初中生及284名普通学校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私立学校学生认为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父亲过度保护方面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低者在惩罚、严厉方面高.私立学校学生父母关系差者明显多于公立学校.结论私立学校学生的父母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而公立学校学生的父母多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私立学校学生的家庭存在更多的问题.
作者:杨晓东;赵玉萍;唐济生;赵贵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在沪读书藏族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采取个别心理咨询、集体心理咨询、生物反馈治疗对在沪读书藏族中学生中自我意识水平低的学生进行综合干预.结果经过3年的综合干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因子及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干预对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有明显提高.
作者:张玉娟;杜亚松;孙惠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许多精神疾病病因和精神症状产生的机制仍然未明,给临床工作带来困惑.本文根据近年来神经生物学和精神药理学等方面的有关进展,结合临床体会,试图对阳性精神症状产生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概述如下.
作者:林良栋;许维森;翟书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对154名某综合性大学的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利用度有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关系.
作者:彭欣;马绍斌;范存欣;武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考考生考试前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健康教育对策.方法对842名来自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高考学生在高考前1个月采用统一指导语,用Zung氏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A)和自编的学生心理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842名高考学生中,考试前有171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占20.31%;有371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占44.06%.同时,感到学习压力大占72.57%;容易烦恼占54.87%;担心考不上大学占50.24%.结论高考前对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减轻考生的焦虑抑郁情绪,这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作者:陈美英;陈玉妹;曹素贞;魏启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与安坦联合应用的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医嘱进行调查,同时对治疗者询问合用安坦的原因,采用一日法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合用安坦比例较高,氟哌啶醇占100%,奋乃静占89.4%,氯丙嗪占85.29%.合用安坦原因依次是治疗锥体外系副反应占58.73%,预防性用药占18.25%,治疗氯氮平的流涎占15.87%,不明原因的占7.15%.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占第1位46.60%,维思通占16.18%.结论安坦在临床中有不合理的使用倾向,建议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消除精神症状,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必须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药源性的损害.
作者:黄朝红;杨蜀云;姚坚;张轶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日本的青年心理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沿袭德国青年心理的框架,二战后受美国青年心理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作者:阎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对143名血液病患者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分为3个维度:人际支持、支持源广泛性和支持利用度.结果男性的社会支持情况要低于女性.结论社会支持状况与心理健康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管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572名来自三类家庭(完整、离异、组合)初中生的家庭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完整家庭社会支持明显优于离异和组合家庭;与完整家庭相比,离异和组合家庭初中生较多采用发泄、幻想、忍耐等消极应对方式.
作者:朱卫红;李明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学生家长吸烟的状况,为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少年学生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了深圳市980名7~12岁小学生的家庭吸烟状况.结果 68.98%的学生父亲吸烟,仅有0.51%的学生母亲吸烟:家长吸烟的原因以习惯型者占首位;大多数学生对家长、同学吸烟的态度是正确的;有26.08%的学生认为本班同学中有人吸烟.结论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对预防学生吸烟有负面影响.为了搞好少年学生的控烟工作,保障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家长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干预活动是一个重点.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部门、社区卫生服务点,应针对家长不同的吸烟原因,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作者:何定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求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自编的被试及其家庭基本情况调查项目测查初一~高三各个年级的475名学生,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男生和女生所感受到的父母养育方式、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NC、PC、M4、F1、F6等因子可以较好地预测中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和特质焦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质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产生直接大的影响;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重视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改善中学生的应对方式.
作者:李金钊;徐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马氏量表(Mach Scale)Ⅳ与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各因素及次级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马氏量表Ⅳ与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对250名大学生分别施以团体测试.结果①马氏量表Ⅳ与16PF人格测验的部分因素(包括次级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②男生在人格特征上倾向于低幻想性M、低自律性Q3、低次级因素Y4,在马氏量表Ⅳ得分上显著偏高;③马氏量表Ⅳ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人格特征上有显著差异.结论马氏量表Ⅳ得分高低与16PF人格测验中部分因素和次级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并且两量表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刘金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铁路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SCL-90对186名铁路工人进行评定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铁路工人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除总分、阳性项目均分、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之外均较全国常模高.结论铁路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
作者: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16PF问卷测查350名在职幼儿教师.结果①幼儿教师与一般女性之间在乐群性等8种因素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公办、民办幼儿教师之间在敏感性等4种因素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农村与城市幼儿教师之间在稳定性等10种因素有显著性差异.②幼儿教师大多数属于适应型、外倾型、安详机警型和果断型.③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一般女性,成就希望、创造能力、成长能力都强于一般女性.结论应为幼儿教师能力的发挥和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邱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秦巴山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随机对陕西省安康地区双溪乡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秦巴山区双溪乡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常模比较,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影响初中男生心理健康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抑郁>躯体化>焦虑>强迫>精神病性>恐怖>人际关系>偏执>其它>敌对;影响女生心理健康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抑郁>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强迫>精神病性>恐怖>敌对>其它>偏执.结论秦巴山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影响秦巴山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抑郁、躯体化和焦虑.
作者:刘连龙;张富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