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使用中的若干热点护理问题(上)

郑亚光;范丽凤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 护理, 治疗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胰岛素(INS)则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自Bending和Best于上世纪20年代发现并首次在临床应用INS以来,INS在剂型、使用方法、治疗方案、给药形式及注射装置等方面均有了很大进展,同时患者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常见错误及用药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极低出生体重儿腋静脉穿刺的护理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穿刺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新生儿的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及术后病人的锁骨下静脉.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1],发现这些部位静脉穿刺后,静脉针留置时间不长,虽然锁骨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但操作复杂,不易成功.而腋静脉粗、直,容易穿刺,且保留时间较长,与其他部位静脉穿刺相比,有诸多优势.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赵京雷;王醒梅;姜红;范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中护理5例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新开发的后路椎管成形术式,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防止颈椎术后后凸畸形的发生,该术式更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对保持颈椎术后的远期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吉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有关抗精神病药对白细胞影响的文献报道比较多,但相关护理方面的报道较少.为了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并探讨其护理对策,作者对本院2001年1~12月住院病人中发生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例及所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佘玉宇;吴满花;叶雪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血管缝合器病人活动后并发症与舒适度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术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止血的方法存在某些不利方面[1].国外一些新的缝合或封堵股动脉穿刺口的器械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效果十分理想[2~5].为了减少病人的并发症及不适与痛苦,现将2002年1月~2003年3月我院应用血管缝合器与未应用血管缝合器的病人在活动后的并发症和舒适度上做一调查分析.

    作者:于桂香;吴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泵推注血管活性药物的针筒更换方法探索

    在临床中,特别是在危重病人抢救性用药和大手术后用药中,微泵由于操作方便,用药速度和剂量便于掌握[1,2],已被广泛采用以替代静脉滴注.但在更换针筒液时,常常因操作原因,使药液在短时间内得不到输入或注入过多造成病情不稳定发展.经过一种改良的更换微泵上针筒的方法与常规的更换方法比较,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胡惠平;高梅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观察及护理5例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因临床罕见,易误诊误治,其病死率高达11%~100%[1].由于多数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及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00~2002年,我院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 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华;刘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护理8例

    脊椎为许多恶性肿瘤的好发转移部位,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7.43%[1,2].椎体的转移瘤常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痛,同时由于椎体压缩、压迫脊髓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低下,加速患者死亡[1,3].

    作者:岳同云;张国莉;刘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卧位与用枕

    视网膜脱离患者常可发现裂孔,一般裂孔不只局限于一处,裂孔的形状各异,有圆形、马蹄形、条纹形、锯齿缘离断和不规则形.本病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前采用卧位疗法:卧床休息,包扎双眼,避免眼球运动,使网膜脱离的部位处于低位置,以利于视网膜的平复.我科自行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孔四周有间隙、上下左右各部分相对独立的填塞式枕心,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梅;刘效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再植指感觉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47例

    1999~2002年,我科对各类断指 47例进行再植后均获成活,并对其中24例成活的再植指,不但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1],而且应用感觉功能再教育的训练方法[2],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体外震波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2例

    跟痛症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病因还不是很清楚,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针对这一问题,2001年10月~2002年1月,我院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跟痛症患者12例,15侧(3人为双侧),经3个月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均;王海;刘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减少微量空气的排气研究

    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当针头刺入血管见到回血打开调节器时,经常会见到少量空气顺着头皮针快速进入血管,有时当患者改变体位或活动输液侧肢体时,也会见到一连串的小气泡随着液体进入血管,给患者带来威胁和危害,同时也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作者:马丽锋;胡国芬;方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静脉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成功穿刺的影响

    浅静脉穿刺为临床治疗、抢救和试验检查的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穿刺的成功与有无疼痛是患者和护士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表明,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扎止血带时间、静脉穿刺进针时间有关[1~3],但是对进针时间未做统计研究,本研究对437例次护士实施静脉穿刺操作进行现场观察,分析浅静脉难度情况、血管显露方法、扎止血带时间、进针时间各个细节,探讨浅静脉血管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

    作者:张小群;范丽凤;贾爱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面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癌肉瘤变植皮术的护理1例

    我院对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癌肉瘤变患者在全麻下行腹壁内膜异位灶切除.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薄海欣;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岛素使用中的若干热点护理问题(上)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胰岛素(INS)则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自Bending和Best于上世纪20年代发现并首次在临床应用INS以来,INS在剂型、使用方法、治疗方案、给药形式及注射装置等方面均有了很大进展,同时患者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常见错误及用药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郑亚光;范丽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良电子胃镜检查术护理方法的研究

    电子胃镜检查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由于胃镜管径粗、镜身长,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惧感,尤其是在插入胃镜通过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适[1].目前,减轻胃镜检查术过程中引起的不适主要是靠检查前静脉、肌肉给药治疗,穴位按压开辟了一条胃镜检查术护理方法的新途径.1999年1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指压穴位配合电子胃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银秀;王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加强安全输液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静脉输液治疗常规流程中,请领药品、治疗室摆药和配药、多次查对、病房输液和更换液体、回收输液用垃圾等,会形成大量的人员和物品交叉流动,增加医院感染机会.我院在静脉安全输液管理中,实施药品集中配送、应用全密闭输液系统的方式,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雷蕾;王丽军;王燕;关旭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心脏移植成功的护理1例

    心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术前准备与术后精心护理,同手术技术一样重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000年8月23日,我院成功地进行了1例儿童心脏移植术,该患儿迄今已存活3 a.

    作者:业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进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及结肠镜下的效果观察

    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有许多改进保留灌肠方法的报道,但目前还没有人使用结肠镜追踪观察不同型号导管的灌肠效果.2000年3月~2003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和结肠镜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随机抽样使用结肠镜观察直肠黏膜损伤情况,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雪梅;苏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制移动式背挎输液架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我们将原来的输液架改良成可移动的背挎式输液架应用于临床1 650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次性眼罩的制作及应用

    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光疗作用可使4Z,15Z-胆红素转变成4Z,15E-胆红素异构体和光红素异构体,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波长420~470 nm的蓝色荧光灯为有效,但对患儿的视网膜有损伤,所以,进行光疗时,患儿需双眼佩带遮光眼罩,尿布遮盖会阴部,全身裸露置入蓝光箱.开始,我们用黑布缝制眼罩,由于患儿的脸型胖瘦大小不一,需缝制多个眼罩,以适用于各个患儿,且每次用后要及时清洁、消毒、晾干、备用,比较繁琐.自2001年来,我们采用X线胶片包装纸自制一次性眼罩,遮光效果好,且制作简单,报告如下.

    作者:赵霞;王晓真;韩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