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平;危俭雄;周群
目的探讨酒中毒幻觉妄想症在入院初期的酒戒断反应.方法以46例符合CCMD-2-R酒中毒幻觉症或妄想症诊断条件者为对象,评定入院24小时内、3天内、7天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出现率,比较各阶段症状的差异性.结果精神症状中行为紊乱、冲动性、意识清晰度、睡眠障碍在入院24小时后较24小时内出现有意义增多(P<0.05).躯体症状中也反映T、P、R及心慌烦躁、恶心呕吐、出汗、指颤等伴随渴望饮酒而在入院72小时内呈高峰期(P<0.05).结论酒中毒幻觉妄想症在入院初期即使已投用抗精神病药物或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后,也可呈现出或轻或重的戒断反应,由此应引起精神科临床护理的重视.
作者:曾会群;黄其春;江桂芳;蔡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了解女性通讯兵个性特征,本文对驻宝鸡某部60名女性通讯兵进行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测试,报告如下.
作者:吴兴曲;杨来启;李希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本院9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病期病型配对分成氯氮平组(A组)和利培酮组(B组)及2药联用组(AB组),用PANSS及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3组8周疗效相似,有效率A组为61.8%,B组为60%,AB组为62.5%,(P>0.05).治疗4周时AB组疗效较单用组佳.A组、AB组对阳性症状起效较快.AB组副作用比单用组少.结论适宜剂量的利培酮与氯氮平联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起效时间较以往报告的要早.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维思通对长期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病人进行替换治疗以及大范围病人的疗效和副反应分析.方法对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其它药换用维思通治疗的疗效和副反应等问题进行详细观察,并以BPRS进行评估.结果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而氯氮平换用维思通的有效率在70~80%.副反应主要仍以锥体外系副作用为主,但比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能很快缓解.结论维思通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尤其作为维持治疗更为理想.
作者:张雅平;危俭雄;周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及MMP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心理咨询门诊神经症患者进行MMPI测查.结果男女神经症患者的编码模式和剖析图相似,L、F、K、Pd、Sc量表与神经症诊断有密切关系.结论神经症患者的基本人格特征为神经质人格,MMPI的测定为临床诊断、心理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喜蓉;瞿正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探讨精神病患者于发病期间所伴随的不适当性行为之原因,为控制不适当性行为寻找较为满意的方法,我们对1535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黄京铭;张开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据统计90年代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门诊10~20%,住院病人达20~50%,而非心理专业的内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识别能力仅为15.9%,而美国内科医师对其识别能力已达60%左右[1].因此,如何提高我国众多综合性医院中临床医师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是当务之急.目前有关我国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近已正式公布,这是我国众多精神专家的多年研究的结果.本文试图就非精神科领域中CCMD-3涉及的常用心理障碍的分类和应用价值作一探讨,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
作者:杨菊贤;李建明;段建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为全面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冠心病病人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结论冠心病病人需同时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张世堂;黄建英;张岩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许多焦虑性障碍具有长期性、高复发性和治疗无效的特点,因此不得不进行长期治疗或维持治疗,而这种治疗又存在有产生依赖性和戒断症状的危险.临床前期研究发现,BZ-GABA受体系统的整体核心是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调节器.并且还发现BZ受体有多种亚型,不同的亚型分布于不同的大脑区域.研究表明BZ具有广谱活性,因此针对不同受体具有不同亲和力和选择性的新型药物有指望成为目标性更强的抗焦虑药物,这种药物应该是有良好的效果,而较少的镇静和精神运动性抑制潜在危险性,以及没有依赖性和产生戒断症状的危险性.短期和长期使用BZ治疗焦虑性障碍的结局如何,是一个感兴趣的课题,本文总结BZ依赖和戒断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BZ停药的方法.
作者:马敏;秦小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对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的情绪孤独体验程度较社交孤独体验程度更高;②男生的孤独体验程度高于女生,尤其是理科男生的情绪孤独程度偏高;③另外大学新生的孤独体验程度与其他年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作者:孟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71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开放性临床观察,服用利培酮从1mg.d-1开始,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3~6mg.d-1),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BPRS,CGI和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为92.4%,治疗日平均剂量为3.71±1.03mg.d-1,少见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都非常好.
作者:朱未名;曹日芳;钱惠忠;张顺泉;陈树林;宋海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智力水平较高的少年班和理科试点班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少年班50名、试点班61名刚入校一年级新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少年大学生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9项因子均分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试点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各项因子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少年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优于试点班学生,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项因子具有显著差异,精神病症因子具有极其显著差异.结论少年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优于试点班学生.
作者:沈克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分析流行病学Logistic回归和病例对照方法,分析了汕头地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确立假说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推论两者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婚姻挫折、与邻居关系不好、家庭不和睦、家庭经济低下和不良生活事件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结论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林勇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的临床诊断与实际患病率方面的严重问题,应引起广泛的关注,给予足够的重视,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以改善目前不尽人意的状况.
作者:林春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汉市26家外商投资企业215名营销人员进行了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与全国常模相比,外企营销人员的人格特征表现出因素A、B、F、G、H、N、Q2、Q4、O上有较高得分;因素E、I、M、Q3上得分较低,同时,男性比女性在因素H、Q1、Q2、N有较高得分;在因素O、Q4、M上得分较低.外企营销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基本正常,但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得分较高,且女性比男性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张立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3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90项症状校核量表(SCL-90),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作出独立测试.测试结果由神经心理医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等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
作者:钟萍;王云甫;黄朝芬;张建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经济水平与中小学生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显性焦虑量表对12个年级1440名不同经济水平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学生与中等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焦虑无明显差异;但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儿童报告的焦虑越低.结论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中小学生焦虑提供了基础.
作者:罗增让;彭志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特殊家庭(离异和再婚家庭)环境对子女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对温州市200名特殊家庭子女进行了一般问卷和Achenbach行为问卷调查.结果特殊家庭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为离异家庭男12.1%,女9.3%;再婚家庭男8.3%,女7.5%.家庭居住地的社会风气、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对子女行为问题有明显影响.结论了解特殊家庭子女行为问题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
作者:施璐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师范生的个性差异,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30名医学本科生,采取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并用WJZ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与常模比较,医学生与师范生比较,其个性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由于院校性质的不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对大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崔光成;姚齐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研究对单用氯氮平和单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2月后对体重的影响.结果发现氯氮平致病人体重增加与氯丙嗪组无显著差异,体重增加与病人年龄无线性相关,与BPRS减分率无线性相关.结论氯氮平及氯丙嗪均能致病人体重增加.关注患者治疗期间体重变化,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夏叶玲;王德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